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一个周日的下午,阳光明媚。
为纪念伟大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题活动,我们应约拜访了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文教分会崔庆民会长。
崔老在1985年离休前,曾历任上海市江湾区区委办公室主任、杨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建设政工研究会研究员等职。而今是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文教分会的会长,兼上海市金秋文学社、枫林诗词社、建设诗社、苍松书画社的社员。崔老出生于江苏的一个贫农家庭,参加革命前只接受了小学的教育,在离休后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完成了老年大学的深造教育,并且修习了诗词、古文、绘画、写作等多项陶冶身心的科目,如今过着安静而丰富的退休生活,并且不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其中着实有不少值得学习的东西。
于是笔者专程来到了崔老位于上海市赤峰路的寓所,向这位不平凡的老人求教。一踏入崔老的居所,迎面便感受到一种质朴而典雅的气息。不大的三居室房间里,简单的中式家具干净而整洁。洁白的墙壁上挂着崔老和老伴武晋鸿年轻时的结婚照。老人与我们谈话的房间墙壁上,悬挂着他自己创作的两幅国画。
我们的话题也就从这两幅画开始。当笔者问及画作的绘制,老人笑着说:“我这一生啊,有四个没想到。”笔者立刻来了兴趣,一一问道:“是哪四个没想到呢?”
“第一个想不到,是我居然能活到82岁。”崔老指着自己道。
接着,他介绍了自己幼年时期的情况。崔老于1926年出生于江苏邳县一户贫农的家中,是家中的独子,上面还有3个姐姐。幼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困,大姐5岁被迫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在最困难的时期吃过家门口的榆树皮,17岁自杀。1946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国民党还乡团要他的父母交出参加共产党的儿子,结果逼死了他的父母,二姐被逼疯后不久去世。崔老说:“我的父母,两个姐姐都死得很早,我算算他们平均活了41.4岁。我现在82岁了,我们崔家庆字辈的没有活到我这个年纪的。这真是我想不到的啊。不是他们寿短,也不是我命大。我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这太平盛世;没有和谐富裕的社会,就没有我们老人长寿幸福的生活。”
“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在我离休之后还能上大学!”崔老接着说,“解放前我读到小学四年级,七七事变爆发就辍学了。我的家距离台儿庄100里,台儿庄大战时的炮声能听得很清楚。七七事变后,国民党炸了黄河花园口大坝,大水蔓延了整个黄河两岸。天灾人祸,我们举家迁移。书自然是没法读了。我是个很想读书的人,可是解放前一直没有条件,参加革命以后,到解放区读过一点书,但都不正规。真是没想到,离休后,我还能去上老年大学。而且,我们这个大学没有毕业的时限,只要你想学,念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到我们老年大学讲课的都是来自华东师大等高校的知名教授。”
“第三个想不到的是,我在学习了以后还能发表文章和画作。”崔老原本平淡的语气里透出了一丝自豪,“从来没有想到我的画还能参展,还能发表在杂志上。离休后公开发表的就有7篇,分别都发表在《大江南北》和《上海市老干部工作》等杂志上。内部发表的就更多了,你看,”崔老说着将案几上的一本草稿拿给笔者,笔者拿在手中看了看,A4纸大小的本子,足有一本百科全书那么厚,“光这样的草稿,就有18本呢”。我在赞叹之余,留意观察了老人的草稿本,惊奇地发现都是利用曾经在工作单位使用剩下的废纸,将能写的空白纸张装订成册。这发生在一个局级的离休的干部身上,真是令我们这些用惯了A4打印纸并弃之如草芥的年轻人感到汗颜。
“第四个想不到,是我居然参与了20多次演讲,听众足有5000多人。”老人说到这里,话匣子打开。说到曾经去过演讲的学校,更是一一道来,如数家珍:“南市的林荫中学、晋元中学我去讲了好几次,还有同济大学附中(即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鞍山高级中学——笔者按)等等……”我给同学们讲革命传统,讲战斗故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祖国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崔老在谈这四个想不到的时候,他的语气是自豪的,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他是在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赞叹改革开放30年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是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讴歌。
其实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祖国如沐浴春风般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还会有多少惊喜发生,还会有多少个想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