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期●我与《大江南北》征文选登●

难忘的岁月热烈的祝贺

作者:艾 以

我1996年至1999年曾在《大江南北》编辑部度过四年的难忘的编辑生涯。我这一生曾经编过多种报刊,年轻时曾在巴金、冯雪峰、黄源、唐弢先后任主编的《文艺新地》、《文艺月报》、《上海文学》任编辑,深感要办好一份刊物,实非易事。
  当今的办刊形势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各类期刊林林总总,竞争十分激烈。但是不少刊物在编辑构思上大同小异,在编辑风格上没有个性,在刊物定位上含糊不清,缺乏个性和特色。
  由于自己在《大江南北》编辑部曾经有过近四年的编辑实践,深切感到《大江南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刊物越办越好,鲜明地办出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其办刊经验和编辑作风等方面,都值得好好总结和发扬。根据个人的体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大江南北》继承了我们党和新四军在新闻宣传上的优良传统,坚定走群众路线。新中国成立后,新四军的干部、战士因工作需要遍及全国各地。以后,许多地方成立了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大江南北》杂志社正是通过这一渠道,逐年来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大江南北》联络站,通过联络站联络战友,组织稿件,发展订户。这使读者群扎根肥沃土壤中,繁衍生长。也使《大江南北》的发行量逐年攀升,2010年发行量已突破13万份,形势十分喜人。
  二、重视联络站的巩固和发展。杂志社除建立通联部外,还有专人负责出版《大江南北之友》,和各地联络站互通信息。特别是每年召开联络站会议,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使大家做有方向,学有榜样。这种走群众路线的办刊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其鲜明的特色。
  三、重视学习。在大江南北杂志社,学习形成了制度,雷打不动,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比如,每月月初,按例要召开一次全社人员大会,由社领导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以及本市的形势作分析探讨,提出我们的宣传任务,然后大家讨论。这样学习,胸中有全局,任务更明确。这种学习制度和学习风气,实属难能可贵。
  四、评刊制度。我曾从事过多家刊物的编辑工作,但像《大江南北》那样持之以恒、雷打不动地坚持评刊制度,还是在《大江南北》第一次碰到。评刊时的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开诚布公和不留情面,使我肃然起敬。不管谁的差错,都能无保留地提出来,包括社长、主编在内,谁出错,谁负责,一视同仁。这就迫使每位编辑不得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敢懈怠,不敢心存侥幸。因此,评刊对提高编辑业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为《大江南北》编辑部的评刊制度叫好。它曾激励我,并将继续激励我敬业、自爱、自励、自强。
  五、《大江南北》定位正确。自创刊以来,它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优良传统为办刊宗旨,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编辑方针,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把历史告诉未来,这就为刊物拓展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新天地、新空间。
我有幸和《大江南北》同仁有过四年朝夕相处的岁月,心中有个《大江南北》情结。为了记住我生命旅程中这难忘的一个驿站,当《大江南北》庆贺创刊25周年的日子里,我激情满怀地写下这些以庆贺和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