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期●历史研究●
新四军与抗日民主政府的抢险救灾工作
作者:尹 化
新四军是人民子弟兵,抗日民主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唯一的宗旨。他们不仅用武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而且每当人民群众遭受各种重大灾害时,新四军和民主政府总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除害兴利。
筑海堤免除苏北人民海啸灾难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农村水利年久失修,加上战争的破坏,水灾常常困扰着根据地的人民。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军民挖河筑堤,成了为民谋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任务。
苏北根据地濒临黄海,每每受海啸危害。1941年5月,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在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3万军民筑堤。当时粮食短缺,第三师即以军粮救济;经费不足,民主政府就发行公债。还挫败敌特种种破坏,奋战一个半月时间,修筑了45公里长的海堤。当年就避免了一次海啸灾害。农民、盐民、渔民欢腾,为铭记抗日民主政府的功德,当地人民公议:古有宋代范仲淹主持修筑“范公堤”,今有宋乃德县长领导修筑“宋公堤”。
修黄丝滩江堤为皖中人民造福
皖江抗日根据地沿江一带多属圩区,地势低洼,江堤多次溃决,人民饱受水患之苦。1943年12月,皖中行署主任吕惠生,在新四军第七师的大力支持下,筹集经费5000万元,组织军民21万人次,挖土40余万方,历时3个月,于汛期到来前的1944年5月3日修成了长15华里,高1.9丈,顶宽2.4丈,底宽12丈的黄丝滩新堤,屏障了皖中7个县300多万亩农田、1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修堤期间,日伪企图干扰破坏工程进展。第七师提出“武装保卫修堤”的口号,不仅派出大批部队修堤,而且多次挫败日伪的武装扰乱。行署主任吕惠生亲临工地指导,还与民工一齐挑担、挖土、打夯。为表彰吕惠生为新堤工程所作的贡献,9月,皖江第二届参议会会议提议,经中共皖江区委批准,将新堤命名为“惠生堤”。黄丝滩新堤竣工后,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指出这一工程 “不仅在皖中是史无前例的大工程,即在华中也是一件与人民生活切肤相关的大工程”。
挖渠排水为涡(阳)北人民除害
皖北涡阳县新兴集有一块宽5华里、长10多华里的洼地,当地人称之为李家湖。雨水一多田野即成一片汪洋,农民十种九难收,世代深受其害。1939年冬,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率先带领部队官兵破土挖沟切岭,当地群众闻讯,争先恐后参与这一工程。数千军民经过10多天的奋战,从新兴集东南到宝冢寺长11华里、深2.5米的排水沟挖成了,洼地积水顺畅流入淝河。新兴集人民再无水患之虞。彭雪枫有感于这条排水沟凝结着新四军官兵和新兴集人民亲密合作的深情,便取名为“新新沟”。新兴集人民,为感戴彭雪枫为民除弊兴利的功德,特集资为彭雪枫竖立“德政碑”。1940年春,彭雪枫又带领当地军民挖成了从永城南李寨经侯庄、老杨庄,到母猪沟的10里长的排水沟。李寨的水患亦随之解除。当地人民给这条沟取名“新四沟”。并在新四沟的碑记上写道:“前引前导与五亿袍泽谋乐利,耐苦耐劳为三区广众造腴田。”新新沟与新四沟使万亩农田得以保收,涡北万家百姓的衣食所需有了保障。
大柳巷淮河堤抢险
1943年秋,淮河水因连绵阴雨而暴涨。泗南县大柳巷河北岸一处大堤溃决,河水向堤内猛灌,严重威胁着堤内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良田的安全。正在参加师卫生工作会议的彭雪枫师长得知水情后,立即中断会议,率领与会人员冒雨奔赴决堤现场。这时,决口逐渐扩大,洪水直扑堤内即将收割的庄稼。彭雪枫见状,大喊抢险要紧,便奋不顾身地跳进决口,其他人也跟着纷纷跳进激流,与彭师长一起用身躯组成一道挡水墙。当地群众也迅速扛来门板、柴草等,运土堵决。军民一直奋战到笫二天拂晓,终于把决口堵住。彭雪枫又抽调3个连队,与当地群众连续苦干20多天,将淮河大堤加固。1945年1月,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为了纪念彭雪枫,决定将这一段淮河大堤命名为“雪枫堤”。
开展“千塘百坝”运动
1943年,鄂豫边区春荒严重,中共安(陆)应(山)县委和县民主政府,采取“有田出粮,无田出力,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利。较大的河坝工程由抗日民主政府拨款和动员富户捐资兴办,一般私塘则由塘主出粮供饭作为参加水利建设的民工的报酬。这样,既能增加富户农田的抗灾能力,又能解决贫苦农民的春荒困难。为了支持“千塘百坝”运动,边区建设银行专门拨款300万元(按当时价格折稻谷1200万斤)。在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千塘百坝”运动广泛开展,有300余处工程同时开工。工程完成后,人民群众在堤上立“功德碑”。为感谢带领孙家畈、赵家棚人民修筑河坝的县长黄曙晴、县委副书记汪立波,当地群众把新修的堤坝命名为“黄公坝”、“汪公坝”。《七七报》在1943年秋收时评述:“我们边区由于党政军民一齐动手,兢兢业业进行生产运动,尤其是今年的春耕水利建设,加之春夏雨水调顺,得以在今年获得普遍的丰收。”
出资出力修洪泽湖大堤
