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端午海峡两岸诗人联吟大会”追忆
十二年前的1996年端午节,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史册上具有“破冰”、“融冰”的里程碑意义。是年,在两岸有关文化团体的鼎力促成下,在两岸同胞的共襄盛举下,“丙子端午海峡两岸诗人联吟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是两岸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诗学交流、联吟、酬唱,充满了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祖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影响、和平统一方针的伟大感召力,这样的联吟大会就无从谈起。由于当时的具体情况,大陆的各家媒体均未作报道。笔者躬逢其盛,今日以亲历者的身份“揭秘”当时的盛况。
诗会命题“圆、源、原”
那是1996年初春的一个晚上,著名书画家、致力于中外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活动家邱正平,在作家、书法家朱卓鹏的陪同下,专程到舍下造访,邀我参加丙子端午两岸诗人联吟大会,并提供格律诗作。邱正平告诉我,这些年他周游列国,在海外经常遇到来自台湾的朋友,无论新知旧雨,大家见面后总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们都来自中华!”由此,他萌生了一个创意:两岸中华儿女盼团圆、找根源,要找到一个几千年来彼此认同的民族节日作为情感和亲情的纽带、桥梁,而端午节、诗人、屈原、爱国主义,则是最理想的载体。他把想法与台湾中华汉诗学会副秘书长、驻上海特派员詹森田先生一合计,两人一拍即合。然后,他们分头联系两岸的文化团体出面牵头,并取得了双方“重量级人物”的力促和玉成,遂以“圆、源、原”为诗会的主题——“圆”代表着团圆、梦圆的善祈善颂;“源”寓意为两岸的同根同源;“原”即屈原,并指代中华源远流长的诗学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
两岸“重量级人物”支持、参与
这次两岸端午诗会,得到了“九二共识”的缔结者、“汪辜会谈”的领衔担纲者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的全力支持。海协会长、上海老市长汪道涵欣然挥毫题写:“圆、源、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亲自题写李白《江上吟》的诗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以祝贺“丙子年纪念屈原,海峡两岸诗人联吟大会”的举办。时年九十七岁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题诗:“岂为湘累吊屈原?要从文化觅根源。和平统一圆满日,再举蒲觞吊忠魂。”这位老人吟诗之外,意犹未尽,也挥写了“圆、源、原”。
既是两岸诗人的联吟盛会,必有一唱一和。新四军老战士萧挺先生命笔和陈立夫七绝一首:“中肠依旧怀屈子,华国常思景物全。团结一心争日月,圆融真境赏春妍。”另一位新四军老战士范征夫先生也挥毫吟唱:“地利人和得天时,文明古国史名驰。中华各族团圆日,再度腾飞寰宇奇。”此外,沪上著名老艺术家百岁诗翁钱君匋先生,诗、书、印“三绝”并举,可谓宝刀不老,情有独钟。老诗人王辛笛、喻蘅、陈诏、田遨、金性尧、黎焕颐,中青年诗家刘希涛、陈鹏举等也都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参加联吟。
作为端午诗会组织、参与方的“另一半”,台海彼岸的诗人还组成了一个近三十人的中华汉诗学会上海访问团,专程来沪联吟、切磋诗艺。其荣誉团长、团长分别由中华汉诗学会荣誉理事长陈有用、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吴剑锋担任,台湾故宫博物院编纂、诗人、海峡两岸诗学交流联络人林恭祖先生为该学会上海访问团秘书长。有意思的是,这近三十人的访问团有九名女诗人,其中包括碧湖山圆通禅寺住持、画家、诗人释如慧。团员中还有一名10岁小学生、小诗人谢昀桦,让人感到“中华汉诗”在祖国宝岛台湾也流泽绵长,后继不乏。
台湾诗人的国学功力颇深厚,佳作佳句可圈可点,如陈有用的“薰风吹两岸,日月望团圆”;吴剑锋的“一匡天下升平日,五岳巍巍北极尊”;林恭祖的“怀沙沉日月,抱恨失乾坤”;詹森田的“长虹连两岸,丽日照千门”;郑尚淮的“流年多恨别,丰岁大团圆”……吟咏回味,含英咀华,令人击节赞赏。
这些联吟诗作,还以书法、画、印、瓷艺等艺术形式加以强化、凸显,形成了七十多件出自名家的艺术珍品,并由香港白鹤出版社结集出版,也是两岸三地的一次文化艺术的交融、互动、联动,共同谱就了中华民族以文为根、以诗会友、血脉相连、呼唤团圆的新篇章。
银河宾馆亲情融融
