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期●随感录●

崇尚忧民之心

作者:陈思炳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忧患意识,关键在于要有忧民之心。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推崇的思想境界和传统美德。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上书忧汉室”的贾谊;从“夙夜忧叹”的诸葛亮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到近代“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左宗棠,无一不忧国忧民。当今,作为人民公仆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具有忧患意识,时刻牢记国家之忧、民众之忧。
      “忧”是一种民本思想,是一种肩负人民重托、为民负责的使命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忧民情怀,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和开拓进取的锐气,就不可能全身心地为人民谋利益。只有具备了忧民之心,才能做到“万事民为先”,把人民的困难、大众的疾苦系于心间,尽职尽责,为民解忧,与民共度难关。正因为有一颗忧民之心,焦裕禄才忍着肝痛,顶着风沙,往盐碱地、风沙口走,带领群众把泡桐树栽在兰考的黄沙和盐碱地上;张鸣岐才不顾个人安危,往锦州抗洪抢险第一线走,为了抢救群众而英勇献身。正因为有一颗忧民之心,孔繁森才主动请缨,两度进藏,走遍条件艰苦的阿里地区的山山水水,体察百姓疾苦,为民排忧解难;郑培民才在上任湘西州委书记的第一天,就去了全州最穷、海拔1700米高的叭仁村访贫问苦。正因为有一颗忧民之心,解放军某部“模范团长”李国安,才哪里缺水往哪里走,带领全团官兵为边疆军民打井五百多眼,解决了十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问题;吴天祥在担任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数年间,接待上访群众万余次,处理问题近万个,经他出面协调推荐安置的下岗职工达500余人,他说得好:“民之难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率领广大军民英勇奋战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更充分显示了无数忧民爱民的赤诚之心。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之时,改革攻坚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切不可只图自己安逸享乐,却把群众的安危冷暖置之度外,而是要忧民之忧,急民之急,解民之难,做到决策上想着群众,工作上联系群众,利益上惠及群众。这不仅是弘扬我党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所在。

上一篇:大学生当村官的联想下一篇:雨丝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