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国籍的人,对本国的国歌定不会陌生。在一些特殊的环境里,往往听到祖国的国歌就会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前不久,我为一个就侨居澳大利亚的朋友送行。朋友一家三口均系澳大利亚籍华人,7年前朋友留学澳洲,随后妻儿举家同迁墨尔本。朋友出国之初,他儿子仅仅降生3个月,在不到1岁、还不会说话时就已随母亲赴国外陪读,直接置于英语语言环境中。这次朋友带7岁的儿子第一次回国探亲,孩子却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自然是其父母刻意传授。朋友说,为了母语不至于在儿子身上失传,为了中国的文化不至于在儿子身上脱节,他们对外说英语,家里一概说汉语,叫儿子的中文名字:小华。
在首都机场人头攒动的候机大厅里,小华和我玩了一会儿游戏之后,突然提出要和我一道唱歌。我问唱什么歌,他不假思索地说:“唱中国国歌,国歌是我唱得最好的一首歌。”
我颇感意外和怀疑,一个还不会说话时就出国在外的孩子,能唱好这支融中华民族之魂的国歌?然而,随着童声的响起,我不得不信。我惊异小华能把国歌唱得如此熟练而且情绪饱满。我从朋友口中得知,在别的孩子学儿歌的时候,小华学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小华在澳洲上幼儿园后,有一次,幼儿园要举行歌唱比赛,规定曲目是3首澳大利亚儿童歌曲。小华喜欢唱歌,嗓子也很不错,如唱规定的曲目获奖希望极大。但小华在父母的支持下却一再要求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幼儿园的阿姨既惊讶又惋惜,说你唱中国国歌大家听不懂,是获不了奖的。小华坚持说: “不获奖也要唱!”比赛之前,父母帮小华进行了认真的排练。比赛那天小华的父母都去了,他们不仅仅是去听儿子唱一首歌,而是去听儿子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唱大气的中国国歌。小华上台演唱时,稚声中注入了几分刚劲,几分明快,几分激昂。那天小华尽管没有获奖,但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就连那位说唱中国国歌听不懂的幼儿园阿姨也一边鼓掌,一边大声说:“中国男孩,OK!”
朋友说,我们作父母的,就是要让儿子从小会唱中国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连着一条割不断的中国根,从小开始铸就一个中国魂。国外的富足生活与事业上的辉煌没有洗褪朋友的中国情,在远离祖国的澳洲,他订了份《人民日报》,每天必读,还专门安装了卫星接收天线,每日必看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至于国歌则是全家人常唱不厌的歌。他说澳洲国籍只代表他现在的身份,中国血脉却流淌于他的整个生命,并将永远子孙相袭。这种朴素的中国情结隔得越远,离得越久,却系得越牢,连得越紧!
飞机起飞的时间到了,我和朋友紧紧握别,小华仍然意犹未尽地唱着国歌,迈着大步走向绿色通道。我想,一个唱着中国国歌长大的中国孩子,无论走向世界的哪个国度,哪个角落,哪片天空,都会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传递给世界:“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