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美好生活的憧憬,自幼我对电话就产生了特殊的感觉。解放初期,泰兴县的电话寥寥无几,为了城乡的沟通,县城通往各区公所的通信杆线正在农村初步形成。当时,我正在读小学,经常看到一些辛勤劳作的外线工人,人拉肩扛立杆架线劳碌的情景,我非常钦佩他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并渴望有朝一日当一名邮电外线工人服务于电话事业。
1955年我初中毕业后,泰兴县邮电局招收外线工,我被录用。以后,我每天与杆线打交道,立杆、架线,与外线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初期,泰兴只有30门小总机,老百姓拍电报、打电话要跑几十里到泰兴县城。那时的电话线路也很简单,除市区和通往口岸、黄桥几个方向用木杆,其他通往区公所方向的都是毛竹和杂树杆路,只要在竹梢上绑几只白料瓷瓶或在木杆上固定几个弯脚隔电子,再挂上铁线,就成了电话线路。此种杆路如果遇上大风暴雨和冬季大雪冰凌,电话就难畅通。
1958年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泰兴发展了大批电话,那时不仅实现了社社通电话,各企事业单位的电话也应运而生,各乡镇的邮电所也装了小总机和营业电话。但由于资金不足,当时的电话线杆多数是由县政府发动地方伐竹砍树代做的。为了节省通信器材,有的电话用户使用的是一线一地的单线电话,通话质量不高,音质音量特别差,加上各乡镇通往县城的电路少,排队半天打不通电话的现象更是常见。
上世纪60年代实施了载波化,在一条线路上开通单路或三路载波机,口岸、黄桥中心支局还开通12路载波机,相对地解决了通信电路紧张的矛盾。然而,十年浩劫,全国一片混乱,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给通信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直至70年代中期,农村通信状况仍很落后,当时泰兴县城通往各乡镇的通信线路依旧是明线杆路,一个乡镇只有一对实线,一条载波电路,电路紧张,杆线质量差,经常发生通信阻断。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84年,在全国邮电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00年邮电业翻三番的目标,固定电话发展呈急剧提速态势,电话开始走进平常百姓家,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工具。
改革开放为农村通信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使农村通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线杆原先使用毛竹、杂树、劣质方水泥杆,逐步更换成标准的圆水泥杆,杆上装置也由原先的铁质明线更换成铜芯电缆,电路增多了,老百姓打电话难、装电话更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995年后,进入固定电话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泰兴电信依靠各乡镇的大力支持,每年投资数千万元用于村线工程。从1995年到2002年,泰兴电信投入近5亿多元,架设水泥杆路2200多公里,布放电缆(含光缆)一万多公里,基本上实现了主干电缆进村,支线电缆到组,达到了一户一线的要求,为广大农民安装电话提供了极大方便。2002年春,泰兴的固定电话突破了30万大关,达到30.48万户,电话入户率达74.93%,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23.73部。特别是在近5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泰兴电信又多方筹措资金,在继续发展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的同时,加大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网络规模和覆盖面,2007年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宽带,满足了农村信息化的需求。
我虽退休多年,可当我看到家乡农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部分农户还安装了宽带,现代的农民企业家、广大种植、养殖专业户坐在电脑前,“鼠标轻轻点,信息滚滚来”,通过互联网推销自己的农副产品,耳闻目睹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时,我这个老外线工为亲眼见证新中国成立60年来通信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高兴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