新四军第四师驻洪泽湖畔,滨湖地区,夏秋之交,河水泛滥,淹没农田,秋禾歉收,人民深以为苦。淮北行政公署发放贷款,组织8县人民兴修水利。部队抽出人力,开入工地,和群众一起,挖河修堤。经3个月的努力,疏筑河道106条(段),使2.5万顷农田免受涝灾。洪泽湖堤关系到苏皖边区25个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抗日战争中被日伪破坏多段。1943年,淮北行署拨出巨款修筑洪泽湖大堤,淮北银行还发放200万元边币贷款和500担熟铁,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与生产困难。由于几处溃堤,1945年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拨出300万元,开工抢修,县长方阮亲自督工。
节约粮草救灾民
遇有灾荒,新四军捐粮捐款,救济灾民;民主政府发放贷款,或组织以工代赈,帮助农民筑堤、开渠,提高抗灾能力。
1942年秋,淮南地区遭受旱灾,根据地人民严重缺粮。驻淮南新四军机关、部队,自动降低伙食标准,每天由两饭一粥,改为两粥一饭(每人每天节约米四两),连续节约3个月,把节省下来的米救济灾民,并以部队生产粮食的20%捐献给灾民。
1945年冬和1946年春,苏皖边区遭受40年来空前大灾荒,边区政府管辖范围内,有灾民420万。他们以山芋叶、野菜、榆树皮等充饥,挣扎在饥寒死亡线上。灾荒最严重的淮海区,麦收前的青黄不接时期,缺粮人口达80%以上,19%的灾民断炊。新成立的苏皖边区政府尽管财政十分困难,仍拨出3.08亿元的救灾粮款,帮助群众度过灾荒。边区政府发放农贷5000万元,帮助农民购买种子、耕牛、农具,及时春耕。还发行救灾公债9200万元,其中40%用于直接救济,60%用于以工代赈。苏中四分区是日伪“清乡”的重灾区,农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损害。为了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专署及时发放农贷公粮1500石,以扶持农民群众购买农具、开荒,以及发展饲养业、纺织业等。驻当地的新四军在“节约救灾”的号召下,干部、战士每天节约2-4两粮,救济灾民。部队自己开荒种菜,把菜金节省下来捐给灾民。《新华日报》曾刊登这样的消息:“苏中军区政治部全体同志节余伙食共计小麦5700斤,华中币4874元,烧草3515斤,捐助救灾。该款已由本报代转送华中救济公会。”
1943年鄂豫边区春荒, 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中共鄂豫边区委书记陈少敏等领导带头扛起锄头,开荒种菜,以求自给。在边区军民中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李师长,种南瓜,种的南瓜人人夸;陈大姐,种白菜,种的白菜人人爱!”边区机关、部队共开荒种地2.4万亩,种菜6950余亩。
由于日伪顽长期的经济封锁和冰雹等自然灾害,1945年春,浙东根据地普遍闹春荒。浙东抗日民主政府四明特派员办事处,向各县发放春耕贷款1800万元,使新垦荒地种上了马铃薯、玉米、蕃薯、南瓜等,帮助人民救灾度荒。同年,苏南地区闹春荒,民主政府贷款贷粮,还组织向富户借粮度荒活动,帮助农民克服困难,开展生产。
帮助百姓救灾
1943年,在安徽巢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蝗灾。灾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和新四军部队派出人员,组织灭蝗突击队,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地段,集体包围,把蝗虫赶到一处,用火烧、用土埋。由于扑灭及时,没有对庄稼造成重大的危害。
1945年春耕插秧后,浙东里东区万亩稻田发生螟灾。中共浙东区委、四明区委紧急动员党政军民,全力投入扑灭螟虫的斗争。大大减轻了灾情。
1940年10月,叶挺军长率新四军皖南部队进行秋季反“扫荡”战斗,把日军赶出了泾县城。日军为报复,派飞机轰炸泾县城。居民房屋被炸燃起熊熊大火。叶挺一面指挥部队灭火,帮助居民修复住房,一面举起相机拍下日军飞机的暴行。
安徽定远县藕塘镇的房屋被“扫荡”的日军放火烧毁,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挨家挨户去慰问,组织军民帮助群众盖起了新房。后来,日军又来“扫荡”,又烧了许多房屋,罗司令员按每间被毁房屋70元钱资助受灾户,帮助群众重建家园。
一个冬夜,新四军第四师师部不远处,一家民房突然失火,呼救声急。疲劳一天刚刚睡下的彭雪枫师长闻声从床上跃起,带领警卫人员急向火场奔去。在彭师长的指挥下,大火很快被扑灭了。房主见彭师长都来参加救火了,感动万分,连连道谢。
开展反抢粮斗争,武装保粮
粮食是重要战略物资,日伪军总是在夏收、秋收季节,下乡抢粮。新四军武装保卫夏收、秋收,开展反抢粮斗争,成了保卫人民利益的一项任务。1944年夏秋,浙东游击纵队在“不让一粒粮食给敌人抢走”的口号下,在岑仓堰、七三房、沈巷、庄桥、车埠头、石塘等地,打退企图抢粮的伪“中央税警团”,并帮助农民快割、快收、快运、快藏,坚壁清野,使日伪抢不到粮食。还发动和组织余姚南乡3000民众,一次夺回被伪军抢去的粮食10万多斤。
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抗击日伪顽的军事侵犯和经济封锁的斗争,是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帮助人民群众兴修水利、防灾抗灾,也是为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体现了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正因为如此,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