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创新型投资热土的深度解读
2006年底,苏州这块投资和创业的热土又传喜讯:在世界银行组织的第4次中国投资环境评价调查中,苏州、杭州、青岛等6个城市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这是苏州第一次参与世行的投资环境评价调查。首次参评,就一举夺魁,充分展示了苏州的实力和魅力。
近几年来,苏州在各类城市评价评选中倍受青睐,屡获大奖。继2004年荣获“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及年度城市大奖,去年又荣登“CCTV中国魅力城市”榜首,在全国工商联评选的“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列首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中国城市”里排名第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经这样深情地评价:“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如果天堂有苏州十分之一的美丽,那就很好了!”
是的,苏州在历史上就是一座享有盛誉的城市,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古典园林,小桥流水……这一串串优美的话语,精彩地勾勒出了农耕时代苏州的魅力。这种美,我们可以称之为苏州的古典美。
然而,苏州的迷人之处,更在于她的现代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从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形态脱胎换骨,一跃而上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高平台,实现了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经济大市的对接。现在,苏州已成为国际商家投资中国大陆的首选城市之一,截止2006年底,苏州有外资企业 18797家,注册资本870亿美元,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投资兴办了349家企业。同时,国内大企业大集团也纷纷落户苏州,仅2006年吸纳的外地资本就达232.5亿元,引进项目4955个,联想、方正、三一重工等一大批国有、民营企业都把苏州作为重要的发展基地。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也促进了本地民营经济的大发展,2006年全市累计私营企业突破11万户,成为全国第五个私营企业超10万户的城市,个体工商户突破23万户,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突破2400亿元。
苏州在全球投资者心目中一直是首选地之一,但苏州并没有特殊的地理优势,也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苏州吸引客商的最大奥秘就在于创新服务理念——
亲商:开明政府的黄金法则
“亲商、安商、富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帮办”,“三句话OK”,这是苏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海内外投资者的庄重承诺。
一直以来,苏州既不是计划单列市,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更不是经济特区。苏州市历届党委、政府都清醒地认识到,苏州的发展既没有特殊优势可以依靠,也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可以享受;苏州要加快发展,必须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在改善投资软环境上动脑筋,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优质的服务招揽客商,以优质的环境留住客商,以优质的信誉吸引客商。
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强调,抓机关作风建设就是抓竞争力和生产力,要做到急客商之急,解客商之难,简化程序,让投资者满意。全市每年都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2005年春节之后第一个会就是全市机关作风会议。社会各界对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6.9%,外商投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的满意率分别为98.3%和97.4%。
2002年,苏州建立了融行政审批与为民服务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方便客商、方便群众。全市53个部门单位的516项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于一个地点受理、办理,日均办件量超过1400件,群众的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以中(中国)新(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各级各类开发区,“亲商、安商、富商”更走在全市前列,普遍建立了对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提供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帮办的“一站式”服务。纷至沓来的客商用实际行动对此表示了认可和欢迎,仅2006年,全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6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91%,实现进出口总额1497亿美元,占8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既不能越位、错位,更不能缺位。围绕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苏州市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提出要做好三个“员”:
——忠实的“服务员”。时时处处为企业着想,坚持诚信服务、高效服务、人性化服务,满足各类企业多方面、多样化的行政服务需求。比如在服务外商方面,在江苏省率先开通110英语接警台,开辟境外人员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建立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网站,使他们感到在苏州工作规范快捷,在苏州生活安全方便。
——高效的“办事员”。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将服务跟踪于企业的批准建立和建设、生产、销售全过程,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市城管局明确审批事项7个工作日内完成,投诉事项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评估体系,苏州海关大力推广快速通关、无纸通关、联网监管、“5+2”通关作业制等改革措施,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
——精明的“导航员”。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苏州切实加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相关产业积聚,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在苏州的产业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条明显的产业带,即沿长江岸线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带,沿上海到苏州交通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上海周边的加工制造业及其配套业密集区;在这些产业带中还分布着光电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按产业划分的园区,德资工业园、日资工业小区等按投资来源划分的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等按功能划分的园区,等等。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集约利用,更为区内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开展配套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河湖港汊密如蛛网的江南水乡,苏州的高速公路走进网格化时代,达到了德国水平,适应IT产业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没有机场的苏州创造出“虚拟空港”,快速通关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国际经济
199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到苏州洽谈工业园地址的时候,从上海乘汽车,居然颠簸了3个多小时。尽管中新合作工业园区最终还是落户苏州,但苏州的决策者立刻警觉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开工建设了一条直达上海虹桥机场的机场路,把苏州到上海的行程缩短为1个小时。
