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期●我与 《大江南北》 征文●

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魏震霖

到2024年第8期 《大江南北》 刊登的征文启事,心中涌起许多感慨,回想我与 《大江南北》 杂志朝夕相处的日子,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

我2004年11月从市经济委员会退休后,一直从事社区和兴化城区的志愿服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2010年8月,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顾桂喜找我谈话,说因人事变动,要我尽快到市关工委驻会上班。我到市关工委后,我们驻会人员每人每月有一份 《大江南北》 杂志作为学习材料,刊物内容都是新四军将士英勇作战的史实和故事。这些深深震撼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

我出生地江苏省阜宁县,曾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据地。特别是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阜宁县是新四军三师所在地,我外公外婆家就住着新四军。他们宣传抗日的道理,建立民主政权,和人民同甘共苦。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二舅舅先参加民兵,后入党当上乡民兵中队长。新四军北撤后,他坚持在当地战斗,打土匪,抗击“还乡团”,直至带头参加解放军,打过长江去,后来牺牲在解放福州的战场上。所以,我对 《大江南北》 有亲情感,觉得应该永远纪念新四军的辉煌业绩,永远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我到市关工委后,与肖扬东同志在一个办公室,他是大江南北杂志社兴化联络站主任,负责 《大江南北》 的征订和读用、用户服务工作。由于工作上联系比较多,2012年10月起,我开始协助他做 《大江南北》 征订工作,同时参加大江南北杂志社召开的有关工作会议,逐渐结识了杂志社的领导和兄弟联络站的同仁。2013年3月,在老肖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休息后,市关工委领导要我负责联络站工作。

高岩、肖扬东等老同志为 《大江南北》 兴化联络站工作打开了局面,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加上我对 《大江南北》 杂志的亲情感和领导的信任,做这项工作既感到高兴,也深感责任重大。我想,一有领导支持,二有老同志打下的基础,三有市关工委、“五老”总团和联络站成员的帮助,四有大江南北杂志社领导做后盾,我一定要干好这份工作。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不断摸索总结,形成符合于兴化实际的工作体制与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心发行工作,特别在各级财政管理严格的情况下,必须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征订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二是抓好条块网络建设落实责任做好发行工作。具体发行任务分解到条块,由条块再进行分解到具体单位,这样发行比较顺利。三是依靠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队伍热心做好发行工作。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学校领导、企业老板,使 《大江南北》 发行路子更宽。四是坚持每年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激励先进典型推动发行工作。 《大江南北》 杂志征订按优等、一二三等和新增的鼓励奖,每年要表彰约40个单位。

我在兴化联络站工作将近14年,每年 《大江南北》 杂志征订数都在4500份以上,每年都获得 《大江南北》 杂志发行特优奖。因身体方面原因,2023年2月我辞去市关工委副主任职务,并由原农业农村局李荣桦局长接替我的工作。李荣桦的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相信他一定会干得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