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期●烽火岁月●

张绍仪在通海地区与敌斗争纪实

作者:沈 兵

苏中的“通海”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地域名称,它西起南通,东到海门,北靠盐运河,南濒长江,在军事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1946年7月,国民党军纠集12万人向我苏中解放区全面进攻。我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司令员指挥下对敌全面反击,在取得“七战七捷”后北撤。当年10月,国民党军趁我军主力北撤之机,集结4个团兵力,加上土顽共4600多人,分割我通海地区,占领了所有的大小集镇,构筑了51个大小据点。我通海的地方武装和干部被迫转入地下进行隐蔽斗争。国民党反动武装依托据点,组成“还乡团”,向农民反攻倒算、扒田倒租,血腥屠杀我农会干部、民兵和基本群众,叛徒还领着反动“自卫队”下乡捕杀我乡村干部。
      在这危急时刻,华中九分区地委和南通县委决定成立通海工委,组建通海独立营。1946年10月,任命南通县委组织部长张绍仪为工委书记,坚持原地斗争,配合主力作战,迎接通海解放。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通海工委决定成立与这种斗争环境相适应的武装工作队(又称飞行队),由熟悉本地情况的、带枪的区乡干部组成,按区域分工,坚决镇压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敌乡保长、叛徒和“透气管子”(坐探、奸细),把我们失去的地方政权逐步夺回来。比如紫琅区在区长石超的指挥下,到1947年春,就有5支武工队活跃在该区的大部分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除掉了五六个坏蛋。三圩镇的一个叛徒张某和一个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敌保长在一户人家赌博,我武工队得到群众举报后秘密前往,一举将这两个坏蛋镇压了。有一次,张绍仪同志得到情报:天补镇、三和镇的两个据点的敌人第二天将来通海公路以南地区(路南)骚扰。张绍仪当即领着几个干部前往侦察地形,选定顾家油榨这一敌人必经之路为伏击地。在倪少峰同志率领的东南警卫团一支尖兵分队支援下,当晚张绍仪、张平山率领汇通区武工队在油榨设伏。次日上午八九点钟,三和镇敌人和还乡团五六十人走进了伏击圈。张绍仪一声令下,我武装人员一齐开火,敌人被打倒了二三十人。一部分敌人慌忙放下武器投降,只有一小部分敌人向天补镇逃去。以后据点的小股敌人再也不敢轻易下乡,国民党的乡保长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张绍仪灵活运用统战策略,瞄准敌人基层的乡、保政权,通过政治攻势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做“两面派”的工作,达到为我控制、利用的目的。敌乡长陆惠山的警卫员、边靖乡姓施的保长,三厂镇据点里电话总机的一名接线员,他们明里为敌人办事,暗里为我们效劳(所谓“两面派”)。对于顽固不化、坚决与人民为敌的敌乡、保长,我们则坚决镇压。敌保长杜龙宝不听劝告,坚持效忠敌人。在1947年8月的一天深夜,我汇通区副区长周应祥率领两名武装人员悄悄来到杜龙宝家,一个守前门,一个堵后门,一个守窗户,逼得杜龙宝赤膊穿裤头来到堂屋里,周应祥二话没说,“乒乒”两枪就把他毙了。既振奋了民心,又警告了其他乡、保长。
      为了壮大自己,更好地打击敌人,张绍仪和工委的同志决定重建独立营。经东南县委和顾尔钥书记的批准,1947年5月中旬的一天,张绍仪同志去东南县委把编在东南警卫团一连的原独立营的25人带回通海,由周应祥任营长,张绍仪任营政委。
      1947年七八月份,南通县委决定将县武装交通队22人由王小均率领编入独立营,不久又将路南、路北的两个武装小队也编入独立营,独立营一下增加到五六十人,武器装备也有所改善。
