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期●缅怀篇●

“三让”将军徐立清

作者:胡昌方

上世纪70年代,徐立清同志任济南军区政委。笔者曾在济南军区工作18年,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徐立清的许多感人事迹。这位将军当年淡泊名利的“三让”风范,始终镌刻在我的心扉。

让级别

1952年4月,全军干部评级工作正式启动,由时任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主抓这项工作。评级工作复杂而敏感,涉及到每个军队干部的切身利益。当时有些人找到徐立清,希望高定级别。针对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徐立清明确指示,“要按评级条件办,违背条件的一个也不能照顾”。徐立清率先垂范,把自己应该评定的正兵团级主动降为副兵团级。徐立清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出任第一兵团政委,此时又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按照评级条件应定为正兵团级。但在上报军委的名单上,他却将自己的名字从“正兵团”的位置上圈了出来,加在“副兵团”名单中。对此,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专门找到徐立清,不同意他定为副兵团级。徐立清真诚地说:“我身为干部部副部长,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副兵团级也不影响我的工作,反而更有利于做大家的工作。”但彭德怀最后在定级的审批报告上,还是将徐立清的“副兵团级”改为“正兵团级”。

让军衔

1955年1月,我军开始评定军衔。按照规定正兵团级干部一般都要授予上将军衔,徐立清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条件。但他认为:“还是要个中将为好,这样对个人对工作都有利。”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名字从上将名单中划去,添在中将名单中。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徐立清谈话,表示不同意更改。徐立清又郑重地给中央军委和罗荣桓部长写信,恳求批准他的要求。罗荣桓等同志反复做其思想工作,始终未能说服徐立清,只好向彭德怀汇报。彭德怀三次找徐立清谈话,但徐立清的态度非常坚决。此事又反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和徐立清交谈。徐立清说:“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这完全是为工作考虑的。”结果,徐立清反而把周总理说服了。授衔仪式举行的前一天,周总理专门邀请徐立清来到中南海,情真意切地说:“主席说许光达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我说你徐立清也是一面镜子,是难得的一位好同志嘛!”

让职位

1955年7月,我军干部授衔评定工作基本完成。刚刚45岁的徐立清副部长心脏病复发,身体明显消瘦,头发也花白了,有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不得不住院治疗。徐立清入院后,部队干部的任免工作由宋任穷副部长兼管。这年冬天,徐立清病情加重,连文件都不能看。这时,徐立清深为自己不能工作而感到不安。他先后几次向前来医院看望他的罗荣桓等同志坦言,期望组织部门尽快物色一个年轻的同志来接自己的班。但组织部门始终没有应允。1956年1月,总干部部召开了全军任免组织工作会议,针对当时在职干部缺额较大的情况,提出了大胆提拔干部的方针,徐立清更不安了。他在病榻上,给中央军委写信,要求免去他总干部部副部长职务。几天后,罗荣桓部长正式通知徐立清:你的请求,军委和总部没有采纳,待病好了,继续履行原职。徐立清请求“让位”虽然未被批准,却反映出他对党的事业、对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荐贤让贤的宽阔襟怀。

徐立清的“三让”佳话过去近60年了。然而,当年毛泽东同志盛赞他的话语,如今仍在世人耳边回响:“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古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