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威震茅山 血洒塘马

——记新四军抗日英烈罗忠毅、廖海涛

作者:丁鹤鸣 尹少鹏

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长眠在溧阳市西山烈士陵园的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16旅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廖海涛就是其中的两位。

罗忠毅,1907年生,湖北襄阳人。他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7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31年随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到江西,同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后到瑞金入红军学校学习,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率所部坚持了闽西南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廖海涛,1909年生,福建上杭县人。他11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完小学,上中学时因生活困难而辍学。1929年9月,红四军攻克上杭城。在红军帮助下,廖海涛领导大岭下农民举行暴动,建立乡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乡苏维埃主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廖海涛任杭(上杭)、代(代英)县委书记及县军政委员领导职务,面对严峻形势,把被打散的赤卫团和县、区、乡人员集拢起来以双髻山为根据地,坚持游击斗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坚持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罗忠毅、廖海涛都被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罗任二支队参谋长,廖任二支队四团政治处主任。

1938年,新四军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他们二人都为开辟、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后,罗忠毅任江南指挥部参谋长,参与指挥水阳伏击战、官陡门奇袭战等战斗。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后,重建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粟裕渡江北上,罗忠毅留苏南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罗忠毅在各县自卫武装和秘密交通员的协助下,把皖南党政机关和新四军撤退人员,以及在事变中失散的同志共9000余人,先后安全转移到苏北,为保留和壮大新四军的力量作出了杰出贡献。4月,罗忠毅任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16旅旅长,率部转战于句容、丹阳、武进、溧水地区。

廖海涛挺进江南后,率部转战于茅山、太滆地区。1940年5月的一天早晨,一队日军从湖熟镇据点出动,下乡“扫荡”。敌人架起九二式步兵炮向窦家边赤山顶一座破庙开炮。已是二支队副司令员的廖海涛听见炮声,立即带着参谋和通信班登上赤山西北的小山坡观察敌情。从望远镜中,他见有100多名日军正向赤山方向搜索而来。“吃掉它!”廖海涛果断地下达命令:“进入阵地,准备战斗!”当日军进到赤山脚下时,他一声令下,支队特务连和三营七连的机关枪便一齐向敌人扫射,把堤埂上的日军扫倒了一大片。余下的日军虽被我军火力压到窦家边拱桥下面,但仍然负隅顽抗,继续用步兵炮向我军阵地轰击。廖海涛组织各连,集中手榴弹向拱桥下投去。此战共歼日军中队长以下100余人,缴获步枪60支,机枪2挺,92式步兵炮1门。这就是著名的“赤山之战”,它为1940年新四军渡江北上,开创苏北、苏中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1941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和江南人民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新四军第6师,廖海涛任6师16旅政委兼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主席,罗忠毅任旅长。5月,廖海涛与罗忠毅奉命恢复茅山根据地,率领46团、47团与日伪顽强血战数十次,接连打下了蒲干、西晒、包巷、里锦日伪大据点;争取了高庙、延陵的伪军向我投诚;赶走了丁庄蒲、墓东、阴桥头、北镇街的伪军。这一期间,廖所率部队以茅山为根据地,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像一把无比锋利的尖刀直插日寇心脏,使盘踞在南京的日寇华中派遣军和伪政权的头目们大为惊恐,惶惶不可终日,无时无刻不在策划种种阴谋,要把这柄尖刀拔掉。11月28日凌晨,日军集中炮、骑、步兵3000多人与伪军800多人兵分三路从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突袭旅部及中共苏皖区机关驻地——溧阳塘马村。

塘马村位于溧阳西北约20公里的丘陵地带,是一个有百十户人家的村庄。以塘马为中心,在总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的附近19个村庄里,驻扎着罗忠毅和廖海涛所率领的16旅旅部、苏南党政机关、茅山四县抗敌总会以及后方医院等单位,这时还包括在此开会的各县干部共有1000多人都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中。

敌情出现后,罗忠毅和廖海涛清醒地看到,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能否安全转移,直接关系到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能否坚持的问题,也将对华中战局产生重大影响,随即果断地命令部队,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坚决粉碎敌人的进攻!罗忠毅和廖海涛一面组织党政机关转移,一面亲自率领48团2营两个连和旅部特务连阻击敌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他们由凌晨一直坚持到上午11点多钟,指挥部队同近4000名日伪军展开血战,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打死日伪军700多人,终因深陷重围而一时难以突破。罗忠毅和廖海涛互相嘱咐赶快突围出去,但两人都希望把一丝生的可能留给亲密的战友,而不愿先撤离突围,仍坚持率领前方战士与敌人殊死血拼。战斗打到王家庄时,战士们的子弹渐渐打光了,罗忠毅对大家说:“我们要用刺刀、拳头、枪托子打击敌人!”他端起机枪带头冲向敌阵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34岁。

得知旅长罗忠毅已牺牲时,“为罗旅长报仇”的愤怒吼声伴着复仇的枪炮声响彻云霄,使敌人多次败下阵去。此时新四军伤亡也很大,子弹也不多了。然而这时敌人的炮、骑、步兵像发了疯似的又扑了过来。廖海涛端起已牺牲了的战友手中的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不幸的是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顿时肠子流了出来。他一手捂着流出来的肠子,顽强地坚持战斗。鲜血很快染红了他的军装,也慢慢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他示意已泣不成声的警卫员把2营营长王来弟叫来,强忍着剧痛对王营长当面交待:“部队由你指挥,保证领导机关安全转移。天黑突围找46……”“团”字尚未说出,廖海涛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罗忠毅、廖海涛牺牲后,新四军军部通电全军沉痛悼念:“罗廖两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十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功绩卓著。罗廖两同志壮烈牺牲,全军一致追悼,昭彰先烈。” 新中国成立后,溧阳人民为了更好地纪念他们,把他们的遗骨迁移到溧阳西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新修墓立碑,举行了隆重的落葬仪式。

罗忠毅、廖海涛以他们那短暂却又永恒的宝贵生命实现了他们的誓言:坚持信仰、操守高尚。作为新四军中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员、杰出的政治工作者,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他们在苏南抗日战场上与日军英勇作战,威震敌胆,血洒疆场,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