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期●烽火岁月●

抗日女游击队长鲍有荪

作者:马懋如




   在大别山组织抗日队伍
  1914年,鲍有荪出生在安徽合肥的名门之家,1931年上中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皖西中心县委副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失去了和党的联系。为寻找党组织和参加抗日斗争,她独自一人来到人地生疏的安徽舒城革命老根据地。
  她暗中打听到舒城南乡山区东沙埂曾经是红军的老根据地,就决定去东沙埂。为摆脱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和叛徒的跟踪,途中她跳入一条急流的河中,涉水而去,到了对岸,回头喊那两人,“下来吧,淹不死”,两个胆小鬼摇摇头,无可奈何,扭头走了。她松了一口气,直奔东沙埂,找到了革命家属金大伯。她摸透了老区群众的心,便开门见山地说:“我是共产党,来抗日打游击的。”老区人民期盼着党,金大伯一听喜出望外,全家人热情接待。在金大伯的帮助下,她在这里开始组织群众,宣传抗日,不到一个月,就发展了六十个党员,成立了“东沙埂抗日突击队”
  董必武称她“淮上健儿”!  
  队伍拉起来了,但如何带好这支队伍,如何抗日打游击?没有党的领导不行,没有武器不行!可是党在那里?枪在那里?1937年11月底的一天,她和老党员傅大姐结伴徒步远赴武汉。她们囊中空空,只好以难民身份,靠救济和沿途乞讨,两人相依为命,一路艰辛到达武汉,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长江局负责人董必武同志接见时,称赞她们是“淮上健儿”。 鲍有荪送上一份以东沙埂党员名义写的报告,提出四点要求:一、在舒城建立党组织;二、组织武装,进行抗日游击战争;三、民主选举区、县长,建立抗日根据地;四、尽快派新四军去。董老一面看报告,一面点头赞许。董老要她留在武汉,她执意要回舒城搞武装打游击,她说,“如果没有武装,鬼子一来,还不跑了?”董老听了哈哈大笑,当即同意她的要求,要她回去建立支部、特支,再建工委、县委;要组织工农武装;搞好统战工作;告诉她新四军很快就到,还派一位有经验的同志当联系人,发给路费,安排车辆。离开武汉前,她听了华北游击战争领导人刘青阳所作关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报告,很受启发。她登门拜访刘青阳,学习游击战的经验。刘青阳是一位小脚女同志,鲍有荪很钦佩她。鲍有荪心想,她是小脚,能在华北平原开展游击战,我在山区,我是大脚,难道还不行?这样一想就更坚定了对抗日游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1938年1月底,她回到东沙埂,成立了东沙埂党支部,这是抗战时期舒城的第一个党支部,鲍有荪任支部书记。8月,成立舒城县委,鲍有荪是第一任县委女书记。此时,全县党员已达五百多人。
  叶挺军长喜看“小有荪的队伍”  
  有了人,有了党,没有武器打不了鬼子。枪从何来?人们期待着新四军来发枪。鲍有荪说,不能等,要靠自己想办法。听说西沙埂联保主任有二十来条枪的武装,她亲自去做工作,谈抗日,讲形势,动员他参加抗日。联保主任把这些枪支交给了鲍有荪掌管。“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后,国民党的一个别动队从上海退到舒城。他们有枪无人,拉人扩军。鲍有荪正愁无枪,看到他们屋子里挂着一色崭新的手枪,很羡慕。她一口答应帮他们拉队伍,派了一批突击队员参加进去,还劝他们留下来共同抗日。原来这个别动队长是军统头目戴笠的部下,很狡诈,眼看队伍组织起来了,就设“鸿门宴”,拉拢鲍有荪跟他们干。鲍有荪识破了他们的诡计,设法逃离酒席,告诉突击队赶快带枪走人。别动队很快开走,派去的突击队员大部分带枪回来了。1938年6月初,日寇向皖西进攻,国民党川军杨森部队向大别山撤退。他们装备精良。鲍有荪和有关同志商量,如果他们不抵抗日军,就把他们的枪搞过来。果然,日寇向舒城进攻时,川军纷纷逃跑,鲍有荪组织了二十多个民伕帮他们运枪弹,趁他们逃跑的混乱中挑回了枪支和弹药。她又亲自带突击队上山,一路上捡取他们丢下的枪支七十多条和很多弹药,加上队员和群众零星捡到的,此次共获长枪一千多支,短枪二百多支。她又从民间收集到枪支七百多件,子弹若干箱,还有钱和布匹等。群众纷纷报名参加游击队,共产党领导下的舒城第一支抗日武装——东沙埂抗日游击大队就此诞生了,鲍有荪被推选为大队长。
  这支队伍不到两个月就组织了三次伏击。在战斗中,游击队先后活捉了十个日本鬼子。其中,有一个鬼子是鲍有荪亲自擒获的。鬼子疯狂报复,包围了东沙埂。游击队迎战强敌,激战两昼夜,为保存实力,转移到大山里。鬼子不敢进山,只得盲目向大山射击。这支队伍除主动抗击日寇外,还多次配合新四军作战,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讯,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游击队还开展缉私、打汉奸、收缴日货等活动,所获物资全部交新四军。
  一天,叶挺军长见到一支很威武的队伍,问参谋长张云逸:这是谁的队伍?参谋长说是鲍有荪的队伍。叶军长高兴地说:“啊!原来是小有荪的队伍!”1938年9月,这支抗日队伍奉命编入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共一千三百人,其中东沙埂游击大队所属的两个加强营,装备精良,每人配带长枪一支,短枪两支。她只留下了一个班,不久扩大成一个排,成立了新的东沙埂游击队,继续战斗在舒城。
  转业地方组织农民生产互助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她在安徽来安县半塔集组织供销合作社,开展生产。有名的“飞马牌”香烟就是她组织这个合作社生产的。她还亲自掌管外销,将“飞马牌”香烟曾远销美国芝加哥等地。她还在来安半塔大余郢村组织了骆腾云互助组,这是全国的第一个农业互助组。骆腾云曾受到毛主席的单独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