两岸诗人同台联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1996年6月下旬,相聚于上海银河宾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尽管参加诗会现场活动的绝大多数人互相并不认识,但乍一见面,犹如相识多年又阔别多时的老朋友,显得极为亲热,一点也没有陌生感。当晚的诗会主持人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当红“名旦”肖亚,她那靓丽的形象、稍带沧桑感的语调,时而朗诵两岸诗人的诗作,时而鼓动人们即席对诗,整个场面被她调控得既浓情似酒,又生动活跃,台上台下,联吟的、唱和的,当场泼墨丹青、笔走龙蛇作书的,好不热闹。尤其是十岁台湾小朋友谢昀桦,不仅成为其长辈呵护的“小公主”,更成了全场关注的“大明星”,只见她大大方方地登上赛诗台,时不时用童声稚气朗诵大人们的诗作,逗得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开怀大笑,掌声鼓励。
“已是台澎归赵璧,宁容禹域裂金瓯?”复旦大学教授、诗人喻蘅的这两句诗,道出了两岸诗人的共同心声。在银河宾馆联吟大会的座席之间,一些台湾诗人对我说:“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来讲,中国的统一总归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搞分裂是违背民族意愿的。”“今天的端午诗会,既是对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和追怀,也是对现代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寻根溯源、两岸团圆的祈盼。诗言志嘛!”这些热乎乎的话语,着实让人耸然动容,倍感欣慰。
次韵奉和切磋诗艺
丙子端午海峡两岸联吟诗会是一次命题诗会,以“圆、源、原”为题。而从更严格的要求上讲,还要把“圆、源、原”三字作为诗韵,使诗题与诗韵浑然契合,这在创作技法上难度就更高了。当初邱正平、朱卓鹏二位书画方家来找我时,拿来了台湾中华汉诗学会上海访问团秘书长林恭祖老先生的三首五律,让我依原韵唱和。林先生的旧体诗词功力很深,其中的两首诗云:“不必劳魂梦,乘槎溯古源。黄河天上水,葱岭日边门。华路开疆土,诒谋启子孙。大鹏搏万里,难忘北溟鲲。”“千年春不老,万古月长圆。卌载难睽别,三生有胜缘。鸰原南浦近,雁序北云连。鰲戴蓬山返,同歌棠棣篇。”不仅笔端饱含爱国深情,而且用韵、用典精准,确是上佳之作。历来和诗,比原创原作更难,因为除了在诗题上要与原诗契合,不能“跑题”,而且在诗意上要有所“新翻”,更要在对仗、韵脚以及典故运用方面相符。如果说写旧体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话(闻一多先生语),那么步韵的旧体诗则凭添“一副更紧的镣铐”。
既然当仁不让地接受了友人的嘱托,我自也经过了一番认真的准备,潜心进入创作阶段。激发灵感——草创初成——练意练句——推敲诗眼——统揽全篇……很快,三首五律和诗一气呵成。我的和诗如下:“风雨端阳近,行吟忆屈原。诗骚辉日月,气节拄乾坤。举世独清醒,斯时皆聩昏。楚宫遗迹杳,不废大江奔。”“五千华夏史,亿兆发同源。御外逐倭虏,封疆靖国门。歌吟联海峡,酬唱系裔孙。合浦珠还日,沧溟腾巨鲲。”“嘤鸣求唱和,两岸月初圆。诗次林公韵,情牵屈子缘。关河虽阻隔,血脉自相连。盛举何堪似?骚坛三百篇!”
“答卷”交上去了,也没多考虑能不能用。不料诗会举行那天,拿到汪道涵先生题写封面的会刊专集《圆源原——诗书画印艺术品集》,翻开一看,紧接着陈立夫诗、萧挺和诗之后,刊登的就是我这三首五律,而且还配有著名女画家张琳的三幅写意画。如此安排,颇出乎我的意外。在诗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林恭祖先生,他是位和蔼的老人,看上去约六七十岁,个子不高,头已谢顶,话也不多,见了面他握紧我的双手连声说:“想不到大陆中青年诗人中还能写出这么中规中矩的旧诗,到底是中华汉诗的根源还是在祖国大陆啊!”他还热情地邀请我后年,即1998年的端午参加在台北圆山饭店举办的戊寅海峡两岸联吟大会。其他的台湾诗友也盛邀上海诗人组团前往。这样的亲情、诗情感染了诗会上的每一位亲历者。
后来由于台湾当局主政者的阻挠,两年后的戊寅诗会上海诗人未能组团成行。我便写了七律一首,以诗代柬致意台湾诗友,还是用的“圆、源、原”韵:“泽畔盘桓五六天,汨罗寻觅二千年。九州鹿鼎争秦楚,一瓣心香祭屈原。两岸连根非异域,百川归海是同源。申江酬唱知音和,祈祝金瓯别梦圆。”这首诗是我偕上海的一些诗友、文友,1997年赴湖南岳阳采访采风时吟成的,行经屈子故里,因而增加了一些实地感受,隔岸遥寄,一抒情愫。
虽说当年未能访台,但也许凭着我积极参加了丙子端午两岸诗人联吟大会,并有三首诗作“旗亭画壁”、忝列《圆源原——诗书画印艺术品集》,从而有幸获得了中华汉诗学会颁发的“诗学荣誉状”,称我“参加丙子端午上海两岸诗人联吟大会,致力弘扬文化,促进海峡两岸诗学交流,贡献卓著,特赠此状以示感佩”云云。这块牌匾形的“诗学荣誉状”,是台湾诗友对我的勖勉和鼓励,也是海峡两岸首次诗学交流的见证,至今仍然放置于我的书房之中,相依相伴我2004年8月结集出版的《泱泱中国》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