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党和国家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部署是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最早提出总体布局问题,当时的提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就是“三位一体”;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续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扩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的不断完善表明,我们党在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都达到了新水平。
关于经济建设。要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强调我国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三个没有变”,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对此,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过去主要靠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增加产能、促进出口等经济增长方式,这在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情况下,变得不可持续、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
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国现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四化”之间发展不平衡。工业化进展较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互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但质量不高,两亿多农民还未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农业现代化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关于政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作出部署。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有一种论调,认为搞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以西方那一套为圭臬,凡是主张那样改的,就是改革派;不然就是保守派。这是一个混淆视听的伪命题。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始终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就是要按照中国国情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继续走在实践中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的: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征途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一定要明确、路径一定要正确、边界和范围一定要明晰。
要准确把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着力点。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推动文化观念、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同志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建设上,要把握好两条。一条是抓好人才培养和教育。……人才要靠培养,关键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途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中国人民坚强意志、顽强品格、高尚人格的民族精神,就是毛主席所说的“精神原子弹”。有了改革开放打下的物质基础,又有了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焕发的民族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关于社会建设。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
首先,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赞成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支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同志说:这些年,社会上有人热议、热炒“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何者为先的问题,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即使“蛋糕”还很小时,也有一个要分好“蛋糕”的问题;现在“蛋糕”做得比较大了,自然更有一个在继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怎么分好“蛋糕”的问题。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偏废的、相辅相成的。……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两个同步”、“两个提高”,还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效率与公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了。
现在,我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习近平同志说:我们一再强调“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群众认识到幸福生活要靠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来创造。我们描绘美好蓝图,展望发展前景,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千万不能给人民群众以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我们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把群众胃口吊得过高,一旦做不到,就会引起他们更大的失望、更多的埋怨。所以,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还要倡导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深化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实践,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就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十八大报告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并提出了当前要做的重要任务。
现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主要问题是:资源约束加剧,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我国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已接近18亿亩红线;环境污染突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增多;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进程中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牢固树立,不讲生态文明的做法还普遍。我们一定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必须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不仅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而且全球的环境都在恶化。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还要继续快速推进,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既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