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乾县公安发布通告,征集犯罪线索,引发网友热议,因有网友指出公布的举报电话为空号。有记者尝试拨打通告上的举报电话,确实提示为空号无法接通。目前,乾县公安局已经撤回该通报,停用原举报电话。
此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原本旨在征集犯罪线索的正义之举,却因公布的举报电话为空号而陷入了尴尬境地,折射出的是部分政府部门在公共信息发布及管理上的疏忽与不足,令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受损。
政府公告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重要桥梁,每一条信息的发布都代表着政府的权威和承诺。因此,任何公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不容有失。尤其是在征集犯罪线索等敏感且重要的议题时,公众对于政府信息的信任度直接关联到政府的执行力和社会的正义感。此次举报电话成空号的事件,无疑是在这一关键节点上给政府公信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操作层面来看,空号问题的出现显然是由于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前的审核把关不严所致。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电话号码作为最基本的联系方式,其有效性和可达性本应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然而,这一明显的失误竟然逃过了层层审核,最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官方通告之中。这不仅反映了相关部门在工作流程上的疏漏,更暴露出在对待公众事务时存在的敷衍态度。
为了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亟需加强信息发布前的审核机制,还应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确保每一次信息发布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