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期●文摘●

吉野之子

作者:吴建国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2006年11月18日《新民晚报》,作者吴建国。这是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
  吉野之子写的《20XX年,向中国开战》的文章,是日本教育下的产物,我们能不警惕吗?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中国受侵略的历史永远不能淡出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让我国青少年都有一颗赤热的中国心。我刊举办《我的中国心》征文(见我刊今年第一期),及时而有针对性,有深刻现实意义。
      这个明目皓齿的少年是吉野的儿子,他给我鞠躬,也会说“请多多关照”,中文比他的父亲还要好。吉野在中国开设公司已经十多年了,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属于他的别墅、汽车;在这座城市里,吉野的事业、生活如日中天。
   “这是我的儿子,前天中午刚到中国,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在这里读书了。”也可能是儿子的到来,吉野刻意给自己放了五天假。“这天真是太热了,谢谢。我先看一下这些文件,你给我儿子当半个小时的中文老师,完了,我请你吃味千拉面。”
   “不了。”吉野有数的两次请客,到席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吃饱过。“你先看文件,我在厅里看一会儿电视。”
   “那好,你随便。”
  正是傍晚时分,几十个频道都在播开会的新闻,吉野的儿子把遥控器递给我,意思让我来选频道,我摆摆手,随便吧。这样,我们一边看电视里开会,一边聊天。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三岁,在日本读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初二,学校里没有中文课,但他学中文已经三年了,这个暑假里到中国来,准备到高中最后一年回去,以后在日本读大学。
  我问他:“为什么不在中国读大学?”
  他摇摇头说:“不知道。”他问我:“你们中国为什么天天开会?”
  今天是星期天。我真的无法回答,反问他:“你们国家不开会吗?”
   “开,在国会,议员们开会,但不是每天都开会。”他回答。
   “你认为,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会发生战争吗?”
   “希望不会。”我说,“我们中国人都不希望战争。”
   “你们是因为打不过我们日本,才希望不要战争吗?”
  我被眼前这个十三岁的日本男孩问住了。稚气的脸上看不到挑衅,他把一个蓝色的塑料夹打开,翻给我看。
  第一页是获奖证书,有一枚印章和一个签名,后面两页大概是文章的正文,题目是:《20××年,向中国开战》。日文与中国文字本来就有相似之处,我看明白了:这是一篇学生写的论文,预测日本未来对中国的战争。里面写道:
  长远的原因:日本资源匮乏,与中国争夺资源;近因:中国统一了台湾,台湾海峡变成了中国的内海,使日本的海上运输成本增加,造成能源供应紧缺,引发经济危机;结论:日本取得胜利,封锁了中国的东海南海;取胜的原因:一、全国共同努力;二、由美国海军的出兵支援。
  中国的少年天才我们听说过,十三岁已经是大学二年级了,但还是天真烂漫的个性。这位十三岁的日本少年能够预测一场战争,这使我吃惊,看不出他的长相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想,这不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也不是正常人的本性,这说明他受到了关于危机、生存、战争的教导,说明他的学校他的家庭乃至他的国家都在暗暗地准备着。
  吉野把文件签好后,他和他的儿子一起把我送到门口。“真是麻烦您了。”吉野连连鞠躬。这位不到五十岁就谢了顶的小个子日本男人,委琐卑怯目光浑浊,但面对生意,面对酒,面对美丽的女人,他自会目光炯炯神情飞扬,真的让你看不懂。
  从吉野家里出来,溽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约了几个战友,径直来到东海边。高耸的海堤上放眼远望,夜海里渔火点点。——致远号沉没了,邓世昌和他的水手捐躯了,我们这些曾经的水兵缄默无语。蔚蓝色的中国海里,有我们中华民族太多祈望,歌舞升平的日子里,海的潮音应该夜夜泛起在我们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