应该说,苏州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的,她地处西太平洋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毗邻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但要把这种地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禀赋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必须有一个可以通江达海、连结八方、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过去苏州境内仅有沪宁铁路、312国道等陆路干道和长江、大运河等水运干道,内部的水陆交通运输体系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苏州要发展“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没有好的交通条件怎么行?苏州人下定决心要把交通上缺的“课”及早补回来。1990年以来,苏州相继建成了沪宁、苏嘉杭、绕城等高速公路和苏虞张、苏昆太等一大批高等级公路,形成了“一纵两横一环两射”高速公路网,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34公里,密度相当于德国水平,全市各乡镇都可以在20分钟以内进入高速公路。在苏州14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上,建成80个万吨以上泊位,开通了直达欧洲和美国、韩国等主要港口的国际航班,全年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超过100万标箱。为弥补本地没有机场的缺陷,苏州人又大胆探索创新,建立了“虚拟空港”,充分利用上海的机场,实现苏州―上海物流无缝链接。
苏州人认为,基础设施的水平决定着来苏投资企业的水平。从开办开发区之始,苏州就一直把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摆在首位。从最初的“五通一平”到“七通一平”,再到现在的“九通一平”,水、电气、通讯设施等管线全部入地,雨水、污水实现分流,苏州的投资硬环境不断升级上档次。“十五”期间,全市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人民币2亿元,而目前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强度就达到了8.1亿美元。
良好的人居环境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基础条件较好。这几年,苏州又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努力营造最适宜人居的环境。多年来,苏州在环境建设上的投入资金每年都以数亿元计,每年建成的城市绿地都在400万平方米以上,农村绿地林地6000公顷以上,目前苏州的城市绿化已达到40.2%,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苏州在大市范围内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群、国家园林城市群、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苏州市区及所辖常熟市、张家港市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所辖5个市(县)和1个区已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区验收。苏州的治安环境在全国也是有口皆碑的,连续四次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并荣获“长安杯”。2004年、2005年,苏州连续入选《福布斯》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前10名。
优秀文化:城市最大的亲和力
一位早期来苏州投资的IT客商在参观完苏州刺绣后,感慨说道:“苏州人能生产如此精美的刺绣品,还怕不能做好IT产品。”这句话道出了苏州投资环境的文化吸引力。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最近,苏州提出了“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这既是对苏州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又是对苏州未来文化发展的深刻提炼。
苏州文化洋溢着“崇文”之气。苏州历来以人文鼎盛、崇文重教而著称。古代苏州一共出了45名状元,在当代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苏州籍及在苏州就读过的就有100多位,占全国的近1/10。苏州人深刻认识到,地方兴盛,人才为本;率先发展,人才先行。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首位,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1991年苏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地级市,1999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4年在江苏率先实现普及15年基础教育,2006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3%,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3年。良好的教育为苏州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83.2万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苏州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经济强市奠定了基础。
苏州文化散发着“融和”之美。苏州历来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伍子胥、孙武子等苏州城的早期建设者就是外来的人才;今天又有一位名叫艾哲罗的芬兰朋友因为喜欢苏州的文化、喜欢吟唱《枫桥夜泊》而落户苏州。苏州文化强调“和、合”,讲究平等,不排斥外来者,始终张大双臂欢迎来自海内外的投资者、旅游者和居住者。目前在苏州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近500万,其中居住和生活在苏州的境外人士近4万人。苏州正在组织实施了“新苏州人计划”,让苏州人与外来人员更好地平等相待、和谐共处,共同致力于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苏州城东美丽的金鸡湖畔有座雕塑叫“圆融”,正是对苏州文化“融和”特点的最好诠释。
苏州文化孕育着“创新”之花。创新,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特点。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百戏之祖”——昆曲,就没有吴门医派、吴门画派、吴门建筑,就没有独具特色的苏州园林。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也一直走在创新的前列,创出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在举办开发区、发展开放型经济中也有众多创新创造之举。苏州在科技创新上同样也不落后,全市在岗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三成以上,美国《新闻周刊》曾把苏州列为“全球九大科技新兴城市”之一。强烈的创新意识,浓郁的创新氛围,有力的人才、政策、体制支撑,使苏州又一次成为吸引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热土,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纷纷在苏建设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艾默生、松下、三星等跨国公司在苏都设立了研发机构。
苏州文化传承着“致远”之志。600多年前,郑和从苏州太仓浏家港出发,七下西洋,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的真实反映。苏州人民继承和延续了郑和的这种精神,始终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坚持不懈地向着远大目标迈进。为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苏州市专门制定了“培育规模企业220计划”,计划到2007年建成2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特大型企业和200个超十亿的大企业,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占40%以上。为了鼓励企业提高竞争能力,专门制定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推动在十大关键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和研发集群,基本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和国际新兴科技城市。苏州的“致远”之志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可,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苏州发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纷纷来苏投资发展,目前在苏发展的销售百亿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一批中小科技型企业在苏州茁壮成长,23家企业在苏州成长上市。
“金牌城市”,是外界对苏州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文化底蕴的中肯评价;打造金牌,则是苏州创新发展之路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