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金山区烈士纪念馆中,一幅素描画勾勒出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形象,他是馆内唯一一名不是烈士的逝者。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1972年病逝,终年73岁。
60多年前,他冒着生命危险,驾驶木帆船救回42名失联战士,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司令部授予的“一等功臣”荣誉称号和证书。他和部队官兵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电影《海上风暴》在全国上映。这位平民英雄,就是金山区漕泾镇东海村二组农民陈寅生。
陈寅生从小在海边摸打滚爬,后来成了当地有名的船老大,他又种田,又打鱼,但还是过着苦日子。
1937年10月初三,日军从金山卫偷袭上岸,陈寅生家也遭受劫难,他家的几间房子全都烧成了灰烬。当时,陈寅生从灰堆中抽出烧焦的木材,自己动手加上乡邻帮助,用火烧木搭起了三间草棚,一家人在草棚内栖身。
苦难生活熬到了解放。1949年底,漕泾南厍、北厍两个村,来了一批解放军,他们买来了帆船开展海上训练,老百姓都知道部队是为了解放舟山而训练。陈寅生有时候也过去对航海技术进行指点,因为他感到,自己能翻身得解放,全靠毛主席、共产党,从而对人民子弟兵从内心产生了好感。
当年12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80师238团9连数十名指战员在漕泾附近进行实战演习。突然海上刮起了狂风,丈把高的海浪把渔船抛上抛下,渔船随时有被海浪吞没的危险;战士们奋力抗击风浪,一艘木帆船回归了营地,但还有一艘木帆船不知去向。岸上的官兵清点人数,有42名官兵失去了联系,船上有一名连长带着队伍。
那些失联的官兵在木帆船上漂呀漂,终于在黄昏时,木帆船漂到了一个孤岛。全岛长0.5公里,宽百米,两个山顶,四面陡壁。战士们就在荒岛上露宿。可谁知第二天那艘渔船被礁石撞击得破烂不堪,9连42名官兵就此困在荒岛上。
再说42名战士失联后,漕泾部队的官兵在海上搜寻。但部队官兵大多来自内地,既没有海上航船经验,又不熟悉海况,急于招聘当地的船老大帮助寻找。那时,东南沿海不少岛屿还有国民党残部驻守,一些渔民感到出海风险太大。当年50多岁的陈寅生想,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舍生忘死,现在他们有困难,我们不帮谁帮?于是,他主动向部队报了名。另一位张家厍的渔民张福祥也愿意帮助,他们两人和部队官兵一起,驾船出海寻找失联官兵。杭州湾内有着上百个岛屿,他们对金山嘴近海的小岛一个个找遍,先后用了6天时间找了10多个岛屿,未见失联官兵行踪。
正在大家焦急的时候,浙江镇海传来一个信息,得知失联的官兵此时被困在距训练地点50公里外的王盘山,还被盘踞在滩浒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发现,强令两名青年渔民去送信“招降”。被困的9连指战员不但拒绝投降,还与国民党军队残部发生过两次战斗,国民党军队残部不明底细也不敢轻举妄动。连长利用两位送信渔民的木筏,派出两名战士和两位送信渔民一起,给驻扎在镇海的我部队报信,才使漕泾驻军部队得到了确切消息。
部队官兵行动迅速,由营长带队,仍由陈寅生和张福祥各驾一艘木帆船去王盘山营救战士,木帆船顺着潮水和风势,要走50多公里海路,并非易事。从金山嘴去王盘山,直走要经过滩浒岛,那里有国民党部队残部,容易遭来麻烦。陈寅生驾船巧妙地走浙江白沙湾,再向西南进发,这样就避开了大金山外的滩浒岛上的敌人监视。经过近一天的艰难航行,木帆船终于悄悄地靠上王盘山。
小岛上没有人家居住,只有从滩浒岛逃荒到这里的鲍姓父子俩,在山上种山芋为生。10月初,山芋刚成熟,父子俩见一队穿军装的人上岸,吓得躲进了草堆里,但他们看到又冷又饿的官兵尽管没得吃,也不动他们的山芋,而且看到这些官兵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牌,才大胆地从乱草堆里爬出来,把刚收获的山芋让战士们吃。就这样,在鲍家父子的帮助下,官兵们以山芋加上山芋藤、山芋叶做成汤喝。后来,山芋吃光了,就吃野菜、荒草。岛上常下雨,有时通体淋得湿透,战士们缺衣少食,身体已十分衰弱,行走困难。
部队营救人员和陈寅生、张福祥他们又是背,又是驮,迅速将42名战士一个个营救上船。就在木帆船离开王盘山滩地不久,被在远处监视的国民党军队残部发现,他们用机枪扫射,密集的子弹击穿帆篷,情况十分危急。
这时候,船老大陈寅生和部队营救人员吩咐战士们全部下船舱,陈寅生用一条浸了海水的棉被遮住头和上身,下半身以平基板作掩体,营长就躺在陈寅生旁作掩护,冒着敌人的枪弹,采取逆风行船的方法,在弹雨中迂回穿插,终于甩脱敌人的追击,两艘帆船敞开风帆,送遇险战士平安回营。
42名战士失联10多天顺利归队,在部队和地方上都引起轰动。这是军民团结的又一成果。为此,驻漕泾部队和漕泾区召开千人庆功大会,表彰陈寅生、张福祥两位船老大冒着生命危险营救战士的英勇事迹,部队破例为平民陈寅生授予一等功臣光荣称号并颁发了奖状,给张福祥也记了二等功,并让陈寅生坐上高头大马,胸戴大红花,在漕泾镇和东海村走上一圈,以示庆贺。
平民英雄的事迹平凡而伟大,现在党和政府不忘这段历史,在烈士纪念馆中为陈寅生留有一席之地,这是金山人民共同的光荣和骄傲。今年清明前夕,陈寅生的孙女陈雪娟带着子女特地来烈士纪念馆,站在爷爷的照片前默哀,并深情地说:“爷爷,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