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期●纪念新四军东进70周年●

茅山抗日根据地:插入敌人心脏的利剑

作者:莫仲钧


茅山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开辟最早、坚持最久、经历了几乎抗战全过程的一块敌后根据地。它作为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对夺取华中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茅山抗日根据地背依长江,雄踞江南,与沪、宁、杭地区众多城市和军事要地相联,屏障江淮,拱卫浙皖,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苏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并取得最后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
  茅山根据地所在地区抗战前是国民党着力经营的“首善之区”和政治经济重地,抗战时期南京则是日本华中派遣军和中国派遣军的指挥中心,也是汪伪政府所在地。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就不可避免地面对日伪、国民党顽固派、地方实力派三种力量展开三角斗争的复杂局面,且不得不被迫在敌顽长期夹击中孤悬敌后,独立作战。因此,苏南敌后抗战呈现出全国罕见的艰苦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如果没有茅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苏南抗战任务的执行和抗战目标的实现,就失去了前提和依托,敌后军民也就不能力克险阻,屡渡难关,始终坚持抗战,直至最后胜利。
  ——发挥了战略上支持、配合华中和全国抗战的作用。
      沪宁杭地区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人力财力资源,实行“以战养战”计划的重要地区,也是它在军事上连接华北、华南的枢纽和实施南进的重要后方基地。抗日军民在此建立根据地,无疑如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其殖民统治。据不完全统计,茅山根据地军民共抗击和牵制日伪10万余兵力,其中日军3万,占国民党第三战区内日军常驻兵力半数以上;伪军7万,占伪军总数半数以上。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的5000余次作战中,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
      ——发挥了进一步向敌后发展游击战争的前进基地作用。
  1939年春,周恩来到达新四军军部传达党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指示,确定新四军“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巩固现有阵地”,会同八路军南下部队大力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茅山新四军于是迅速东进作战,胜利完成了开创东路新局面和筹集“人、枪、款”任务,东进部队由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尔后北上创建苏中根据地,实现了与由华北南下的八路军会师。1941年6月,“江抗”浦东部队数批南渡浙东,与当地抗日武装结合,发展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建立了浙东抗日根据地。1943年下半年起,新四军主力又接连三次以茅山根据地为前进基地,向南大发展,为实现党中央“发展东南”的战略部署作出了贡献。
      ——发挥了战略通道和枢纽作用,确保新四军主力和党政干部执行北上、南下的任务。
  茅山根据地是联系浙东、皖南、苏中、淮南诸根据地的纽带,在新四军转战进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反映在新四军历次向北发展的大动作上,而且也突出表现在皖南事变前夕3次圆满完成接应东南局和军部机关撤出人员经苏南转往苏北的任务上。之后,苏中新四军主力3次渡江南下和苏浙军区部队进行天目山自卫反击战,及至抗战胜利后5万余新四军和党政干部渡江北撤,苏南根据地更是在侦察向导、后勤保障、救护伤员、器材供应、通讯联络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
  茅山抗日根据地所在地域政治情况复杂,敌情严重,地理环境特殊,新四军在这里建立和发展敌后根据地,其丰富、非凡的斗争实践和宝贵经验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总结。
  第一,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向华中敌后发展的总方针和总策略。
  陈毅率部进入苏南之初,国民党当局给新四军划定的活动范围是在南京、镇江、芜湖三角地区内日军占领区和国民党控制区之间的一块东西不过200里、南北不过100里的面敌背顽的狭长地带,其企图是“借刀杀人”或让新四军在战争消耗中自生自灭。党中央和毛泽东为新四军制定了挺进敌后、东进北上的总方针和总策略。陈毅是新四军中坚决执行党中央正确路线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政治路线和1938年、1940年两个“五四指示”的精神,领导敌后军民高举抗日武装斗争的大旗,广泛发动、依靠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政治上,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限定的范围,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建立根据地,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政权,向一切敌占区域发展;在军事上,从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出发,对反共顽固派的挑衅进行坚决的自卫斗争,胜利完成了东进北上的任务。
