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期●·随感录·●
雨丝风片
作者:一 张
传统节日的淡漠
除夕、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四大民族传统节日,但过去都不是国定假日。传统节日的观念淡漠已久了。
岂止淡漠,许多人已经失忆:文化的失忆。许多人错认了祖宗,过起了洋人的节日。许多人害了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病症,把传统节日视为封建迷信,要统统推倒。
民族传统节日的淡漠与多年来大环境的影响相关联,百余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是其一也。几十年来,政治运动无休无止,是其二也。社会转型,商潮涌动,观念变化,是其三也。欧风美雨东来,一些人向西看齐,是其四也。(可能还有其五、其六)。
招 魂
如果说民族传统节日全部已烟消火灭,泡了汤,也还不好说。到革命先烈陵墓行三鞠躬礼,还是始终坚持不懈的,此外,节日文化的残渣余沥也还有一点供人咀嚼:清明上坟祭祖,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送礼,大年三十不远千里赶回家吃顿“年夜饭”。如此而已。其实,每个节日都是有丰富文化内蕴的,有大量信息。但久已不闻,全失传了。直到国外有人来争“专利”、抢先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文化遗产,才猛然惊醒,晚了。失物没有人认领,自己也不知失掉了什么?
不是招领失物,该招魂了。
走了重要的一步
这次国务院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广泛征求民意,展开群众性的大讨论,是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道珍重保护的第一步,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文明的一个亮点。
淡化的民族节日还有许多,不一定都要恢复,都要放假,但要去找回来。或披沙拣金,或推陈出新,或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与现代接轨。上巳修禊,百花生日,七夕乞巧,重九登高……都要探明文化源流,研究怎么过的。少数民族的、宗教的、地域性的传统节日文化都值得尊重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