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期●神州风采●

大爱,来自黄浦江畔

——上海对口援建工作巡礼

作者:徐维欣

 

 

茫茫壮阔的雪域高原、广袤苍茫的塞外沙漠、经济落后的西南边陲、高耸入云的江河之源……无论条件怎样艰苦,如今这些地方,都会看到一群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身影,这是一支永不停歇的队伍,一支来自上海的援建队伍。

新疆:因地制宜挖掘独特资源

在喀什南部的叶城,30岁的维族小伙子买买提·买和木提可是一个名气不小的企业家——不仅因为他在叶城和莎车各拥有一家烤鸡店,更因为他的烤鸡加工厂有850平方米的车间、500吨的冷库和5000吨的保鲜库,规模之大,自己“做梦都没有想过”。

2010年上海援疆干部到喀什考察遇到了买买提。“他们问我有什么困难,我说想开个加工烤鸡厂,眼下资金有点问题。”买买提说。没想到没过几天,县上干部就通知他,上海援建指挥部决定,给他50%资金补助,帮他建起自己的厂,还承诺在技术、管理上给予持续的支持。

买买提16岁便开始在街边卖烤鸡,那个时候一天能卖掉20来只;而如今,他的两家分店,一天能卖出2000只烤鸡,烤鸡厂的员工就有100多人。有着如此规模的产业,买买提成了名符其实的“鸡王”。回首这一切,他吐出一句话:“这要感谢上海对我们的支援!”

这只是上海援建新疆喀什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喀什地区的所有县市中,上海援建的4个县是地理位置最偏远、发展基础最薄弱的。这4个县的167万人口中,有60万是贫困人口,占整个新疆贫困人口的30%

然而,各地总有一些独特资源,经过发掘可以成为发展优势。经过这几年的扶持帮助,像买买提这样有手艺、能创业的维族同胞已经不少,不仅他们自己能致富,还能带动一大批人就业。

喀什,这座丝绸之路历史古城,沐浴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春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新一轮援疆,已不只是原来意义上的干部援疆。除了向新疆派遣内地干部外,援助省市还向对口的受援地区提供经济、人才、教育、科技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而且是互动双赢的支持。”担任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的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靖动情地说。

2011年上海启动援疆项目105个,安排援助资金15.45亿元,项目包括“安居富民”工程、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编制等,绝大部分为民生项目。在推进“安居富民”工程中,提供20多种设计方案供农户比选,4县“安居富民”的开工量达到3.8万户。目前,竣工量已完成90%,得到了自治区、地区的肯定和农牧民的欢迎。

此外,仅去年一年,上海就累计举办52个培训班,为喀什4县培训各类人才2000多人;组织130余名喀什地区青少年与沪上青少年开展以“汇聚浦江  欢乐共享”为主题的参观、联谊活动;上海专家赴喀什4县开展医卫、科普等35批短期培训;同时已有3批共765名来自喀什地区的未就业大学生前往上海的多所高校接受培训。

西藏:作为援藏人永远自豪

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雪域高原,上海援建干部同样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第六批援藏干部、定日县中学副校长殷壮求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对于我来说,高原反应最严重的就是夜不能寐,不停地在床上翻烧饼,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思维凌乱,口干舌燥,不停地喝水都不行。盖上被子感觉热,掀掉被子感觉冷。勉强支撑起身,吃下一片安眠药,迷迷糊糊捱到天亮,早晨洗漱时,鼻腔里竟擤出一团血块……

但他又总结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援藏’是一段历史,‘援藏’是一种精神,‘援藏’是一份骄傲。是的,人生总有那么一些岁月令人终生难忘,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朋友叫人永记心间,人生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成为新的起点。我想,援藏的时光就是这样一段令人终生难忘的岁月,援藏结识的朋友就是这样一些叫人永记心间的朋友,援藏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新的起点。我将永生铭记在西藏、在定日工作生活的每一个日夜,永远为自己是一名援藏人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除了高海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2011918204050秒,印度锡金邦发生里氏6.8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于中印边境,对我国西藏自治区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上海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地区,普遍震感强烈。其中亚东县距震中仅40余公里,受地震影响最大,据统计,地震造成该县死亡7人、受伤127人,有13793人受灾,倒塌房屋2960间,损坏房屋26650间。亚东县水、电、路、通讯一度全部瘫痪。

