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期●专稿●

龙华千古仰高风

——访龙华烈士陵园暨“四·一二”八十周年祭

作者:胡根喜

春雨初霁,龙华烈士陵园的空气格外地清新。甬道两旁的雪松和龙柏就像肃立的卫士,给烈士陵寝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伫立在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的烈士纪念碑前,想起长眠在这里的千余名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我的思绪凝重而绵长……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的策源地

  19273月,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打败了北洋军阀的直鲁联军,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并建立起一支数千人的工人纠察队,迎接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军开进上海。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武装了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地执行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根本上触犯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封建大地主、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国民党右翼的利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抵制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不能容忍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更不能允许共产党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便策划于密室,决定对中国共产党人和上海工人阶级进行暴力“清剿”。

  411日,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夜,蒋介石密令各省“一致实行清党”。是夜,青帮头子杜月笙以“上海工界联合会”、“中华共进会”的名义,邀请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赴宴,将其诱骗到杜公馆杀害。

  412日凌晨,受蒋介石指挥,全副武装的青帮、特务约数百人,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从半夜1时到凌晨5时,先后在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袭击工人纠察队。毫无准备的工人纠察队仓促抵抗,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枪战。这时,白崇禧下令事先埋伏在工人纠察队周围的大批军警,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枪械。上海数千名工人纠察被解除武装。在反动当局的血腥镇压下,工人纠察队牺牲120余人,受伤180余人。当天上午,上海总工会所在各区工人纠察队驻所均被反动武装占领。在租界和华界内,外国军警搜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余人,悉数交给了蒋介石指挥的军警。

  为了抗议蒋介石一伙的血腥暴行,当天,上海各区几万人,以至几十万人分别参加集会,一致要求当局交还工人纠察队的枪械、惩办流氓、肃清反革命,保卫上海总工会。会后,工人们举行了示威游行。闸北区数万工人徒手行至潮州会馆总工会,他们奋勇冲进会馆,夺回了总工会会址,并立即召开工人代表大会,决定于413日上午10时举行总同盟大罢工。

  413日,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会后,约有10万人整队前往周凤岐的二十六军二师师部请愿。这时,二师已接到蒋介石对工人大开杀戒的密令。当请愿的队伍走到宝山路时,反动武装便蜂拥而出,用机枪猛烈扫射。顿时,一百多名工人被杀害,伤者更是无数,还有200多人被捕。当时,天降大雨,宝山路上血流成河。

  从412日至15日的三天内,上海被屠杀者达300余人,被拘捕的共产党人1000多人,流亡失踪者多达5000多人。

  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715日又在武汉进行“清党”。大批共产党人、工农群众惨遭屠杀。由此,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建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军队。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江西南昌进行武装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19278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第一枪,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其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龙华桃花带血开

  走进龙华烈士墓区,高大的龙柏组成的背景下,一排排弧形的红色花岗岩卧式墓碑的烈士墓地,就像一本本厚重的革命历史教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于是,我们从那里读到了这样的文字:

  赵世炎(1901~1927),四川酉阳人,我党早期卓越的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上海区委(即江浙区委)组织部主任和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四·一二”后,在北四川路志安坊190号家中被捕,后被解到龙华枫林桥国民党警备司令部。敌人审讯时,他慷慨陈言,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反动行径;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逼供中,他坚决不吐一个字;在牢房里,他对难友们说:革命就是流血的,要改造社会就不能不付出代价,一定要顽强斗争,不能有丝毫的害怕!1927719日早晨,行刑前,赵世炎从容地理了理身上的西装,系好了领带,扣好纽扣,向难友们告别。一出牢房,他就高呼“共产主义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人农民联合起来!”的口号。反动派为之颤栗,狂叫“砍,拿刀砍!”一代英豪,党的好儿子赵世炎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时,他年仅27岁。

  陈延年(1899~1927),安徽安庆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当年,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受党的指示来到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626日下午,在北四川路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恒丰里90号)江苏省委机关被反动军警包围。为掩护其他同志脱险,陈延年以桌椅板凳为武器,与冲入房内的军警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被捕入狱。时任上海警备司令的杨虎得知捕到了陈延年这样重要的共产党人,惊喜万分。他连日对陈延年严加审讯,却一无所获。19277月初,敌人将陈延年秘密押赴龙华刑场。面对屠刀,陈延年视死如归,英勇就义。

  糜文浩(1901~1927),江苏无锡人,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人员,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编辑,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参加了南市区的战斗。《平民日报》在“四·一二”中被查封,党组织即改刊《青天白日报》,指示由糜文浩主编,秘密出版。58日,糜文浩和往常一样,到新闸路培德里印刷所校阅稿件,被埋伏在屋里的英帝国主义巡捕逮捕,第二天被引渡给蒋介石特设的淞沪警备司令部龙华军法处。尽管敌人对糜文浩进行了残酷的拷打逼供,但他坚贞不屈,义正词严地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511日下午5时左右,糜文浩被绑赴龙华枫林桥刑场。临刑时,他横眉冷对刽子手的大刀,面不改色,昂首挺胸,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殷夫(1900~1931)、柔石(1902~1931)、李伟森(1903~1931)、胡也频(1903~1931)、冯铿(1907~1931,女)五名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和革命斗士。他们用手中的笔作投枪,作匕首,在文化战线上,宣扬革命的真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开辟了对敌斗争的新战场。193127日深夜,“左联五烈士”被国民党秘密枪杀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刑场。鲁迅先生闻讯,夜不能寐,悲愤地吟咏“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以抗议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血腥罪行。

  阳春三月,龙华烈士陵园里,十余种桃花在艳阳下灼灼其华;墓地后,那一排排由黄杨组成的弧形矮绿篱中,层叠向上的常青草坪,一碧如洗;碑林里的青翠挺拔的刚竹和高洁秀丽的慈孝竹,与黑碑、湖石、碧草、鲜花相映中的革命烈士诗抄,相得益彰,彰显了革命先烈刚直英勇的英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在这里凭吊先烈前贤;如今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龙华烈士陵园显得格外地高洁亮丽。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呵!在这片烈士捐躯的热土上,人们在领略了那一株株桃花美艳的同时,更悟出了这片带血盛开的桃花的深刻寓义。

  龙华烈士陵园给我们的启示

  在龙华烈士陵园的墓地里,安葬着近800名烈士的遗骸;无名烈士墓地里,长眠着271名在解放上海的战役里牺牲了的连姓名也未曾留下的烈士遗骸;纪念馆里,陈列着有相片、实物、事迹的烈士235名;近600名烈士的骨灰被安放在纪念堂,以及100多位烈士留下了壮怀激烈的著名诗篇《龙华烈士诗抄》;在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刑场,有被集体枪杀的“龙华二十四烈士”墓......

  令我们感慨不已的是,1600余名烈士、先贤牺牲时,都很年轻。于是,我们不禁想到:当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追求真理,先烈们不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革命气概,令人高山仰止!今天,我们的青年一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在甜水蜜罐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也许,他们拥有的是“超女”、“好男儿”、“舞林大会”;也许,他们享用的是牛奶咖啡和巧克力,当然还有华衣美食和安逸;然而,所有的人都不能忘记一个事实: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烈、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才得以换来的。那么,我们所有活着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忘记这段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革命历史!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让革命先贤可歌可泣的事迹和光辉形象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成为鞭策我们与时俱进,为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动力;这就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要纪念先烈的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