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期●专 稿●

上海“小三线”建设历程

作者:高 梁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周边局势日趋严峻。为了应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加强三线建设和备战工作的战略决策。上海市与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小三线”于1965年开始同步启动建设。

根据毛主席“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战争,工厂可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到内地。

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后方……”等一系列指示,1964年10月毛主席批示广东省关于《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后,上海市委、市人委成立了“上海国防工业领导小组”。

经中央华东局及南京军区对华东六省一市的地方军工统一规划部署,最后确定上海“小三线”以皖南黄山为中心,工厂和配套项目均在徽州、宣城、芜湖、池州、东至地区和浙西临安县境内布点建设。要在15500平方公里的山区里快速建立一个军事工业基地,谈何容易,为此成立了“上海后方建设领导小组”,指挥机关设屯溪市徽州专员公署交际处内,对外称229工程指挥部,后改为812指挥部;随后,市各委办局、包建单位、研究院所等都自上而下成立了军工处、军工科、支内办公室、支内组等相应的军工领导机构。1965年,上海的工业、物资、建材、交运、卫生、电力等14个局、65个包建单位相继启动;各级领导亲自抓三线建设的前期工作和组织基建队伍施工;全市各行各业职工也都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把参加三线建设作为加强战备、支援国防建设的光荣任务。整个上海出现全市一盘棋,全党办军工,各行各业、四面八方都来支援三线建设的新局面。

上海“小三线”24年的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首批规划项目建设:从1965年开始实施到1969年基本完成。在这一阶段里从上海开赴皖南的三万余名职工,都是各包建单位挑选出来的精兵良将,觉悟高、顾大局、有责任心、组织纪律性强,领导一声令下二话不说,立即奔赴山区。有的刚建立小家庭也毫不犹豫,有的甚至将住房交公全家进山。那个年代人们一心为公的举动和对党、领袖、国家的赤胆忠心,无不令人赞叹。当年,这3万余名职工和家属在山里的生活条件极差,工作环境艰苦。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都坚持苦战;他们的口号是:“抢晴天、战雨天、三天的活,一天干完!日干、夜干,拼命抢时间。”他们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想方设
法,节约投资,不论职位高低,不分干部工人,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建筑缺石块,他们就开山凿石;运输不便,就肩扛背驮,有的过度劳累当场昏倒在工地,被抬回医务室,醒来立即奔回工地;有的负伤流血,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坚持工作,他们说:“轻伤不下火线!”还有的爱人生孩子、父母生病甚至老人病故,都坚持不回家,他们说:“家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三线建设才是大事!”有些职工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加快进度,降低工程造价,职工家属也不甘落后,他们老少齐上阵,成为建设队伍中一个组成部分。

那时,在皖南山区每一块建设工地上,都呈现出一派感人的战天斗地的景象!在广大职工和家属们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一大批厂房在山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山区公路与工厂贯通;路通、电通、水通,工厂随即投入生产。

第二阶段是补充规划项目建设:从1969年开始实施到1978年基本完成。1969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关于上海“小三线”地区增建57高炮等工厂的报告》,要求当年动工建设。这套项目共有炮弹装配、电机、电器等12个工厂。

这批工厂边建边试制产品,1971年投入批量生产,1972年基本建成,对外称507工程指挥部,后代号取消归812指挥部统一指挥管理。1973年3月,上海市委决定812指挥部改为上海后方基地,并成立后方基地党委。1979年3月,上海市委决定成立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即上海市第五机械工业局),上海国防工办(设上海市政府内)是地方军工的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后方基地和浙江临安县工厂的生产建设工作。后方基地所需

部分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均由上海市组织供应。当时上海“小三线”职工已增至57000余人,家属也达到17000余人。

第三阶段是调整与改革:从1980年开始初步调整,到1988年基本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地方军工产品结构势在必行。在国家计委、国务院国防工办和五机部的共同组织下,上海市在“六五”时期,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方针,对上海“小三线”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产品结构调整,在确保军品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民用产品和积极生产外贸产品。开发的20余种民用产品,包括汽车、电风扇、木壳台钟、手表表壳、电梯、电唱机等。不少产品被评为市、部级优质产品,有些产品质量和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小三线”在这一阶段里始终坚持边生产边调整。1984年8月8日市委决定“小三线”实行与上海市郊企业搞联合的调整方案。随后上海市政府与安徽省政府签订了《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工厂的调整和交接的协议》;根据协议精神,上海“小三线”在皖南的企事业单位全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无偿移交安徽地方;职工和家属分期分批撤回海;1988年上海“小三线”终于走完它24年艰难困苦的历程。

上海“小三线”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小三线”中,是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效益最好的一个以战备产品为主、综合配套的军事工业基地。24年来累计投资7.5亿元,上交国家税利9.36亿元,共建立81个企事业单位。

上海“小三线”是在紧急战备情况下建成的,由于受当时“左”的思想影响和缺乏山区建设经验,有失误也有挫折。但客观地说,它毕竟是一次战备动员和一场军工生产演练,使上海大批干部和工人,熟悉了在战时体制下迅速扩大轻武器生产能力的一整套措施和方法,对一旦发生反侵略战争、立即扩大兵器工业生产能力,是一个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