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期●征战纪事●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作者:邓旭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阻挠我军解放台湾,又利用苏联不出席联合国安理会的机会,操纵安理会通过指控北朝鲜侵略的决议,纠集16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美空军不断侵犯我国东北领空,轰炸、扫射我边境城镇、乡村,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人民的要求,我国第一批志愿军28万人于同年10月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我所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原本作为攻台部队,中央军委决定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宋时轮司令员指挥下参加了抗美援朝。
  当时,朝鲜气温已是零下30-40度,冰雪铺满大地。九兵团是在非常仓促、紧迫的情况下入朝的,不少战士穿着单衣单鞋。由于敌机的轰炸,铁路处于瘫痪状态,武器弹药补充也跟不上。而且我军面临与以往战争完全不同的情况:过去战争,我军物资补给基本上靠从战场上缴获或就地补充;粮食被服则主要靠根据地人民群众。但在朝鲜战场,美国军队倚仗拥有现代化武器,对幅员狭小的朝鲜进行了毁灭性的大面积轰炸,在38度线附近造成几百里的“无粮区”,连老百姓都没有吃的,就地补充根本不可能,所需物资全部要靠国内长途运输到前线。在11月27日至12月6日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九兵团取得了首次歼灭美军整个建制团的战绩。毛泽东主席赞誉“九兵团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缺冬衣、粮食及药品的状况造成非战斗减员超过了战斗减员。周恩来总理指示:“外国的军事家说,后勤是现代化战争的瓶颈。志愿军后勤必须加强。”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提出了“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要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950年12月,我在炮兵十六团,接到紧急命令,立即放下手边一切工作,火速赶到辽宁安东(今丹东),担起了组建九兵团汽车八团的任务,并担任汽车团政委(后又兼任团长)。解放初期我军军中的汽车驾驶员很少,如凤毛麟角,然而,全国上下报名参军保家卫国驾驶员很多,短时间内就顺利完成了组建汽车团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新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上海及上海附近招收的汽车驾驶员。不久,九兵团汽车八团就紧急开赴朝鲜东线战场。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一直把封锁、切断志愿军运输线作为其主要战略目标之一,倚仗其空军优势掌握了制空权,对所有的公路进行疯狂的轰炸,轰炸密度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保证将物资送上前线关系到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胜负。这对汽车团既是光荣也是异常艰巨的任务。当时,路面上到处是冰,到处布满炸弹坑。有些公路上还有蝴蝶雷和触发炸弹(前者是撒在地面的形似蝴蝶的炸弹,一碰就炸,后者是飞机上丢下来的定时小炸弹,随时都会爆炸),它们对人员和车辆都有巨大杀伤力,只能依靠驾驶员的机智和勇气冲过去或避开。
  在这样险恶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我们汽车团每天面临的就是空中的轰炸和地面的爆炸,再加上翻车事故,汽车团伤亡减员及车辆损毁相当严重。我们让汽车团每位驾驶员都清楚地知道每辆车的物资对前线战士意味着什么。我们的汽车兵中有不少人没有经历过打仗,有些还是刚接受速成培训的新兵,值得骄傲的是面临这么恶劣的条件,他们却很快地适应了环境,凭借大无畏的胆识和智慧与敌人周旋,斗志昂扬地将大批物资和弹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保证了我军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为了避免被敌机发现,我们白天通常都不行车,全部掩蔽在周边山下,等到天黑就关掉车灯夜行。在这种恶劣条件下摸黑开车,翻车事故经常发生。最危险的是“过桥”。那时,朝鲜的公路桥梁十分破旧,桥大多只有一辆车宽,桥两边就是深不见底的山涧,晚上摸黑过桥,时时都面临车毁人亡的危险。有一次,我坐的车滚下了山,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可同车的团长却牺牲了。
  敌军发现我们晚上运输的规律,于是在每个路口不停地投照明弹。而我们的驾驶员们却利用敌人照明弹的照明,高速穿过照明区;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的。
  有一次,运输队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在一个关键路口一辆汽车突然抛锚,整支运输队就犹如一支出轨列车般瘫痪在路面上动弹不得。空中敌机发现了这列瘫痪的车龙,接二连三地投下了照明弹。情势危急万分,眼看整个车队将遭遇轰炸的灭顶之灾。这时一辆车中突然跳出一个战士,他举起冲锋枪对准气势汹汹、直扑而下的敌机就是一梭子。说巧合也好,说眼力绝佳也好,那架低空轰炸的敌机居然被打个正着,顿时失去平衡,一头栽入附近山沟化作一团火球。我们在表彰这位战士时强调:勇敢铸就了奇迹,也铸就了胜利。
  战斗是残酷的,敌人是狡猾的。南朝鲜特务的破坏活动也给我们增添了许多艰险与困难:他们埋伏在沿公路的山上,到夜晚就爬出来隐蔽在公路边上,将我们车队的情况报告美军,如前面一个山头埋伏的特务报告有20辆车通过,而下一个山头埋伏的特务只看到10辆车,那么就说明有10辆车隐蔽在两座山之间。白天,美军空军就对这地段进行疯狂的、地毯式的轰炸。我们应对的办法是:和当地政府和朝鲜人民军联系,充分发动群众,在公路沿线布下防空哨,一有敌机,马上打枪;并布下岗哨抓空降特务。消灭了特务,我们的运输就顺利得多了。公路沿线朝鲜军民为运输部队的安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是朝中友谊的具体体现,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在朝鲜那段日子,每天是在隆隆轰炸声中度过,白天轰炸,晚上轰炸,每次出车,运输车辆几乎都不能全数返回。再加上我们汽车八团很多战士是来自华东地区,零下30-40度的气候对他们也是严峻的考验。能活着回国的战士中很大部分长期患有耳聋或落下了终身腿疾。也正是这些战士,入朝后很快就掌握和适应了在如此险恶环境下生活及战斗。当时,我们团的汽车主要是从苏联买来的嘎斯(小)、基斯(大)。嘎斯车很实用而且性能好,大小合适、灵活,易于伪装。我们的汽车兵在很短时间内不仅掌握了车子的性能,还练出能凭借微弱的光线,在茫茫夜幕下开车的本领。不仅如此,跑过朝鲜运输路线的志愿军汽车兵几乎每个都有一手绝活,对嘎斯结构烂熟于心,小毛病都能自己修理,让并肩作战的朝鲜军民佩服不已。
  入朝后,我们九兵团汽车八团始终担负着东线艰巨的运输任务,战胜了美军的封锁,完成了向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物资的任务,被誉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我军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虽然汽车兵们没有在前线与敌军正面搏杀,但和其它战线上的战友们一样,也是了不起的英雄。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在战后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顽强地把物资运到了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那些原是“普通人”的汽车团战士。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来没有打过仗,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加入了志愿军,经历了生死的战争考验,有些人永远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可以说朝鲜战场上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是这些战士用生命与鲜血铺就的。正因为他们的付出,中国才能有今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和平环境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也才有我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值此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之际,回忆这段经历,以纪念志愿军第九兵团汽车八团战士们的光辉历史,也以此缅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长眠在朝鲜土地上的不朽战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