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期●故事会●

我的山东“妈妈”

作者:汪志荣

沂蒙山区,山路崎岖,土地贫瘠,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于人民解放军的支援,使我们终生难忘。

1946年秋冬,我们在鲁南进行的三次防御阻击战中,曾几次在范村的农家住宿。每次到范村,就直奔村中心的李大娘家。李大娘是军属,两个儿子均随部队走了。由于战乱,儿媳都回娘家去了,家中只有大娘一人。我们到她家后,大娘像欢迎亲人一样款待我们。我科的工作室机密要求高,每到一地,都得用被子把住处与办公室隔离开来。一次,李大娘要我们住到她儿媳的房间里去。这是一间新婚的用房,房里还摆设着结婚时的家具和用品。我们科长认为不妥,婉言谢绝。可大娘一定要我们住进去,并将她自己的被子拿了出来,一再说,如果我们不住进去,就是看不起她,不信任她。我们对她怎么解释都无用,最后只好“客随主便”搬了进去。第一次只住了几天,部队就离开了。

过了不久,我们又辗转来到范村,仍住在李大娘家。在此之前,范村曾受到敌人骚扰,大娘在“跑反”中脚踝跌伤未愈,躺在炕上,一见到我们,随即起身跷着脚把房间腾给我们。她又忙着生火烧水,洗涤锅盆,督促我们洗脸洗脚,替我们烘烤被雨雪打湿的衣被。看到她跌伤未愈,走路蹒跚,我们实在过意不去,要她休息,我们自己干,可她就是不同意。她说:“遭殃军(国民党的中央军)来了几天,你们看,把我们范村糟蹋得成了什么样了!他们什么都抢,鸡鸭猪狗杀光了,粮食抢光了……你们来了,我有多高兴,为自己的部队做些事,是我的光荣。只怪我年龄大了,不能为你们多做些事。我的两个儿子在咱们部队里,他们在别处同样也会受到大娘们的照应。我为你们做些事,是应该做的……”她的一片热爱人民子弟兵的心情,使我们激动不已。

有一天,我因受寒发高烧,昏迷中说着胡话,这下大娘可发急了,里里外外为我忙碌着。次日,我病稍愈,大娘不顾自己的脚伤,跑遍全村找寻来几只鸡蛋(村里的鸡已给‘遭殃军’抢光了),为我煮了鸡蛋面条,又一勺一勺喂给我吃。我吃着吃着,热泪不由自主地淌下来了。她以为我身上不舒服,安慰着说,“孩子,不要难过。为了咱们不再受苦难,你远离家乡,天下穷人是一家,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娘吧。”听了这话,我心潮翻腾。我十二岁死了母亲,今天在异乡遇到这么一位可敬的母亲,怎不使我激动,不由得紧紧地拉住了她的手,发自内心地喊出了一声“妈妈”。李大娘高兴得直点头。李大娘,她就是我在山东的“娘”。

鲁南战役大捷后,部队休整了几天。因驻地离范村不远,我与通信员一起,行程十余里,去探望我的山东妈妈。可惜,未曾见到。据村里人说,她已离开范村去外地了。由于此后部队作战转移未再去过范村,也就没有机会再次见到她。在这几十年里,经多次打听,总是杳无音信。虽然再未见到过这位山东妈妈,但她那慈祥、可亲的面容总时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