危急关头,上海市第六批援藏干部、亚东县委书记纪晓鹏沉着应对,第一时间便带领干部群众展开抗震救灾行动。事后,纪晓鹏感慨地回忆说,首先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因为镇定,所以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因为镇定,所以轻重缓急分明,抓住重点。救人命、保财产、道路与通讯保畅、百姓安置、防止次生灾害,这几个关键问题,我们当时都想到了,而且也拿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亚东将救人放在首位,及时从废墟中救出300多名群众;努力地通过各种救援措施,将群众的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事实上,为亚东抗震救灾积极奉献的,不只是身处灾区一线的亚东援藏干部,上海58名援藏干部,都在默默地付出着。

嘎林岗村,曾是上海市第六批援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海援藏投入近300万元,为每户村民的房屋免费搭建了红色彩钢屋顶以及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然而一场地震让这座小村庄遭受重创——红屋顶虽在,但房屋坍塌严重。看着这一切,上海市第六批援藏干部总领队、日喀则抗震抢险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闵卫星面色凝重地说:“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让青山绿水红屋顶重现亚东,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上海人民的关爱。”在返回日喀则后,闵卫星马不停蹄地召开联络组会议,决定紧急调拨援藏资金近5000万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同时研究落实定日县曲当乡及亚东部分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

据了解,从1995年到2010年,上海累计筹措的援藏资金总额为12.9亿元。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不仅将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延长到2020年,而且建立了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即对口支援省市的年度援藏投资实物工作量,按本省市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安排。按此,2010年开始的上海第六批援藏资金,3年总计将达约8.3亿元。

青海:“七兄弟”谱写高原情

西藏的艰苦环境让人深深感慨,而实际上,在青海省果洛州,上海援建干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有人曾对笔者说过:“去西藏并非人人出现高原反应,但是到了果洛,百分之百会有反应,那里的条件太差了。”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果洛,被当地人热情地称为“雪山脚下七兄弟”的上海援建者在巍巍雪峰下书写着自己的高原情。

已经53岁的朱礼福是7名干部的“大哥”,担任果洛州委常委、副州长,另外6名干部分别担任6个县的常委、副县长。7名干部分处6个地方,之间相隔最近的也近百公里。他们在工作上齐心协力,在生活上有困难共同克服,成为外人眼中名符其实的“七兄弟”。

然而,“大哥”并不好当。须知道,高原的天喜怒无常,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七八月间照样大雪纷飞。高原的路就是转山,上上下下,险象环生。加上大山里有的地方是通讯盲区,有时朱大哥联系不上外出的兄弟,会急得团团转。于是他立下规矩:凡离开县城,必须发短信;到了一地,务必告知。

最难抗的是高原反应,偏偏朱礼福反应最强烈。早起吸氧2小时,不然腿软气喘,午间再吸3小时,往往边吸氧边工作,碍于人手,凡事亲力亲为,哪怕是写一份会议通知。当地领导要求朱礼福多呆在海拔2200米的西宁,并为所有援青干部租了房,但他待不住,果洛有工作,果洛有兄弟。

“这一年,我吃的药比前50年吃的还要多。”大哥朱礼福笑称自己的宿舍简直成了医务室。有一次,朱礼福心脏病犯了,兄弟们赶紧将他送到高原心脏病研究所,医生在为他检查后,警告他,你这种身体状况以后不要再来高原旅游了。兄弟们听后哑然失笑。朱礼福说,“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坚持,我就要在果洛干下去。”

