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期●游 记●

瞻仰上饶集中营烈士纪念馆

作者:毛水清

上饶集中营纪念馆
上饶集中营遗址
      上饶集中营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城区南郊。那天,在上饶工作的弟弟正好有空,陪我去瞻仰上饶集中营烈士纪念馆。
                                                                                                                               悲壮的史诗
      纪念馆是2005年新建的,占地大约17000平方米。前面的广场也相当大,我们沿左侧向前走,见有一个样子较新的六角亭,抬头看亭额才知道是“李子芳纪念亭”。亭中有碑,扼要记载他的生平。原来此亭是1997年烈士的家乡福建石狮市政府捐资兴建的。他是牺牲于上饶集中营的革命烈士,归国华侨,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子芳是1927年从菲律宾归国参加革命的青年,担任过小学教员,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年入党,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第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战爆发后,调入新四军,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皖南事变中他带病突围,途中被捕,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他任集中营地下党支部书记,领导狱中斗争。1942年4月,因组织部分同志越狱,后来失败被秘密杀害,年仅32岁。我这次不仅在亭里,而且在展览中都比较集中地看到了他的英勇事迹。他好比黑暗天空中的一颗彗星,虽然短暂,却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纪念馆坐东朝西,通体白色,呈长方形,两层,中间为厅,略高,像张开的人字伞,给人的感觉是庄严、朴素、厚重。馆前中央是由我国著名画家赖少其同志题写的馆名。赖少其是新四军老战士,也曾经是上饶集中营的“囚徒”。其字工整、苍劲,有点魏碑的笔意,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两个大厅的外墙上是毛主席手书“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兄弟俩一级一级走上台阶,急切地走进纪念馆大门。但见序厅正前方是一个群体的浮雕,表现新四军行进的雄姿,后面是旗帜,以灰黑为底色,显得悲壮而凝重。两侧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谭震林、粟裕、郭沫若等人的题词,各具特色地揭示了新四军的光辉战史,以及建立纪念馆的意义。
      纪念馆共四个展室,内容虽高度浓缩,却也相当丰富。但此来,我最想了解的是“茅家岭暴动”、“赤石暴动”的具体情况,还有我的故乡江山三位也牺牲在上饶集中营的烈士。对他们,我过去虽略有所闻,也看过一些文字资料,但这次既然亲来上饶,自然希望有更多的收获。
                                                                                                                               “茅家岭暴动”
      这两个“暴动”,都以胜利而告终,数十名红色“囚徒”得以逃脱国民党顽固派的魔掌,开始新的生活。这两个革命暴动,在参观前,我其实只知其名而具体内容知之甚少。在展览馆里,我比较详细地了解了暴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参与夺取胜利的全过程,受到深刻的教育,真是得益匪浅。此外,在这两次“暴动”前,还有一次小规模的越狱斗争。这是地下党支部书记李子芳为首组织进行的。事件发生在1942年的4月23日,参加者有黄诚、徐锦树、胡崇德、廖正文四位,但结果越狱失败了。徐锦树在当场搏斗中牺牲。胡、廖被敌人捉回监狱,先后被用毒药和绳索杀害。李子芳与黄诚由于负责掩护,最后也牺牲了。这次失败的越狱斗争,实际上也是一次“暴动”,只是规模较小而已。但他们也为后来茅家岭 和赤石的暴动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是我参观前没有听说过的。
      “茅家岭暴动”发生在这次越狱不到一个月后,时间是5月15日。支持“暴动”的有26人,正式越狱的有18人。绝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它的胜利,我以为有下列几个原因:(1)暴动前组织了五人委员会,即军事指挥李胜和决定暴动时间的王传馥,还有宿士平、陈子谷、吴越。突击队员是李维贤和杨灿,分工明确,领导坚强。(2)选择了有利时间。将越狱的时间放在晚饭后的四~五时之间,此时监狱内部防范松弛,暴动者乘机夺了门卫的武器。缴获步枪八支,机枪两挺,手榴弹39枚,具备了反抗的基础。(3)统一号令,集体行动,奋不顾身,相互协同。但越狱后牺牲较大。其中王传馥被追兵击中腿部,钟袁平负伤,两人先后被追兵捉回,吊打折磨,三天后活埋。还有孙镜波、徐师梁、孙崇斌、赵坤等人都是越狱后在逃之中被敌人先后在不同地方捕获押回,或另行监禁后杀害的。尤其是赵坤,本已逃至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又重入魔掌,最后被害。他是一个公认的监狱“顽固派”,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多次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可谓不屈不挠,令人惋惜。他是浙江临安(杭州)人,我的大老乡。
