2005-01期●青少年绿洲●

见证历史——赴江西考察有感

作者:上海交大附中二○○五届十一班 季苑苑




为期八天的江西考察活动结束了。回程的火车在红土地上奔驰,八天来的一幕幕从脑海中涌现:革命烈士纪念堂前的誓言,攀登龙潭时的汗流浃背,观赏瓢泼大雨中的庐山云雾,餐桌上的红米饭南瓜汤,还有“党旗下成长”会议上的热烈场面……那些英雄的事迹,那些秀丽的风光,那些发生在红土地上的故事,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要数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和烈士墓,在那里我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革命的历史。

小井红军医院创立于1928年10月,这座医院是依靠红军指战员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捐款建成的,它是由我们的党政军干部自己动手建造的。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用杉木搭建的二层楼红房并不是当时的那座医院,而是按原样修复的。

走进这座简陋的房子,脚下踩着的地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我最先看到的是重伤员病房:一张破旧的草席,两个木制的脸盆,整个房间空空如也。当年这里竟然抢救过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艰苦程度可见一斑。接着我走进另一个房间,里面陈列着多种草药和一些简易的医疗设备。在玻璃柜里,陈列着当年用的纱布、手术刀。没有酒精消毒,他们用石灰水代替,没有骨锯就用工匠用的细齿小锯,甚至竹子都拿来充当医疗器具。我感到一阵难受,不寒而栗,而同时心底也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为他们的坚强和勇敢而自豪。

而带给我更大震撼的是红军烈士墓。1929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敌人突袭小井红军医院。他们把没有来得及转移的130多名红军伤员赶到离医院100多米的稻田里,在桥上架起机枪逼问红军大队去向。红军伤员们没有一个屈服于敌人的淫威,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于是就有了这座流芳千古的红军烈士墓。听了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往事,了解了这样一段鲜血淋漓的历史,我震惊,我愤怒,憎恨那些惨无人道的敌军;我骄傲,我感动,敬仰那些坚贞不屈,用生命捍卫理想,捍卫革命的红军烈士们。

在祭扫烈士墓的仪式上,校领导让我代表学校在烈士墓前献花,手中的鲜花在阳光照耀下分外鲜艳美丽,我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我在想:畏惧死亡恐怕是人的本性。而长眠墓中的红军烈士们,面对死亡却义无反顾。他们不曾奢求什么,甚至没有留下姓名,而唯一希望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能够换来整个红年大队的安全,革命的精神就是这样凝聚起的,因为有每一位革命者无私的付出,才有了革命的胜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对于我们而言,这份付出,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唯有继承先辈的遗志,努力实现他们未能完成的事业。

我默默抬起头,仰望这座并不算太高太大的红军烈士墓,此刻,我发现它在我的心里是何等崇高、伟大……

离开烈士墓的时候,我不禁回头又多看了一眼。那束鲜花静静地躺在那里,是那么地美,阳光穿过湛蓝的天空,烈士碑上“死难烈士万岁”几个大字闪耀着夺目的光辉,这个画面就这样一直被定格在我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