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期●缅怀篇●

长波浩荡

——记黄长波同志与浙东民先队事

作者:张林岚

 
  革命运动犹如大江波涛,时起时伏,滚滚向前。如果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大革命时期在我家乡掀起的青年运动是第一个高潮的话,抗日战争初期的民先队活动,应是第二个高潮了。黄长波就是脚踏两大潮头的人。
  黄尚波,字长波,是浦江东乡古城乡黄宅人。1922年,他在本地小学毕业,考入杭州安定中学。1925年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由上海波及杭州,长波积极参加游行示威,四处演讲,鼓励罢课、罢工、罢市,抵制日货。放暑假回家时,他又组织浦江当地青年学生和农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检查日本货,一日之间砸掉了出售日货的孙老恒隆、倪万隆、亚细亚石油公司等数家商店的招牌,全县店家为之震动。
  1925年9月,长波加入了共青团,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了革命斗争的武器。这年10月,国民党右翼的西山会议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通过一个国文教员插手安定中学,在校内开展一场“我们应该联俄联共还是联日?”的演讲比赛。“学会”事前布置了几个能言善辩的学生上台,大肆诬蔑共产党和革命左派。长波代表共青团出马应战,从容论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揭露孙文主义学会打着孙文主义招牌反对孙文,分裂国民党,破坏国共合作的罪恶勾当,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台下听众则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那个“学会”从此一蹶不振,终于销声匿迹。
  经过这次锻炼,长波政治上成熟了许多,1926年上半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秋天他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次年2月北伐军经兰溪进入浦江,长波在组织指导下一同回乡,筹建以中共党员为主的国民党县党部,党部委之以县学联领导工作。没有多久,革命青年运动和工农革命运动席卷浦江全县,与金华各县联成一片。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长波不得不从家乡撤退到上海的学校埋伏。但因为他的名字已经上了学校的黑名单,他从此托言经商,隐居读书,直至1937年。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黄长波出任古城乡乡长。他整顿保甲,训练壮丁,成立了抗敌自卫队,还出资购置土枪、梭标、大刀等武器,准备保卫家乡。1938年4月,化名马丁的杭州青年孙克辛以新四军丽水办事处特派员的身份,代表中共金衢特委来到浦江和邻近各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党领导的青年革命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是我们党在1935年宣布八一宣言后取代共青团的革命青年组织。马丁到浦江,就下榻黄长波家。其后即以黄家作为党的机关,在黄宅和东乡发展党员和民先队员。1938年民先县大队部成立,由长波担任大队长,马丁为组织部长,笔者任宣传部长。其他一些同志也分担了大队的工作。
  到1939年夏初,民先队员已有400多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共党员80余人,建立了农村支部9个。民先队作为党的助手,先在黄氏大祠堂开设了民众夜校,由长波任校长,马丁和新从延安陕北公学回家的画家张鼎生等讲授政治军事课;农闲雨日,进行军训操练。其后又开设青年妇女、保丁等训练班,培养骨干,还组织抗敌剧团、宣传队,分赴四乡宣传演出救亡话剧,教唱救亡歌曲。与此同时,民先队的活动以浦江东乡为基地,向西乡和南北乡村发展,并与邻县取得联系,互相配合,把救亡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一批党员、队员经组织介绍,先后赴新四军教导总队和延安抗大学习。其中有不少同志后在斗争中光荣牺牲。
  长波利用他东乡士绅和古城乡长的身份,为党做了许多统战工作,争取社会上层人士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我的伯父是他的老师,平日素有往来,我伯父的书斋成了我党和民先的一个联络点。伯父在当地知识界有较高的声望,客观上对长波等人起到一定的掩护作用。
