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站稳群众立场”的一段讲话,犹如一股清风吹来。关于“站稳群众立场”这句过去耳熟能详的话,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已有好长时间听不到了,现在胡总书记重提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站稳群众立场,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而广大人民群众又是我们党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回顾过去,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我们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毛选》第478页)。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站稳群众立场;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我们党执政的条件下,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样需要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站稳群众立场的极端重要性,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顺应人民群众新的期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站稳群众立场,必须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一贯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党的规矩。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办群众所盼,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诸如群众的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少数人立场上、代表某一部分人利益说话办事,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处理麻木不仁,甚至侵害群众利益。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破坏生态环境、暴力拆迁事件等等,屡屡暴露出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未能站稳群众立场的问题,理所当然地受到严肃查处和责任追究。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就指出:“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毛选》第五卷第326页)今天,我们再重温毛主席当年的教诲,难道不该猛然醒悟吗!
站稳群众立场,需要不断增强群众观点。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地站稳群众立场。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新老交替,需要在党内和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的再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从而打牢思想基础,进一步站稳群众立场,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是这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是这样。
希望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不仅将“站稳群众立场”常挂嘴边,而且更要落实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