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期●人物●

沙孟海亲历五卅惨案

作者:吴海勇

 



沙孟海,20世纪中国书坛巨擘,书风雄强浑穆,榜书更是堪称海内第一。20年代初,他从浙东来沪发展,得到吴昌硕的指授,跻身海上书画家行列。近读《沙孟海日记》,方知这位书画大家当年曾经亲历发生在上海的“五卅惨案”之境,并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

1925530日,下午3时许,沙孟海步行于南京路上,那是上海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那天,这条路上人头攒动,人流异常稠密。沙孟海看到学生群集于露天场地,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向周围群众散发传单,四处都是围观的市民。经过南京路的车马,在英华街西藏路路段拥堵起来。沙孟海起初不明就里,当他看到学生举的旗帜、散发的传单,这才知道学生抗议活动是因为小沙渡的日本纱厂发生枪杀华工的事情。

英巡捕想禁止学生活动,驱散群众,却怎么也无法奏效。正在纷扰之间,突然听到刺耳的枪声骤然响起。沙孟海知道情况不妙,仓猝之间无处躲避,身不由己地卧倒在地上。再看身边,都是就地卧倒、躲避枪弹的人群。

待枪声一停,沙孟海便起身逃入一条小巷。一会儿,就见到被枪弹击中、鲜血淋漓的伤者乘坐人力车经过身旁;又看到一名工人模样的人,被子弹打中,辗转血泊之中。这时,传言纷纷,听说英巡捕开枪的地方死者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出于求生的本能,沙孟海只顾向前奔逃,来不及回头看这一人间惨象。

沙孟海匆匆穿越九江路来到汉口路,沿途往来多是学生,都是被刚才的枪杀暴行惊散的。沙孟海大着胆子再由西藏路回到南京路,望见靠近贵州路口的巡捕房前行人稀少,死伤者已被运到医院去了。已是傍晚5点,沙孟海走进美生茶肆小歇,喝冰醍醐压惊。那时顾客众多,差点就找不到坐的地方。沙孟海这才发现自己衣服、鞋子全是泥污,所戴的一顶帽子也丢了。

安然脱险后,沙孟海想到了就读于上海大学的二弟沙文求,不知道他参加了这场学生活动了没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沙孟海向位于陕西北路的上海大学去找二弟,待见到二弟,知道他并没有出门,才放下心来。

从上海大学出来,来到威海路,天色已晚。于是,按往常那样到宁波富商蔡家去做家教。晚10点多,沙孟海回到自己寄住的修能学社。

次日,沙孟海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遭遇五卅惨案的经过,表达了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义愤:学生赤手空拳,有什么大罪过,竟至要处于死刑呢?如果说扰乱了治安,试问巡捕开枪杀人之后,市面是立即安宁了呢,还是更加扰乱了呢?显然,这不是问题的本质。英巡捕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闹市向群众开枪,正是西方人无视殖民地人权的体现。沙孟海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人藐视华民,近乎等同于黑奴。无论学生的举动是否合乎情理,即使是越俎代庖了,为法律所不许,大不了驱散就是了,何至于要枪弹相加呢!他情不自禁地发问:这空前的大祸事,不知租界当局如何收场?

62日午后,沙孟海又往南京路,但见西方兵士巡行者甚众,荷枪横刀,如临大敌。看到殖民主义者张牙舞爪的场景,沙孟海心生厌恶,掉转头就回去了。后来,他听说西藏路又被杀死多人,沙孟海不由得发出了“公理何在,人道何在”的天问,并“备感肝摧肠裂的痛苦,恨不能仰药醉卧、超然于世外”。

63日晚,沙孟海从朋友处得知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因反对外国人的暴行,已全体退学。4日,他又从商报馆听说上海大学被英国兵占据,学生全被驱散。

五卅运动席卷全国,终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624日,商界宣布停止罢市。两天后的夜晚,沙孟海与友人一起外出购物,特在日记中注明“今日开市”。

97日,沙孟海前往南京路照相馆,随后乘坐电车返回。这是3个多月以来他第一次乘坐电车。沙孟海在日记中写道:五卅惨案发生后,国人痛恨英国人,相互约定不买英国的商品,不乘坐英国的交通工具。于是,上海滩上的公共电车再也见不到中国人的踪影,偶有中国人乘坐,不过是乡下初来城市的,或者社会底层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乘电车的人渐渐多起来。看看自己今天也坐了电车,沙孟海“殊觉有愧色”。

面对西方殖民主义者恣意杀戮同胞,沙孟海心怀义愤,民族情绪高涨,但始终未将自己引导到革命抗争的一路。

相比之下,沙孟海弟弟的情形就大为不同了。五卅惨案发生后,二弟沙文求不顾兄长的劝告,积极参加了反帝示威游行和宣传活动。上海大学遭封闭,沙文求与一些同学组织护校队。就在这年冬,回到宁波的沙文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奉命去广州中山大学,曾任共青团广州市委秘书长,1928年被捕,受尽酷刑壮烈牺牲)。三弟沙文汉在五卅前夕就光荣入党,在宁波带头参加五卅反帝运动。四弟沙文威,比沙孟海整整小了10岁。五卅运动前,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和统战工作,1999年去世)。610日,沙孟海接到四弟的来信,方知宁波学校近来也举行了罢课,沙文威正忙于进行慈善募捐,用以赈济上海罢工的工人。

沙家兄弟五人,除沙孟海一度供职于国民政府,其他几位都加入了共产党的行列。沙氏兄弟先后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透显出中国政局发展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