1947年9月的一天,独立营得到敌人要下乡骚扰的准确情报后,张绍仪、周应祥率领干部详细侦察地形,把伏击地点选在川港与天补镇之间。当晚,我独立营干部战士按战斗方案设伏。第二天上午,天补镇之敌海保中队2个排和还乡团60余人,走进了我伏击圈。营长周应祥一声喊“打”!我两挺轻机枪和20余支步枪同时猛烈向敌人开火。敌人听到“哒哒哒”的机枪声,以为遇上了我主力部队,惊慌逃窜。我独立营战士随即猛追,敌人被我打死了好几个,还有6个被活捉,我缴获步枪6支,子弹400余发。这次战斗仅几分钟,我无一伤亡。首战告捷,对通海干部群众鼓舞很大,各区乡的一些民兵小分队也活跃起来了。
       三四天后的中午,独立营战士们的中饭碗刚端到手,突然哨兵来报,敌乡长陆国瑞从三星镇带着还乡团和30多个自卫队员已进入冯家埭。“消灭他!”随着连长沈思贤的命令,战士们立即拿起枪,如猛虎般扑向敌人,一举歼灭自卫队一个班,缴获其全部武器,我无一伤亡。
      1947年10月初,独立营在紫琅区与地方干部一起召开小型作战会议,主持会议的张绍仪同意了紫琅区施心一、张俊文提出诱敌伏击的方案。我们先锄杀了一个反动保长黄锡堂的走狗——绰号叫顺江的甲长。消息传到三圩头,黄锡堂暴跳如雷,要求敌联防队紧急出动。第二天上午8点钟,联防队长朱某由黄锡堂带路,率领两个班的联防队员急匆匆向邵家桥方向扑来,途经朝西埭,进了我们的伏击圈。在连长沈思贤的指挥下,我步、机枪一起开火,一下就把18个敌人(两个班)全部打死了,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13支、驳壳枪2支,仅剩下被打掉一只耳朵的黄锡堂逃走了。
      独立营三战三捷,局面很快打开了,斗争由被动转入主动,由隐蔽活动转入公开出击。独立营在40多天的时间里,与敌人战斗30次,均取得胜利,而我无一伤亡,从而打出了军威,被群众爱称为“小老虎”。
      1948年4月中旬,敌人2个团的主力加上通保二团、海保一大队及各据点还乡团共6个营的兵力,在通海公路以南地区合围我独立营。张绍仪、周应祥、沈思贤利用熟悉的地形和群众提供的准确情报,命独立营一个排伪装成敌人的先导,在前边挥舞小旗,独立营便随后向公路边运动,敌人还以为是自己人。当我接近敌人时,出其不意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很快便撕开缺口,全营胜利突围出去,无一人伤亡。5月中旬,敌人又集结重兵,在十里范围内对独立营形成包围圈。在张绍仪、周应祥、沈思贤指挥下,我独立营时而化整为零,时而装成敌人,灵活机动地穿插于敌人的缝隙之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使其疲于奔命。在这期间,独立营还配合分区主力攻打阚家庵据点,配合县团攻打姜灶镇据点。在1948年5月26日的战斗中,独立营担任县团的后卫,阻击从三星镇方向来围攻县团的敌人,配合县团的二、五连迎击敌人正规军7个营8路兵马1600余人的合围。独立营在阻击敌人时边打边走,巧妙地把敌一个营的兵力引入敌海保大队阵地,致使两敌误会,相互混战数小时。我县团和独立营则机灵地跳出包围圈,安全转移。
      通海的敌人把日益强大的独立营视为“眼中钉”。1948年10月19日,敌两个团集结通海,企图对独立营进行“驻剿”。这时敌人据点空虚,张绍仪、周应祥、沈思贤等当机立断,动用“内线”,在获得敌人的口令后,他们挑选了60多名精干的战士,趁着夜色悄悄摸进了敌张芝山镇据点,一举俘虏包括敌副团长在内的180余人,缴获小炮5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8挺、短枪15支、子弹2万多发和一些军用物资。敌两个团胆战心惊,慌忙撤走了。夜袭张芝山镇据点,是解放战争中我通海地区俘、缴最多的一次大捷,受到了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的表彰。
      1949年1月5日晚,张绍仪率独立营围歼了正想逃跑的叛徒陈仲章等20多人,血债累累的陈仲章被我部活捉,经公审后被依法枪毙。接着独立营干部战士迫降了天补镇据点的敌人,打散了三星镇之敌。川港之敌被迫投降。独立营还配合县团、分区主力解放了青龙港、金沙镇、海门县城。1949年1月29日,随着南通城的解放,通海地区也全境解放。通海独立营上升为苏北军区特务团一营,不久随解放大军渡江作战。
      (解放后,张绍仪同志历任南通县委书记,上海江南造船厂厂长、书记。2009年8月2日是他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本文作者为原通海独立营干部。——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