  1938年国民党桂系军人黄绍竑再度出任浙江省主席兼军管区司令,在我们党的推动下,发布了《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在全省各县市政府建立政治工作指导室(由省主席、专员、县长兼任主任)和政治工作队。根据党的指示,民先队员张世凰、许友法、黄啸文和我等一批同志陆续打进政工队去,以合法身份进行秘密工作。我还被任命为政工指导室宣传教育股长,民先宣传工作也就取得了合法外衣。
  1938年武汉大会战后,国民党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从此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布命令取缔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宣布民先队等为“非法组织”,逼令停止活动、立即解散。1939年6月8日深夜,浦江县长金平欧亲自率领军警200多人包围黄宅,以参加“非法组织”“图谋不轨”的罪名,逮捕长波。长波被捕后羁押在城北的游民习艺所里。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徐荫柽是CC系特务,他动员长波亲友出来相劝,要长波解散民先队,供出党组织秘密;否则,只能呈请上司“依法惩处”,也就是说要将长波解送金华(战时浙江省会在金华)。
  国民党对长波软硬兼施多日,毫无结果。有一天,长波从狱中写了一封长信给我伯父,从内容看,实际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爱国宣言。他说抗战开始以来,他为唤醒民众,抗击日寇,保卫家乡,出钱出力,何罪之有?大敌当前,应该人不分党派,地不分南北,同仇敌汽,一致抗战,岂容同室操戈,自坏长城?民先队是抗日救亡团体,何非法之有?民先队员都是爱国青年,何来图谋不轨?长波被囚半年,国民党百般威胁利诱,他都不为所动。后来因为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发出《关于开展青运,转变民先工作的指示信》,要求停止活动,以利保存革命力量,隐蔽党的组织……长波也就表示以后不再活动,被取保释放。但行动仍没有自由,须随传随到,听候审讯。
  1941年皖南事变后长波再一次被捕,押解金华,关在荷花塘的省保安处。国民党逼他供出马丁等人行踪、中共组织秘密、黄宅哪些人是共产党员?关押了半年多,反动派什么口供也没有得到。年底,日本鬼子攻占宁绍等沿海许多城市,金华危急,保安处只得将长波交保释放,让他回家。
  1942年,日军发动浙赣战役,金华所属各县沦陷。上级党组织派员在义乌柳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武装力量,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时浦江义乌的杂牌军四起,其中浦江旧军人楼允文统率的一支,名为钱(塘江)南军别动队第一支队势力最大,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承认,正在进行扩编。长波接受党的指示,根据柳村会议精神与楼建立统战关系,并为我党领导的队伍取得“第八大队”的番号,由此武器粮饷等也有了一些供应来源。
  但到1943年前后,这些部队大都垮台溃散,有的公然投敌,只剩下洪邦基的一支,称县抗敌自卫总队,洪任副总队长。长波为争取洪部,担任了洪部的政治部主任。这个洪邦基,原是长波在上海上学时的旧识,是个政治投机分子。当时洪部驻浦江北山,我部在浦江南山,长波往返奔波于南北之间多年,辛苦备尝,心力交瘁。国民党县政府也流亡在此,对洪威胁利诱,以县国民兵团中校副团长(县长兼任团长)的官衔为饵,洪终于投靠了国民党。抗战后期,洪部排斥部队中所有进步分子,日益与八大队为敌,不打鬼子,专袭我军,成了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锋。长波当时弄到一个浦江县公产公款保管会的虚衔,机关设在洪部驻地的庙里。洪邦基为摆脱长波控制,两人争吵后洪擅自将司令部撤离。不久又因长波劝阻洪邦基向乡人勒索捐款的事,两人发生剧烈冲突。洪恼羞成怒,竞大声吼叫:“红帽子你戴,我不要戴!”挥拳头猛击长波胸腹和面部,把长波的近视眼镜也打得粉碎。长波忍辱负重,苦苦相劝,洪邦基不顾而去。长波气忿难平,回家就病倒了。有一天在前吴村开会,饭后忽感不适,口吐鲜血。次日上午即猝死家中。有人怀疑是洪邦基指使人投毒谋害;也有人说是国民党反动派所为。这时已是1945年6月,距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只有两个月。1945年9月,在八大队的一次奇袭中,洪邦基被当场击毙,落得了一个可耻的下场。
  有意思的是,抗战胜利后浦江还流传一个消息:“黄长波没有死,下葬的是空棺。”有人说在杭州见过;有人说在金华见过;有人游冠岩山时,还说与他在山下相遇……直到解放后还有这样的传说,甚至还有老同志上门拜访。
  新四军研究会金萧分会和中共浦江县委党史办,最近编印了黄长波纪念文集.前浙江省委书记薛驹同志题签:“浦江人民的好儿子——黄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