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春意融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双休日,我乘车回家乡去看望那想念已久又地处偏僻的乡间老屋。
我的家乡在苏北农村,已五年多未回去了,真想不到原来需要一天时间的路程现在只用半天,汽车将我一直送到村口。乡间老屋是父辈传下来的,是一幢三间两厢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坐落在村东绿树与翠竹丛中,屋后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长时间生活在闹市的我,此时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顿感五体通泰、神清气爽。
乡间老屋是我出生的地方,美好的童年和学生时代都在这里度过。看到老屋里那些陈旧质朴的家具摆设,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许多难忘的往事。堂屋里的那张已褪色的八仙桌,是父亲当年参加土改斗地主分田地的胜利果实,他一生视如珍宝。我儿时每到夏天晚上都和哥哥睡在上面纳凉。此时,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总会在我俩身旁一边用蒲扇扑打着蚊虫,一边轻声哼着那优美动听的催眠曲,把我们慢慢送入甜蜜的梦乡。上小学时,我读书十分用功,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几乎全部都在这张八仙桌上认真完成。东边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周恩来同志的画像,这是我小学六年级时感于他伟大高尚的人格魅力,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用平时省下的零用钱买回来端端正正地贴上去的,距今已有四十年了,保存得还很好。堂屋后门木板上的斑斑麻点,那是我小时候和三弟玩“飞镖”留下的痕迹。还有庭院里西南角那棵桂花树,是我过二十岁生日时亲手种下的,如今已是根深叶茂、树冠优美,使整个庭院显得十分端庄、幽静。
乡亲们得知我回家的消息,都纷纷跑来亲切地问这问那,我也非常高兴地把带来的香烟、糖果、糕点一一送上,让这些久违的乡亲们共同分享。近邻老温特意提来水壶,亲手给我泡上他家自制的枸杞菊花茶。我轻轻地吹开浮在水上面的茶叶,慢慢地品上几口,顿感清香扑鼻、甘甜可口,用家乡的水泡家乡的茶就是不一样,味道好极了。一阵寒暄热闹之后,乡亲邻里都热情地相邀我去他们家吃饭,并诚恳挽留我在家乡住上一晚,好叙叙往事、聊聊家常。我看乡亲邻里们的盛情难却,便欣然应邀。
我的近邻老温家是去年新建的一栋二层楼房。我走进堂屋一看,室内整洁宽敞,正面雪白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堂,上面绘有江山如此多娇的山水彩色国画,两边一副用红边白底宣纸裱成的对联,上联是“以农为荣勤劳致富”,下联是“诚实做人勤俭持家”。楼上主卧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五门大衣橱,席梦丝大床,直角大彩电,还装有空调。灶屋里仍砌着老式砖灶,但用的却是液化气炉、电饭锅,旁边还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电冰箱。
农村的晚餐,历来是农民辛勤劳动一天后幸福团聚的时刻,老温为了热情款待我这个难得回家的老邻居,晚餐准备得十分丰盛,还特意邀请村中几位好友相陪。我高兴地看着餐桌上的红烧鲫鱼、辣椒鸡块、猪肉野兔、凉拌枸杞头、水烫马兰头、爆炒秧草头等荤菜素肴。大家一边喝着酒、品尝着美味可口的菜肴,一边动情地回忆着往事,谈论着农村今日的变化。老温高兴地告诉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这几年党和政府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农民得到好多实惠,真是喜事不断,乐得梦里也笑醒了。一喜农业税全免,种田还给补贴,农民种地积极性增强。二喜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手中有钱,家家建起新楼房。三喜农村孩子上学免交学杂费,困难家庭学生读书有保障。四喜种麦插秧实现机械化,科学种田成本低来产量高。五喜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农民有了医疗保险。六喜水泥公路城乡相连,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农村面貌大改变。七喜农民吃的、穿的、用的、看的和城里人不再有大的差别。八喜乡亲邻里关系和睦,民风纯朴,处处呈现一派祥和气象。听完老温的一席话,我激动得连连点头为他鼓起掌来。他说得太好了,说出了农民心底里实实在在的话。当然,现在农民手里的钱还不多,农村、农业还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但这几年农民确实得到许多实惠,家乡确实变样了。我从内心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我也是农民的儿子。
晚餐后,老温热情地安排我到他儿子房里睡觉。清晨,雄鸡的啼鸣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便马上起床准备回城。谁知贤惠勤劳的老温爱人起得更早,她已为我准备好了早餐。按照家乡风俗,她让我先吃三只水煮鸡蛋,然后又端上亲手做的热腾腾的豆沙桂花猪油汤团,吃着那鲜美香糯的汤团,我真是吃在嘴里、甜到心里。
临行时,老温夫妇送我一大包自制的枸杞菊花茶。乡亲好友们还送我几十只自家鸡鸭产的鸡蛋、鸭蛋,一直把我送到村口,等我乘的汽车发动时,他们才依依不舍地与我挥手告别。
我坐在飞快奔驰的汽车上,回头望着远远离去的乡间老屋,手里轻轻抚摸着乡亲们送我的土特产,脑海里回想着这两天与乡亲们朝夕相处的难忘情景,心里默默地记着乡亲们的深情厚意,嘴里情不自禁地说到: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老屋是我家的根基祖屋,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会常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