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在朝鲜

作者:齐红 尹继波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从而,结束了近三年的朝鲜战争,为朝鲜半岛赢来了和平,保卫了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然而,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血洒朝鲜战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当代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和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公布,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和负伤36万人,而牺牲的志愿军有姓名可查的有183000余人。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究竟安葬在哪里呢?烈士的亲属,到哪里去祭奠他们的亲人呢?在中朝边境的丹东,有一座抗美援朝纪念馆,每年都会接待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军烈士亲属、战友等,查找志愿军烈士的安葬地点。为了搞清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对朝鲜境内和中国境内的志愿军烈士安葬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得知,志愿军烈士大部分安葬在朝鲜,少数安葬在中国丹东、沈阳及国内其它地方。
  志愿军总部对志愿军烈士的安葬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打响第一枪,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战场情况千变万化,作战地域不断改变,安葬牺牲的志愿军烈士非常困难。为了安葬好牺牲的战友,各部队尽力寻找安全的地方,将烈士的遗体及时安葬。基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志愿军烈士安葬得极其分散。
  中共中央曾有指示:牺牲的战斗英雄、团以上干部、立过一等功的营级干部运回祖国安葬。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和后来战争不断深化,战事繁忙,也只有一部分牺牲的战斗英雄和高级干部运回国内安葬,其余的十余万志愿军烈士绝大多数安葬在朝鲜。1950年11月24日,志愿军司令部遭美军飞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有人建议运回国内安葬,彭德怀司令员给周总理发电报提出:“我意即埋在朝北……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它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周总理批示:“同意彭的意见。”这样,毛岸英烈士即安葬在朝鲜。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为了使分散在朝鲜各地的志愿军烈士得到妥善安葬,志愿军领导机关成立了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中国政府拨出专款,并选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雕塑家到朝鲜直接参加陵园的建设。全国人民还捐献了巨额款项。朝鲜党和政府对陵园的建设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许多朝鲜老乡听说要给志愿军烈士建立陵园,都主动帮助志愿军从各地将分散的烈士找到,运到烈士陵园。附近的百姓帮助修建陵园的志愿军烧水做饭。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朝鲜建起了八处中心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志愿军烈士。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桧仓郡西北,这里当年曾是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距平壤50公里。从1951年9月至1958年10月,志愿军的领导机关一直设在这里。1953年8月,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在桧仓修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1955年秋陵园初步建成。同年10月25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五周年纪念日,举行了陵园落成典礼。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派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崔庸健率代表团参加了落成典礼。1956年,陵园扩建,到1958年5月31日全部建成,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陵园正中央是雄伟的志愿军铜像,铜像基座的四面分别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的题词“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下,以鲜血凝成的朝中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朝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的题词“安息在我们国土上的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女们!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你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在朝鲜人民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朝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题词“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奋不顾身的抵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烈士们鲜血结成的友谊,是永远光荣,永垂不朽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会长郭沫若的题词“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晶,在保卫和平增进人类幸福的崇高事业中,将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万岁千秋,长垂不朽!”毛岸英墓在墓区的最前面,墓前是毛岸英半身雕像和汉白玉墓碑。这个陵园共计134个墓,墓区栽有134棵青松,林荫覆盖着烈士。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境内最有代表性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朝鲜时,都要到这个陵园举行纪念活动。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时,冒着大雪到此敬献花圈,祭奠烈士。毛岸英的妻子刘松林曾四次专程到这座陵园,为毛岸英扫墓。每逢重要纪念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及朝鲜民众,都以各种形式到这座陵园举行纪念活动,以表达他们对志愿军烈士的怀念之情。

云山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云山郡旧邑里,安葬在这里的是1950年10月25日至1950年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此战役历时10天,歼敌1.5万人,收复云山、博川、温井、宁边、德川等重要城镇,初步稳定朝鲜战局。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1万余人。

  价川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价川市中心的高地上,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场作战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第二次战役的西线战场,志愿军激战八昼夜,歼敌2.3万人。
  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东部的长津湖畔,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长津湖之战牺牲的志愿军烈士。长津湖之战历时28昼夜,歼敌1.39万人。第二次战役,东、西两线战场,志愿军伤亡3万余人,牺牲的烈士均安葬在价川和长津湖两个陵园。
  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开城市松岳山下。开城是朝鲜停战谈判会场所在地,最初作为停战谈判会场的来凤庄和后来停战谈判地点板门店都在开城。安葬着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以及后来的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中牺牲的部分志愿军烈士。第三次战役历时9天,志愿军突破“三八线”,解放了汉城,将敌人驱至“三七线”以南地区,歼敌1.9万人。志愿军伤亡0.85万人,大部分烈士安葬于这个陵园。在停战谈判中牺牲的志愿军军事警察排长姚庆祥烈士,以及在停战谈判中遭敌人袭击而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也安葬在这个陵园。
  上甘岭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平康郡福溪镇,安葬着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共毙伤俘敌2.5万人,志愿军伤亡1.15万人。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除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著名战斗英雄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其余均安葬在上甘岭烈士陵园。
  金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金城市郊,陵园中安葬着1953年5月13日至7月27日,夏季反击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以及在抗美援朝战争阵地战阶段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夏季反击战役共毙、伤、俘敌12.3万人,收复土地240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伤亡5.4万人。
  新安州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朝鲜新安州市。陵园是为了安葬志愿军铁道兵在铁路运输战线上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园内有志愿军领导机关和朝鲜交通省分别竖立的纪念碑。铁道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1130人,铁路员工牺牲574人。铁道兵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连副连长杨连第,在钢铁运输线上曾多次出色地完成抢修任务,1953年5月15日,他在清川江上指挥架桥时,被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而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在新安州烈士陵园和中国的沈阳烈士陵园均建有杨连第墓。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作战地域广,以上8处烈士陵园,不可能将志愿军烈士全部安葬,很多烈士仍分散葬在朝鲜各地。1970年,金日成首相指示,集中一切力量,安葬还分散在朝鲜各地的志愿军烈士。在征得中国政府同意后,朝鲜政府拨出专款,为志愿军烈士修建墓地。在其后的几年中,朝鲜修建了62处志愿军烈士墓地,建有243个烈士合葬墓。为了使陆续发现的志愿军烈士得到及时安葬,有些合葬墓装有活动墓门,可以随时将新发现的志愿军烈士安葬于墓中。
  1986年6月,驻韩 “联合国军”,在京畿道杨平地区修筑工事时,曾发现一具遗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部分遗物,从遗物分析,埋葬的是中国志愿军烈士。“联合国军”方面,将遗骨和遗物交给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开城联络处。烈士的遗骨安葬在开城烈士陵园的合葬墓中。
  1989年11月18日,朝鲜人民军某部队在位于铁原以南30朝里的检寺里施工时,发现一具志愿军烈士遗骨,并有随葬物品。 22日,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外交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人民军代表团,在开城市举行隆重安葬仪式,将遗骨安葬在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
  尽管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对安葬志愿军烈士做出很大的努力,但仍然会有许多志愿军烈士分散在朝鲜各地,而无法找到,没有迁进烈士陵园。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愿魂系他乡的志愿军烈士,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