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期●缅怀篇●

忆云岭新四军军部一次盛会

作者:郑竹波

1939年10月,我在新四军苏南挺进纵队四团任青年干事,因参加军的首届青年代表大会,到了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当时,新四军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活动正在进行,军部和军部驻地,到处洋溢着热烈、欢庆的气氛,庞大的菲律宾华侨慰问团在军部慰问。
      我在军部待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出席青年代表大会,听项英副军长作指示和政治部袁国平主任作报告,分组讨论;和有关部门同志座谈、参观;参加欢迎菲律宾华侨慰问团的集会;由何士德同志教唱新四军军歌;等等。
      参加这些活动,犹如进了一期短训班,使我深受教育,毕生难忘。主要的收获是:
      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苏南敌后,敌伪侵占了大小城市,控制了水陆交通要道,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明显。从苏南到皖南,一路经过友军防区,特别在军部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到抗战力量的发展、壮大,增强了抗战胜利信心。
     认识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当袁主任表扬我们是抗战的英勇的青年代表时,大家都感到振奋、自豪。当袁主任说“新四军基本上是一个青年军队”;“一个革命运动没有青年参加是不能成功”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袁主任勉励大家要“成为建军的骨干,把新四军培养、创造、锻炼成为青年的铁军”。袁主任号召:“我军青年特别要努力学习军事、政治,提高政治水平,参加政治工作,坚定革命意志,使军队坚强进步,成为现代化革命的铁军”。袁主任的报告,大大鼓舞了、鞭策了全体代表,使我不安心青年工作的思想有了转变,“青年工作重要,干青年工作光荣”的思想开始确立。
     提高了政治觉悟
      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驱使下,促使我在南京沦陷后三个月,1938年3月,参加了管文蔚同志领导的丹阳人民抗日自卫团。
1939年1月,我担任苏通挺进纵队三支队八大队政治指导员,5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坦率说,当时入党的觉悟不高,入党的原因之一是不辜负介绍人(支队政治处主任惠浴宇)的盛情美意。1938年秋冬,我曾婉拒过一位战友的入党介绍,那时我的脑子里有孔夫子“君子群而不党”的影响。那时有一首抗战歌曲“开荒”,歌词的最后一句是:“打败鬼子好回家”。项副军长作指示时,引用了这句歌词说:“将来打败了日本鬼子,一部分同志可以回家,但共产党员不能回家,他们有崇高的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项副军长的这几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开始明确了抗战胜利后,还要继续革命。
      对艰苦奋斗有了新的认识
      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一提到这句话,自然就联系到生活享受。项副军长作指示时说: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传家之宝,我们不仅生活上要保持艰苦奋斗,特别是在学习上、工作上、作战上都要艰苦奋斗;就是说学习上要勤奋不倦,迎难而上;工作上要勤勤恳恳、受挫不馁;作战上要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我一面聚精会神地静听,一面打量着他的蓝布军装已旧得成了灰白色,领子上打着“补丁”。当时我想,项副军长堪称艰苦奋斗的模范。
       学习红军老战士段凤九
      段凤九同志是新四军二团的青年干事,红军,湖南省茶陵县人,在军部开会期间,我们接触不少,彼此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对他的印象是,工农干部老红军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身上:对党忠诚,革命意志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打仗勇敢,吃苦耐劳,以身作则,联系群众,等等。他政治上比我强多了,我要好好学习他。
半年后,1940年的麦收季节,二团在江苏武进北乡的圩塘镇反击顽军张少华部的进攻。那天,我带了三个新兵归队,途经圩塘二团团部,听到段凤九牺牲的消息,十分悲痛。当时,他是二团某连的政治指导员。
      55年后,我在南京和老首长段焕竞同志(南京军区原副司令)晤谈时,讲到段凤九同志,他们是同乡、同宗,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同在一个“山头”坚持。我们都为失去这位年轻的红军干部深感痛惜。(注:作者系南京军区空军原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