玛多是青海省县城驻地海拔最高的一个县,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摄氏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0.36人。尽管地广人稀,但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自然景观非常优美。

援青干部陈椰明就驻扎在这里。他到岗的第二天便不顾高原反应的折磨,下乡进村,钻进农牧民的帐篷,了解第一手的县情。随之,他提出玛多未来发展的希望在于发展旅游业,初步拟定《玛多县旅游文化商品开发规划实施方案》,指导并完成了“玛多旅游网”的创办和玛多旅游地图的出版。在积极准备对口帮扶项目的同时,他动用自己的一切关系,尤其得到了“娘家”黄浦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已为玛多县中小学生捐赠校服1000套,为县文化旅游部门捐赠摄影器材,为县民族中学捐赠电脑50台。陈椰明的出色表现,得到州、县领导的高度评价,青海省委编发的《青海信息》专门刊登了他的先进事迹,省委书记强卫批示:“衷心感谢上海对青海的帮助支持。”

如今,上海第三批对口支援建设项目已经涵盖4大类,22个项目,涉及资金1个亿。

云南:他们瘦了黑了却笑了

“彩云之南”,这样的称呼总让人把云南和“多彩旖旎”、“丰饶美丽”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依然有着落后的地区,有着让人难以适应的高原气候,而这些地方正是上海援建干部需要经常联系甚至长期驻守的。

说起在这里的工作,援建干部们总是滔滔不绝,其中很多让人非常感动。去年8月初,文山联络小组的莫文定得知家里老母亲因淋巴结肿大,需要住院开刀,但当时市党政代表团来访,时间紧,任务重。于是,他没向任何人提起家里的事。母亲手术后,每次电话打给家里,他爱人怕影响他工作,告诉他家里情况都好。等党政代表团的事忙完,妻子才告知母亲要用碘元素进行治疗,希望他能抽空回家看看,这时联络小组才知道了情况。这类舍小家顾大局的事例数不胜数。

援滇干部们情系边疆、恪尽职守,他们的背后无一不是他们妻儿老小的深明大义、默默奉献。正是她们的理解和支持,援滇干部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沪滇对口帮扶的实践中。每次和援滇干部们聊天,他们都会流露出对家人的愧疚,他们的眼眶湿润但眼神坚定,因为他们心中都有同一个梦想,一个需要坚强的毅力、勇气和执着才能实现的梦想,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边疆人民的生活改善和长远发展奋斗不息。

红河联络小组的王友晓这样说:“我们要早日让这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过上有水喝、有油吃、有钱花的生活;要让那些光着脚丫踩上鸡屎牛粪不嫌脏、踩上碎石子不知痛的孩子们未来的日子比他们的父辈更有盼头。我是多么期望那些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在他们长大时仍然能挂在脸上啊!”是的,虽是朴实的语言,却是援滇干部们的共同梦想。这是伟大无私的爱,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无怨无悔的选择,是那些远行的心灵共同的期盼!

如今,援建干部们瘦了黑了,但他们笑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改善,他们心中装的是老百姓的冷暖和少数民族的情谊。去年是上海云南两地的友好交流年,也是第七、第八批援滇干部的工作交接年。截至去年12月底,上海安排对口支援云南四州(市)及独龙族帮扶资金共2.29亿元(后追加至3.29亿元),文山州、红河州、普洱市、迪庆州项目进展情况总体较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谈到上海对口援建工作时强调:援建一线的同志要立足当地实际和当地百姓的迫切需求,充分尊重对口地区党委、政府意见,把援建项目纳入当地总体规划,以当地为主实施;要思考、研究对口支援工作着力点,使对口支援更有成效,让基层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多年来,援建干部始终秉承着这一宗旨,将“没有你我,只有我们”的援建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援建在继续,“上海身影”还将在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的各个地方一如既往地忙碌,相信辛勤的汗水和接力的工作终将铸就绚丽的宏伟蓝图!(编辑  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