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期●专稿●

晚霞似火 爱心若水

——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宋斌印象

作者:金 谷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前夕,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宋斌是受表彰的149名先进离退休干部之一,从1998年起,他已是连续第四次获此殊荣了。

  离休20年来,他本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认为离休只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却是永远不能退下来的。共产党人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着他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把小事做成大事。20年来他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党和国家的实事、好事,获得党和政府给予的许多荣誉——
  1996年,获“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
  1997年,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
  1998、2001、2004年,连续3次被中共崇明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崇明县精神文明建设功臣”;
  2000~2001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崇明县双百功臣”;
  2001年,获“上海市政协之友社先进个人奖”;
  2001~2005年,连续二次被评为“崇明县先进社团工作者”;
  2005年,被县政府评为“2004年度崇明县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今天,宋斌已是80岁高龄了,但他仍然天天风雨无阻地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家门,步入校门,一心办学兴教,老马奋蹄,风风火火,忙个不停。
  在位清廉   俯仰无愧
  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宋斌在苏北老区参加革命队伍。当时还是个小青年,在如东县搞税务工作。不久,他被提任为副所长。有一次别人给了他一支香烟,刚点燃吸了一口,就被税务局长进来看见了,一顿训教:你这个小家伙,所长才当了几天,竟抽起香烟来了。你可想过,别人为什么要给你香烟抽?抽人一支烟要不了几个钱,但却可能会给国家造成减少税收的损失啊!宋斌赶紧把香烟掐灭后扔掉,他觉得所长说得对,犯错误的缺口就可能从抽人家一支香烟起打开的。从此之后,几十年来他就从没有再抽过香烟。虽然他调到崇明工作后,烟酒专卖是他主管范围内的一项业务,但他始终坚持不沾一点边。
  1952年,宋斌奉调从南通地区来到崇明,担任县政府工商科长,次年县商业局建立,他是首任局长,后来与供销社合并,也还是做商贸工作。他在崇明县商业战线上担任领导职务长达30多年,掌握着全县物资和农副产品供应大权,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未动过一点以权谋私的念头,从未占过公家一分便宜。他后来感慨地对老朋友说,当年如东税务局长的那一顿训斥,真使我受益终生啊!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资料、生活用品供不应求,什么都凭证计划供应。宋斌作为全县各种票证发放总管部门的领导,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自己没有、也不允许下属多拿一张计划供应商品票证。一直到工作结束,经审核,没有出现一张票证差错。宋斌常用三句话警戒自己、教育部下:“坚决跟党走,就是要路不走错、袋不摸错、床不睏错。”虽是俚言俗语,却掷地有声,充分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朴素而纯洁的心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宋斌离开了长期工作的商业战线,调任县政协副主席。他认真履行人民政协的职能,团结全县各界人士,为地方社会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积极献计出力,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和县政协主席张彪一起,千方百计募集了60多万元资金,建立起本县教育奖励基金,为崇明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募集和建立教育奖励基金中,宋斌也从来没有从中谋取一丝私利。在崇明工作了50多年,宋斌直到现在,他仍然居住在一套当年分配给他的70平方米两居室住房内。按理说,宋斌作为一个离休干部,又是中华职校董事长,是完全有能力提高一下居住和生活水平的,但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本色,他常说:“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向低标准靠拢。”他做到了古人所说的一句话:行止无愧天地。
  办学兴教   造福桑梓
  宋斌在任县供销社主任的时候,办过一所供销中专,意在培养实用型商业人才,他对此尽心尽力,培养了一批干部。1990年他刚离休,上海中华职教社的领导便找上了他,说是1983年创办的崇明中华职校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因素,已到了难以维持下去的地步,请他出任校长,挽救这个危难局面。作为一个热心推动职教事业发展的老同志,他二话没说,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当时的学校,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借崇明轧花厂仓库作为教室,开办了园林、财会、企管、电工、机械等职业技能培训班,最多时学生有1500多人。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宏观调控的加强,原先那套办学思路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到1990年,原先开办的职业班几乎到了停办的地步。而校办工厂投资开发新产品又告失败,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加上管理不善,人心涣散,学校濒临散伙的危险。
