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至1971年期间,我在警卫团服役,负责对朱德同志的警卫工作。我所看到的虽是他老人家的生活点滴,但点点滴滴都足为后人楷模。
在北京西山朱德的住宅旁,有一大片菜地,我们经常看到他和夫人康克清在菜地里浇水、施肥、锄草,我们有时也帮着干。菜地里种有白菜、莴苣、南瓜、西红柿、豆角,品种很多,他们家的蔬菜基本上不要买。朱德还一边劳动,一边对我们说:“自己种的菜比买的菜吃起来香。”他家很少吃纯米饭,饭里总要放一些山芋、南瓜、胡萝卜之类的蔬菜,那时候叫代食品。吃饭的时候,他有时手抖,把米粒掉在桌上,他都一粒粒捡起来吃掉。他常说:“我不是没有钱,党和人民给我的待遇够高的了,但人要惜物,物才养人,不能浪费。我们年纪大了,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但不能浪费财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
民俭则富,国俭则强。这个传统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就是将来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也不能奢侈浪费,还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朱德同志从来不肯占公家集体一分钱的便宜。记得1970年3月24日下午,他午睡起床后,想到人民大会堂去走走看看。我和他的秘书、司机一起陪他去。他高兴地走进人民大会堂,服务员马上笑盈盈地递上一杯崂山矿泉水。他老人家在大会堂看了几个厅后,又在大厅的《江山如此多娇》国画前久久凝视,还不时用手比划、指点。秘书看看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就问朱老总:“还有什么事吗?”朱老总说:“我们喝的矿泉水算账没有?不能白喝呀!”
秘书赶紧去算账。服务员有点不好意思,朱老总喝杯水还收钱?先是不肯收,秘书说:“我们首长可是很认真的,不但要给钱,你还得开票哩!”服务员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分钱一杯。朱老总问:“算的多少钱一杯?”秘书回答:“一分钱一杯。”朱老总马上严肃起来,对秘书说:“这水是从山东崂山大老远运来的,光运费就得多少钱?怎么才一分钱一杯?快去按实价补钱。”秘书又去补交,服务员按一角钱一杯收钱,并开了票。朱老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说:“这还差不多,把票收好!”
朱德喜欢养花,他最喜欢的是兰花,家里曾养过上千盆兰花。花卉在他的精心管护下,都长得很好,花开时香气扑鼻。他常说:“养花可以使人增强健康,怡情养性。”“文革”中,“四人帮”说他养花是资产阶级情调,他一气之下,把那么多花都送给了花店。
朱德还爱好书法,练书法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写得最多的是条幅“革命到底”。虽然他年事已高,手有些抖,但字写得雄浑有力,似在抒发永不言老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