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期●我与《大江南北》征文选登●

十年的良师益友

作者:薛生龙

2000年我退休了,我退而不休,先后被江阴市老龄委、市老干部局聘为宣传工作报道员;青阳镇关工委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以及一些地方报刊的通讯员等等。特别是镇老干部党支部为老干部每人每年订一份《大江南北》杂志,就这样,我与《大江南北》有缘相伴了10年。

10年中,我参加了镇关工委举办的10次夏令营活动,《大江南北》成了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教材。《大江南北》刊登的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不仅我受到深刻的教育,在夏令营活动中,我又把这些革命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不仅爱听,并且纷纷要求我们关工委宣讲团到全镇各中小学巡回宣讲。孩子们听了这些故事,都激情满怀,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争做“四有”新人,用实际行动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尤其在2005年的夏令营中,我把《大江南北》上的抗日战争的革命故事,丛远宽写的《手刃侵华日军》、王瑞妍写的《不朽的一曼》、孙铎写的《武工队长杨鹰传奇》、黄金水写的《坚持抗战的竺可桢》、方开印写的《独臂殷宝金擒杀鬼子兵》等,汇编整理成一本适合中小学宣讲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故事选》,发到全镇各中小学、各村(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受到大家的欢迎。后来附近乡镇也不断派人来我镇关工委要这个材料,我们为满足需要,连续又印刷了三版达2000余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大江南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优良统的编辑方针,体现在文章内容上是思想开放,视野宽阔,与时俱进。其栏目多样的文章让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开始的5年,我几乎是《大江南北》的看客,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近5年来,我在《大江南北》的激励下,也爱上了写作。我把《大江南北》的文章作为范文,把我市我镇的巨大变化、新人新事、乡亲们的欢乐和忧思记录下来,分别向《江阴日报》、《无锡日报》、《老年周报》、《七彩人生》和江阴、无锡的《老园丁》投寄,每年总会有数十篇被录用,我也多次被这些刊物评为优秀通讯员。近来,我总觉得亏欠《大江南北》很多,一直要想寻找我给《大江南北》的感恩机会。2010年的第2期,她发布了举办《我与〈大江南北〉》征文启事,我高兴极了,情不自禁地提起笔写下了这篇稿件。

为了宣传《大江南北》我把自2000年以来发给我的《大江南北》收藏本整理出来,同时向镇里的离退休干部讨取2000年以前的《大江南北》杂志,向他们说明要想办个家庭阅览室,给乡亲们和学生们阅读,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我的行为得到离退休老干部的大力支持,都纷纷把看过的《大江南北》和其他刊物赠送给我。2004年我就办起了以《大江南北》为主的家庭阅览室。事后,又得到镇政府宣传科、镇文化站的支持,我的家庭阅览室上了报刊和电视台。2005年,经江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的验收,我家先后被评为江阴市“文化中心户”、“文化特色户”和“学习型”家庭。从那以后,我读、学、用《大江南北》的劲头更大了。2009年,我利用充裕的《大江南北》的丰富资源,又办起了家庭辅导站,利用节假日,组织塘头桥村离我家较近的中小学生来家庭辅导站阅读《大江南北》,讲《大江南北》上的故事、谈学习《大江南北》的心得体会等,这些活动又上了报刊和电视台。大家知道后,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仅2009年12月就有7批人来参观学习,达100多人次。这年年底,我光荣的被评为江阴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我家也被评为无锡市“文化特色户”,受到了大会的表彰,我高兴极了。

春华秋实,饮水思源。《大江南北》使我的晚年生活充满活力;她给我觉悟、智慧的提升;并带给我无穷的欢乐。我深深地体会到读、学、用《大江南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10年来,《大江南北》是我须臾不可离的良师益友。10年来,我与她的情谊更深、更浓、更亲了。我衷心感谢《大江南北》对我的教育、帮助和支持。同时,盼望《大江南北》越办越好,越办越出色;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广大读者,拥有更多新老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