  宋斌到任后,召开校务会,他首先表示:我来当校长是义务办学,不拿学校一分钱工资。现在学校困难重重,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扭转局面,努力把学校办好。我相信一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一定能把学校办好。随即,他就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当时社会的热点是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外语水平。于是学校很快开办了英语辅导班、提高班和英语高复班,受到青少年学生和家长及社会的广泛欢迎,最红火时共举办各类外语班40多个,满足了广大群众及中小学生学习外语的迫切要求。宋斌和校领导们从社会调研和实践中,深刻领会到职校要发展,不能关门办学,必须要面向社会,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掌握电脑技术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需求,于是当机立断,以最快速度办起了电脑培训班,短短两年内就举办了36期,培训学员1449人。由于非常注重培训教育的质量,市统考合格率达84.5%。2008年,崇明中华职校举办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和制冷设备维修、保育员等培训鉴定成绩分别为全市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其余培训项目的鉴定成绩也都远高于全市平均成绩。这些优良成绩与宋斌任校长后重视抓好教育质量以取信于民的努力分不开的。
  经过两年的努力奋斗,在宋斌领导下,崇明中华职校不但转危为安,并已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夯实了办学基础。1993年,本地初中毕业生升学的愿望强烈,但地方财政困难,无力兴办高中。宋斌为缓解政府压力,又雄心勃勃地开始筹办高中,在没有要政府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自己筹资建造了一幢近千平方米的教学楼,不但让中华职校结束了没有校舍的局面,并且经县教育局批准,办起了一所中华高级中学,当年秋季招生开学。1997年,又建造了一幢3500平方米的高中教学楼。2000年,宋斌又拍板决定,买下了当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将8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改造成窗明几净的新校舍。就这样,宋斌从1990年底担任中华职校校长起,在十年时间里跨出了坚实稳健的三大步,使学校硬件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今,崇明中华职校形成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达4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绿树鲜花满园,充满了一派勃勃生机。中华高中从2001年起已增设了初中部,成为一所完中,四轨制,27个班级,初中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三名。中华职校从当年的单一培训已发展成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一条龙服务,成为岛上知名品牌学校,连续四次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二次被评为上海市统一战线为两个文明服务先进集体,连续四次被评为“崇明县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先进民办学校、青少年保护示范学校、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花园单位、文明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等。
  乐于奉献   爱心若水
  二十年辛苦不寻常,采得百花酿成蜜。学校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宋斌仍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夕阳生命。离休20年来,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为国家、为社会、为教育、为两校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可就是从不为自己考虑。他以身作则,勤俭办学,责在人先,利居众后。上级曾好几次给他出国考察的机会,他都婉言谢绝。他说要把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校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他不遗余力地拼搏操劳,却10年没拿过学校一分钱工资。他坚持为民办学,服务社会,以社会效益为主,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创办高中后,尽管学校经费全是自筹的,但宋斌决定不能乱收费,相反地考虑到崇明实际情况,比上海市规定的标准每学期每个学生还少收了500元。职校培训班收费也比规定少收50%,学校还为品学兼优和家庭贫困的学生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使一些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宋斌个人还连续3年资助3名特困学生每人每月150元,直到他们毕业,之后又对2名家境困难的学生每人每月资助120元。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他交出1万元党费;为市政协在建安建希望小学,他献上1000元;为支持抗洪救灾,他捐了衣被又捐现金3000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组织发动两校师生爱心捐款十多万元,他自己捐款3000元,又交特殊党费l万元。两位七十年代在他领导下工作过的基层供销社干部因体弱多病,生活困难,他获悉后登门看望慰问,并分别送1000元……无私奉献,爱心若水,让人感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