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期●历史研究●
华中抗日根据地简介(二)
作者:
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包括江苏南部及安徽东南部一小部分地区,东起淞沪,西至芜湖,北接长江,南达浙西天目山区。日寇侵占宁沪杭后,继续西犯。我党领导浦东、崇明、青浦、嘉定、常熟、无锡、江阴、丹阳等地人民,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游击战争。1938年5月中旬,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先后由岩寺地区向苏南敌后挺进。第一支队在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第二支队在当涂、溧水、高淳地区,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和统战工作。7月,成立中共苏南特委,并成立了镇、句、丹、金四县抗敌总会和江、当、溧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这些组织以后转为抗日政权性质的组织)。同时,团结、争取和改造了当地的许多游杂武装。至1938年底,初步创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江南我军在巩固已得阵地的同时,积极向北向东发展。由叶飞率领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挺进苏(州)、常(熟)、太(仓)地区,乃至上海郊区,给日伪以沉重打击。同年秋,该部北渡长江,与管文蔚部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深入苏中敌后开辟根据地。“江抗”北移后,留在常熟阳澄湖畔养伤的36名伤员,后来组建为“新江抗”,后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1939年11月,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总指挥,粟裕任副总指挥。同时成立苏皖区党委,统一领导苏皖、苏南、苏北三个特委。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主力渡江北上;坚持苏南斗争的我军,在茅山地区重新组建了江南指挥部,并不断粉碎了敌伪顽军的夹击,胜利地坚持了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1943年后,第六师部队归第一师指挥。1944年11月,第一师主力南下与坚持在苏南的部队会合,并成立苏浙军区,由第一师兼,共同完成党中央发展东南的战略任务,辖19个县级政权。
皖中抗日民主根据地
位于安徽省之中部,东至江浦、当涂、宣城、旌德一线,西抵鄂皖边境,南达旌德、太平、青阳一线,北到合肥、金山、舒城一线,是新四军七师活动地区。
1938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由流波疃出发,进至舒城东南。至10月,初步打开了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的抗战局面。11月,张云逸率新四军军部特务营到江北无为地区,将庐江、无为地区的一部分游击队和人民自卫军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担负开展皖中地区的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1939年6月,随叶挺军长到江北的第二支队第四团一个营,编入江北游击纵队作骨干,除坚持巢县、无为地区抗战,保持与皖南联系外,并向仓山、和县发展,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1940年8月,新四军第三支队一部进入皖中,编为第三支队挺进团。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北游击纵队陆续收容皖南突围人员,并与皖中部队一起改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创建巩固皖中根据地并坚持皖南游击斗争。1942年2月,皖中成立鄂皖赣区党委,以后又成立皖中行政公署。1943年3月,改为皖江区党委和行政公署,并成立皖江军区,由第七师兼,在对敌斗争和反顽斗争中坚持和扩大了根据地,辖3个专区,16个县级政权,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余万。
浙东抗日民主根据地
位于浙赣铁路萧山至金华段以东,金华、天台、宁海一线以北,杭州湾以南,大海以西,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活动区。1941年4月,日寇进犯闽、浙沿海。5月,中共浦东工委派淞沪游击队挺进浙东敌后;6月,游击队进至余姚、慈溪、镇海三县的姚江以北(即三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42年6月,华中局从苏南、苏中地区先后调派数批干部到浙东工作。由于日军不断进攻、“扫荡”,我军坚持了姚江以北,杭州湾以南,镇海以西,曹娥江以东之余姚、慈溪、镇海部分地区和四明山以北,余姚以南地区。1943年7月成立浙东区党委。1944年1月,浙东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并成立浙东行政委员会。蒋介石得知新四军在其家乡浙东建立根据地,不止一次地下令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加以剿灭,但均未得逞。浙东纵队从初建时的近千人,至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5000多兵力的劲旅。1944年11月新四军一师南下,成立苏浙军区后,浙东游击纵队即归其指挥,积极扩大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发展东南的战略行动。在战略反攻阶段,浙东我军攻克鄞江桥、西城桥及周巷、浒山、观海卫、庵东等十余集镇,向宁波推进,取得大反攻的胜利。至1945年1月,根据地辖四明、浦东、会稽、三北4个专区,16个县级政权,面积达1.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228万。 (完)
(参考《中国抗日战争史纲》、《新四军辞典》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