  第二,充分发挥游击战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武装,确保新四军以弱胜强、愈战愈强。
  新四军转战江南战场,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执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充分发挥善打游击战的特长和优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采取近战、夜战、伏击、奇袭、白刃格斗等战术,对小股敌人和零星据点,分而歼之;对大股敌人和中心据点,以袭扰、佯攻为主,引出一部,伺机聚歼;对大规模的扫荡,则避其锋芒,寻其弱点,击其一部,扰其全局。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开辟初期,陈毅就是这样创造性地运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指挥部队广泛出击,不断打击、牵制和消耗敌人,集小胜为大胜,开辟出一块块抗日基地。新四军进入苏南不到一年,就由4000人发展到1.4万人,迅速实现了新四军江南化和江南新四军化。在以后的6年多时间里,茅山根据地境内新四军主力更增至三个纵队、2.2万余人,同时推动实现了地方武装和民兵大发展,为确保坚持江南抗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第三,模范地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在抗战时期的一项基本政策。陈毅率部一到江南便模范地创造性地执行这一政策,积极主动与国民党军队友好合作,“互相捉拿逃亡,互相交换情报,战斗中互相通讯驰援”(陈毅语),协同作战,还拨了几十条枪给国民党镇江县政府。根据地党和军队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在对敌斗争中始终保持了依据情况使用兵力,扩大抗日阵地,发展抗日力量的自主权。同时不失时机地广泛动员农民、工人和一切爱国人士参加抗战,将他们分别组织起来,并树立他们的政治优势,使他们成为各级抗日群众团体、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的主体,成为根据地抗日斗争的中坚和骨干。对于处于观望状态的以地方领袖为代表的各种中间势力,军队和地方党的领导骨干也积极开展团结争取工作,并身体力行,带头示范,下大功夫努力争取了诸如纪振纲、樊玉琳、许维新、刘一鸿、陈湘甫、王诚龙、王诚凤等一大批民族资本家、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为抗战作贡献。
  第四,十分重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加强物质基础的建设。
  针对日伪的经济封锁、掠夺政策和顽固派扣压以至断绝给养供应的毒计,茅山根据地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同敌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各地普遍开展了反掠夺、反封锁斗争,发动群众克服困难,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兵工生产。各级政府设立经济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恢复和创设各种有利于抗战和人民生产、生活的经济设施。各地相继制定、颁行了一系列生产、流通和财经方面的法规、条例,健全合理征收公粮、田赋、税收的方法,开设“江南”、“惠农”等银行,发行抗币和流通券。同时创设各种生产、消费合作社,兴办各类工场、作坊;调节市场物价和运销,限制和减轻奸商剥削;禁止粮食出境,抵制日货,等等。抗日民主政府还组织军民兴修水利,增强农田排灌能力。1942年句容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农民在老人山筑坝拦水,增加灌溉面积220多亩;1943年又组织农民在青龙山下开挖长龙沟,引水浇灌山下千亩农田。溧水县抗日民主政府通过兴修水利,增加灌溉面积65万亩。特别是1944年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根据地军民开荒种菜,播种粮油棉作物,有效地解决了军民的衣食问题。
  第五,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真正成为领导抗日斗争的坚强核心。
  根据地党组织是在抗日烽火中迅速重建起来的,因此加强党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就成了根据地坚持和发展的关键所在。1939年12月召开的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对加强苏南根据地党的建设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会后各地认真贯彻这个决议,不到半年时间,根据地党的组织就由原来3个特委、14个县(工)委发展为6个中心县委(特委)、23个县(工)委,党员由4000余名激增至7815名,健全了党的组织系统和各级领导机构,配置了“最忠于党、有群众信仰、积极工作的得力的干部负党的领导责任(苏皖区首次党代会决议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今年又是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茅山根据地70周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进一步学习、研究、宣传好新四军的历史功绩和历史经验,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铁军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