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云岭“新四军史料陈列馆”参观记
2011年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70周年。深秋时节,我与本刊摄影记者李忠国专程来到了皖南泾县云岭,瞻仰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及军部司令部、政治部、大会堂、中共中央东南局、修械所、战地服务团、教导总队、叶挺桥等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迄今为止,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数已超过800万人次,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瑞环、尉健行、吴官正、李长春、曾庆红、刘云山、李源潮等先后莅临这片红色的土地。
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局等机构就驻扎在泾县云岭地区。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华中军民英勇抗日,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941年1月4日,驻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教导团和第三支队共9000多人,奉命由泾县云岭启程北上。1月6日,当部队到达泾县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7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指战员奋起自卫,激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一部分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纪念皖南事变70周年,2010年10月1日,新落成的“新四军史料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及纪念广场总占地面积108亩,陈展面积达6800平方米。“新四军军史陈列”分为“集中整编,组建铁军”;“进驻云岭,全面建设”; “挺进敌后,发展华中”;“重建军部,坚持抗战”等7大部分。3个楼层展区,34个展示单元,1200米展线,1022幅图片图表,870件珍贵文物,26件艺术作品,10组景观及多媒体,全面展示了新四军的前身及南方3年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光荣历史。
一
陈列馆的序厅正中矗立着叶挺、项英、陈毅、刘少奇四位新四军主要领导人的雕像。雕像前一座记载着新四军丰功伟绩的汉白玉石碑在鲜花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醒目。雕像正后方有一面积为260平方米的雅格利色玻璃钢巨型浮雕。浮雕浓缩了新四军的战斗历程,展现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平原水网地区英勇战斗的光辉形象。
陈展的第一部分是“集中整编,组建铁军”。这是一个全面反映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的纪念馆。该馆根据专家的意见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深挖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史料,制作了南方八省游击队下山集结的多媒体沙盘,立体形象地展示了游击队集结改编的艰险和曲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中共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后,在华北实现了国内和平,但又玩弄“北和南剿”阴谋,利用中共中央尚未恢复与南方游击队联系之际,调集大军消灭南方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中旬,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南京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问题达成共识。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0月12日,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转发了蒋介石10月6日有关将鄂豫皖边、湘鄂赣边、湘粤赣边等红军游击队均编入新四军,由叶挺编遣调用的电报。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时,部队仍分散在南方各游击区的山头上,因此从1937年秋至1938年春为组建新四军的谈判、改编、集结阶段。在此阶段有很多优秀的红军指战员被国民党军以下山接受改编为由诱捕杀害。如1937年6月26日,中共闽粤边特委军事工作负责人何鸣与国民党第157师谈判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将闽南红军第三团改编为福建省保安独立大队,何鸣任大队长。何鸣按照国民党的要求,将部队全部带到漳浦县城接受点编。7月16日,当近千名红军游击队员到县体育场集中后,即被预伏的第157师包围,并缴去全部武器,人员也被扣押……接着又连续发生了“闽中事件”、“瑞金事件”和“闽东事件”等扣押红军游击队的事件。
红军游击队在接受改编的过程中被自己同志误杀的事件也发生多起。1937年10月,湘粤赣边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长赵书良奉命把项英以中共中央分局名义下发的关于国共合作、游击队下山改编的指示信送往湘赣边游击区。由于湘赣边游击队长期战斗在深山密林中,信息不通,又多次遇到国民党密探或共产党的叛徒冒充红军游击队上级党的联络员,诈捕边区干部和游击队员,因此思想上、心理上对国共合作、下山改编这样的重大转变难以置信,且又在无法证明赵书良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误将他当作敌人的密探给杀了。中共丁山区委书记余明兴上山联系赣东北游击队领导人杨文翰下山接受改编事宜时被误杀。陈毅带着项英的亲笔信到湘赣边游击区九陇山联系游击队下山改编之行,也险遭不测……
南方八省14个游击区40多个县的红军游击队在战胜种种困难与险阻后,从1938年2月至5月,胜利完成了向皖南、皖西集结的任务。
二
陈列展的第二、第三部分是:进驻云岭,全面建设和挺进敌后,发展华中。
观看新四军军史陈列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在与日军作战中一触即溃,大规模后撤,而新四军却以数量不多的游击部队,在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的华中敌后地区,在日伪军指挥中枢所在地周围和补给通道两侧开展游击战,把日军的后方变成了前线。
在新四军组建、成长、发展和壮大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中,都离不开毛泽东、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新四军集结不久,毛泽东便于1938年5月4日给项英发了一份关于新四军应进行敌后游击战的指示,对新四军的战略任务、发展方向、内外关系等都有原则的、明确的规定。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受毛泽东委托,由重庆到达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进一步传达中共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并和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新四军的发展方针: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周恩来还在新四军军部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的报告。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即第二个五四指示),针对华中敌后形势发展的情况,强调指出,向一切敌人占领的区域发展。在国民党顽固派执行其防共、限共、反共政策,为投降日本作准备时,我们应强调斗争,不应强调统一。只有坚持对顽固派的斗争,才能争取动摇的中间派,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巩固国共合作。
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新四军在敌人的“大后方”牵制消耗着大量的日伪军,威胁日伪军指挥中枢和重要战略基地,起着据局部而扼全局的作用。
三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在政治上展开猛烈反攻,在军事上坚决实行自卫的英明决策。194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的名义向全国各界发出通电,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在国际上,蒋介石也遭到谴责。苏联就皖南事变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抗议。英、美出于利用中国抗战遏制日本南进的需要,也不赞成蒋介石发动内战影响抗日。美国政府正式声明:在国共纠纷未解决之前,美国无法大量援华。著名美国记者斯特朗、斯诺等相继在美国报纸发表报道和评论,揭露皖南事变是国民党蓄谋已久的反共事件。
在中国共产党坚决斗争和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下,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顽固派空前孤立。蒋介石无可奈何,被迫于3月8日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演说中一再声明和保证:“以后亦绝无剿共的军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终于被击退。
四
重建军部,整编部队,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代军长发表就职演说。他宣告说:“皖南事变我们损失了老军部,现在新军部又成立了。皖南事变我们有几千个指战员牺牲,但我们今天还有9万人的强大力量。”“有了民众及抗战军队一致团结的力量”,我们“一定有把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继续在长江南北继续抗战。新四军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基础上,新四军建立了地跨苏、皖、鄂、豫、浙、赣、湘等广大地区的苏中、淮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等8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光复国土25.3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达3400余万。新四军从组建时的万余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21万余人。
新四军的胜利,是贯彻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的胜利,是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是人民战争和游击战争的胜利!
皖南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党史、军史和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的教育。希望有更多的个人或团体到全国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云岭参观、旅游,让铁军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