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期●老区采风●

春梅,在乡村振兴沃土上绽放

作者:姜兆军

2024年3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江苏代表团中,有一位来自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新桥村的女代表。她就是孙春梅。

现代农业的拓荒牛

1999年,孙春梅从扬州大学农学院毕业,和丈夫曹荣在省会南京就业定居。虽然过上了稳定安逸的城市生活,但同为农学硕士的孙春梅夫妇都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曹荣的故乡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是江苏省农业重镇,也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2005年,曹荣辞职回乡。翌年,孙春梅也毅然辞去央企的工作,随夫回到东社镇新桥村,成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创业之初,孙春梅和丈夫盘下一处闲置厂房进行家禽养殖。凭借优质的禽类产品和贴心周到的服务,夫妻俩创办的“金羽禽业”品牌获得了市场认可,销售额不断增长,效益稳步攀升。2010年前后,市场上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广大消费者十分关注食品安全。孙春梅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不是可以尝试‘种养结合’,生产出安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材?”她大学学的是种植和园艺专业,曹荣学的是畜牧专业,两人的专业无论在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孙春梅心中渐渐萌发了创办种养结合式有机农场的念头。

2011年,孙春梅流转200多亩土地,创办了“开心田园生态农场”。她解释,农场的名字寄托了自己的梦想:“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田园”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开心”则是希望农民越来越受人尊重,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来这里体验到充实、淳朴、快乐的乡村生活。孙春梅想,通过种植天然谷物为家禽提供优质饲料,同时将养殖家禽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肥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生态环保的良性循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有机农场的设想开始付诸实施,但当时,种养结合式有机农场可借鉴的样板很少,孙春梅几乎每天都泡在农场里:规划布局、尝试多品种轮作……经过几年辛勤培育,孙春梅的智慧和汗水结出了丰硕成果:农场里经过认证的有机产品达到60多种,开心田园生态农场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场。

农场迎来第一轮丰收后,本该欢喜的孙春梅却又发了愁:周边的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概念知之不多,购买热情不高。怎么才能打开销售渠道呢?孙春梅发现,电子商务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悄然进入大中城市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于是,2012年,她大胆试水电商,在某知名电商网站开设“春梅菜园”网店,通过“微商城+线下直营店”的经营方式,消费者只需网上下单,就能享受农产品配送到家的服务。开心田园生态农场成为通州区“触网”较早的农企。孙春梅自豪地说:“我这里的有机农产品除了送进了南通本地居民的家中,还受到了来自上海、南京等许多外地消费者的青睐。”开心田园生态农场的很多有机农产品还没上市就被订购一空,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

通过互联网渠道成功打开农产品销路,孙春梅切实尝到了新时代“互联网+”推动农业增收的红利。她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又开始尝试农业推广。2015年,孙春梅考上了母校扬州大学农业推广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她引进了一些农作物新品种,比如秋葵、黑玉米、黑花生等。在推销秋葵的过程中,她曾遇到阻碍,因为很多人没见过这种蔬菜,也不知道如何烹饪。幸运的是,一位国家特级厨师大胆使用她种植的秋葵做成菜品,受到了食客的一致好评。第二年,在通州区农业技能培训会议上,孙春梅把秋葵种子分发给其他种植户们,让秋葵开始在南通地区被广泛种植,如今,凉拌秋葵成了南通人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品。

乡邻致富的领头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新时代“新农人”,孙春梅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甘当乡邻致富的领头雁。返乡创业的姜朝晖是东社镇东平村的一名芦笋种植户,孙春梅经常抽空去他的大棚里,与他分享创业心得,交流管理经验,还向相关部门介绍推荐,使得他的种植项目得到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等社会组织的重点扶持。如今,姜朝晖已经成为南通地区小有名气的芦笋种植专业大户。他感慨地说:“我跟着孙总学习了许多现代农业的新理念,她真是指导我种植芦笋的良师。”

多年来,孙春梅为周边100多养鸡户解决了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帮助80多名乡邻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免费向周边群众发放了10多类、共200多公斤特色农产品种子。2021年,她牵头组建的开心田园生态农业技术协会吸引了周边21个村、30家农业合作组织、2700多户村民加入,让大家一起抱团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形成集聚效应,实现亩增经济效益3000多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农民田间学校、江苏省优秀农民培训基地、江苏省科普惠农服务站。孙春梅个人也先后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放飞梦想的引路人

2023年,孙春梅光荣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长期扎根在农村一线,发现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年人,有技术、有情怀、返乡创业的青年人从事农业的不多。她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她深入调查,与当地稻米、果品、蔬菜、禽蛋、生猪、渔业、花木等不同领域的“新农人”们对话,广泛听取民声、汇聚民意,找到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答案——要让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返乡创业,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2024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孙春梅提交了关于加大农业人才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吸引人才下乡;加大培养力度,培养高素质新农人和本土人才;完善保障机制,留住人才。有关部门很重视她的建议,并向她答复了办理情况。全国“两会”结束后,孙春梅在自己的农场开展了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活动,并鼓励实习的大学生们返回农村:“现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农村对人才的需求很大,欢迎大家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近两年来,孙春梅担任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大学生创业导师,经常走进大学生中间,倾听他们返乡创业的种种想法,给他们以悉心的鼓励和指导。开心田园生态农场也成为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工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吸引着大江南北满怀创业梦的年轻人,在此立志投身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