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期●烽火岁月●

新四军四支队 皖中皖东敌后

——访老红军战士林道生

作者:胡根喜


1936年4月,18岁的林道生参加活动在鄂豫皖边的红二十八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7年抗战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红军第二十八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3月底,身为特务队战士的林道生,跟随部队一起向皖西集结。4月中旬挺进皖中,于庐江、无为、舒城、桐城和巢县(今巢湖市居巢区)等地区,深入敌后与日伪展开游击战。
  5月初,日军从南北两路夹攻徐州。日军第六师团一部从芜湖过江,先后占领和县、含山、巢县。国民党军第5战区廖磊的第21集团军和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纷纷后撤,皖东及皖中大部分沦为敌后。5月12日,日军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共20余人乘船由水路出发,企图在蒋家河口登岸出扰百姓。林道生所在的特务队获悉了这一情报,支队立即命令第九团侦察队和第四连,抓住战机,埋伏在在巢县东南的蒋家河口。日军刚一登岸,就遭到了我军伏击。这场战斗只用了20分钟,就全歼坂井支队,还缴获了19余支枪,我新四军却无一伤亡。这一仗规模虽不大,但却打响了新四军进入华中敌后抗击日军的第一枪,揭开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游击战的序幕。首战告捷,军民振奋。蒋介石也致电:“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
  林道生虽然没有参加蒋家河口战斗,但正是他所在的特务队为作战部队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才使这场战斗打得干净利落。
  说起亲临战场的事,林道生的精神便矍铄地说起攻打安徽定远县以东、津浦路以西青家岗的战事。
  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日军开始集结兵力西犯武汉。这正是新四军江北部队向东发展的大好时机。5月21日,叶挺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徐州已失,敌后空虚,四支队在庐、合、无三县间一带,地形和政治情况条件均不利迅速发展,应挺进滁县、全椒以西,嘉山明光以南,巢县以北,定远以南”的定、滁、巢、全公路沿线及滁临铁路沿线活动。这一建议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也完全符合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
  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第四支队归其指挥。6月,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徐海东兼任支队司令(后张云逸兼)。戴季英任政治委(后郑位三),下辖第七、第九、第十四团,开创了以定远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的抗日根据地。
  1939年8月,日军占据了我青龙岗镇。这是我四支队所开辟的根据地,一定要从日伪手中夺回来。这对于巩固我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稳定民心,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为此,四支队十四团奉命趁敌未站稳脚跟,攻打青龙岗,收复根据地。那时,林道生从特务营调入团部锄奸股当股长。当他们摸清了驻扎在青龙岗的日伪军共100多人,以及据点的情况后,十四团团长梁从学便决心拔掉这颗钉子。9月的一天,梁团长率领部队夜间就埋伏在青龙岗镇边。天亮不久,乘哨兵换岗之机,扑进了镇。尽管日伪军人数不少,也配备有重型武器,但由于失道寡助,加上猝不及防,一下子就被我军打晕了。林道生手握着一支手枪,与战士们一起冲进了镇内,与日伪军激战。经过两小时的战斗,全歼了日伪军,拿下了青龙岗,而我军伤亡极少。
  作为四支队十四团的一名战士,林道生在随部队挺进皖中、皖东,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中,他参加了几乎所有的战斗。回忆这段东进抗日史,这位已届九秩的老红军战士说: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作出新四军东进的战略方针是非常英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