                                                                                                                           “赤石暴动”
      “赤石暴动”发生于上饶集中营迁移闽北途中,那是1942年6月17日。这一年的5月31日,日军占领了浙江重镇金华和衢州,有直逼上饶之势。消息传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慌了神,决定将上饶集中营的“囚徒”迁往福建。6月6日晚,队伍到达铅山县石塘镇,“囚徒”们被禁锢在一座小学里,周围布满了岗哨。当晚他们突然抓走八位“囚徒”秘密杀害了,这无疑是“杀鸡给猴看”。6月14日深夜,他们又秘密抓走五人同样将其杀害。形势危急。两天后的下午,队伍到达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赤石镇。这里有一条宽100米的崇阳河,崇阳河那边不远就是山高林密的武夷山了,这是暴动后逃逸隐藏的最佳去处。傍晚时分,当六中队最后过河的二分队渡船刚靠岸时,只听到王达钧“冲啊”的一声呼喊,参加“暴动”的同志们就齐刷刷站起来拼命往前冲。他们在敌人疯狂的弹雨中,越过水田,爬上土坡,前仆后继地进入丛林,终于取得了暴动的胜利。他们清点人数,居然突围出来40多位战士。
      看故乡“三烈士”。从这次展览得知,我的故乡江山县(1987年改市)也有三位烈士牺牲在上饶集中营,他们是张实(张元鼎)、徐禄溪(徐葆兰)和吴逢庚(吴文庚)。他们是故乡永远的光荣。张实(1892~1941),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曾与鲁迅一起在厦门大学任教。1937年回乡参加抗日运动,成为故乡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后因叛徒告密被捕羁押在上饶茅家岭监狱, 受尽折磨后病死狱中。徐禄溪(1909~1941)为城关人,最初在杭州艺专读书,参与驱逐教育厅长张道藩(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被当局列入搜捕的黑名单,于是匿名入上海新华艺专读书,毕业后去安徽宣城师范任美术教师,工书画,擅雕塑,曾受郁达夫的称赞。后回江山,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结果也被叛徒出卖羁押在茅家岭监狱。他和张实是同案,被捕的时间都是1940年12月28日,离皖南事变相差不到一个星期。他在敌人的拷问中,敢于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严厉驳斥敌人的诬陷,体现了一个共产党的凛然正气。他在被毒打、罚跪、烙铁板三个小时后,壮烈牺牲。吴逢庚(1914~1941)从上海回故乡参加抗日青年流动服务团,任编绘股长。1940年进新四军教导队学习,结业后任军部参谋。后又回乡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皖南事变后半个月,他被国民党宪兵逮捕,羁押到茅家岭监狱,受尽摧残,又得“回归热”急病,死于狱中。除这三位烈士外,去年在上饶参观纪念馆后回到广西,我又复检《江山市志》,发现被捕关押在茅家岭监狱的还有一位故乡人,他与我同姓,名毛鹏仙(毛思尼1897~1981)。据云:他早年参加国民党(左派),后又参加共产党,那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后北伐军经江山时,他作为县农协主席,开展过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1940年秋,革命作家邵荃麟(任当时地下党中共浙江省教化组长)夫妇由金华转移至福建,途经江山时,毛鹏仙负责掩护和接送。皖南事变发生时,他也被国民党宪兵逮捕,押送到上饶集中营,挨过毒打。但他精于医术,在狱中努力为难友和其他人看病,人称“大众医师”,终于在1943年获释。他辗转上海、香港等地,又去华北解放区参军,成为第四野战军铁道兵团的医生。解放后在杭州、上海等地医院当医生,1981年病逝。这种一生追随革命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下午4时,我和弟弟踏上了归程的公共汽车。来去匆匆,游兴未尽。我想,下次来上饶一定要把上饶集中营所有的旧址拜谒一遍。还有“赤石暴动”的赤石镇和崇阳河(今属武夷山市),以及弋阳县的方志敏故居、纪念馆,横峰县的闽浙皖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葛源等等,都是我心中久仰的红色传奇圣地,绝对是应该亲自去拜谒踏访的。
      也许有人会笑我:“这老家伙是不是疯了?那些荒僻所在有什么好玩呢?”但我却坚信:那些红色的历史是不应该被共和国的今天忘记的!愿红旗永远飘扬,英雄史迹万代流芳。

 

上一篇:战场意外重逢下一篇:风雨之夜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