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期●扬我中华魂●

“当今一圣人”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

作者:向明生


徐特立作为毛泽东的老师,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受到中国民众普遍的尊敬。毛泽东在徐特立60岁生日时,给他的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

教育救国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1877年2月1日(清光绪二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生于湖南长沙县五美山荷叶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徐特立9岁进蒙馆学习,15岁转到浏阳河畔一座古庙里读私塾。
  徐特立18岁时,开始在五美乡小塘湾边教蒙馆,边读书。五美地处长沙和浏阳之间,他经常前往长沙,逐渐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拥护他们的变法主张。
  1905年,清朝政府被迫废科举,办学校。长沙望麓园新办起一所宁乡师范学校,徐特立考入该校一个学制四个月的速成班。校长周震麟是同盟会员,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同时,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也传入湖南,这些都使他深受影响。他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走上了反康梁而相信孙文的道路”,成为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长沙教育界人士在徐特立、何雨农及其他革命人士的努力下,积极参加了长沙起义。起义胜利后,湖南成立临时议会,徐特立被选为临时议会的副议长。不久,他又回到教育界,用教育来改革人心,成为教育救国论者。
  1913年,徐特立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坚持民主办学,校内一切重要事务,均由校务会议讨论后执行。正因为徐校长作风民主,平等待人,一些教师即使薪金比较低,也愿意应徐校长之聘,来他领导的学校任教。
  徐特立特别关心贫苦学生,经常节衣缩食,掏钱支援他们。本科第一班学生田汉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买书,徐特立就把自己在书店里买书的折子交给田汉到书店里选购自己喜爱的书籍。夏天,田汉没有蚊帐,徐特立又送给他一顶蚊帐。
  徐特立在长沙师范当了两年多的校长,亏空六百余元,无力偿还,不得不辞去校长职务,受聘到湖南第一师范、修业学校任教。后来,还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兼课,并兼任湖南孤儿院院长。经过几年的时间,他才用自己的薪金还清这笔账,由此而被人视为“毁家兴学”的典范。
  1919年夏,已经42岁的徐特立积极响应蔡元培所倡导和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奔赴法国留学。他先进入木兰省公学法文补习班学习法文,后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1924年夏回国,之后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校长。

五十一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反动军阀何健在湖南策动了“马日事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镇压工农运动,革命群众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徐特立无意中在长沙郊区黎尚瑾(女,共产党员,徐特立学生)家里,遇到了隐瞒政治身份来此避难的李维汉。李是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人,也是徐特立在湖南一师任教时的学生。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况下,李维汉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毫不迟疑地表示:“我已经五十一岁了,只要共产党这样一个先进的党,能允许我这老朽的人加入组织,那我就真获得了新生,还不愿意吗?”于是,经李维汉介绍,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人彭公达批准,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徐老七十寿辰时,陆定一曾深情地回忆说:“当时得到消息,说有一个已五十的湖南老教育家徐特立,却在这样的时候加入了党。这种消息,该是多么令人兴奋,多么令人增强对中国民主事业与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信心啊!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就这样对全党同志上了第一课:困难时不要动摇,应当更坚决的奋斗,革命是一定要胜利的。”
  徐特立入党后,党派他赴武汉工作,受到昔日在一师任教时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的热情欢迎,立刻参加武汉农讲所的工作。不久,又与谢觉哉等一起编辑《大江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胜利地占领南昌后,徐特立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并担任革命委员会所属党务委员会的领导工作。1931年11月1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徐特立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教育部副部长。部长瞿秋白从1931年夏到1934年初一直在上海,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活动,苏区的教育工作实际上由徐特立负责。他在苏区先后办了列宁师范学校、苏维埃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卫生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为党培养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人才。

长征中年龄最高的长者
  1934年10月中旬,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江西云石山下的大路上红旗飞舞,战马嘶鸣,浩浩荡荡的红军主力部队开始进行战略大转移。这时徐老已经五十七岁,是长征队伍中年岁最高的老同志。党中央把他和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等编在红军野战医院中央工作团,董必武任主任,他任副主任。在行军中,徐老步行二万里以上,骑马的路程不过二三千里。同志们说:“徐老徐老真是好,不骑马儿跟马跑。”每到宿营地,他不肯休息,主动地打水、做饭、洗衣服,检查和布置工作。
  部队翻越雪山之后,根据党中央决定,横跨草地,北出陕甘。徐特立随部队驻扎卓克基,做过草地的准备。他和广大战士一样,参加割麦、磨粉,装满干粮袋。组织上要求大家背足自己所需要的粮食,否则,进入荒无人烟的草地,就有被饿死的危险。徐特立在行军中,尽量挖野菜、煮马皮充饥,千方百计地不动用储备粮。恰在这紧要关头,谢觉哉突然病得厉害,急需粮食维持生命。徐特立就慷慨地将自己珍藏下来的粮食全部送给谢觉哉。后来谢觉哉在《赠徐老六十生日》一诗中写道:“漠漠沮洳地,峨峨暴冻罔,是谁皆束腹,赠我竟倾囊。”讲的就是这些历史情况。
  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徐特立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的部长。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他担任边区教育厅厅长,着手发展边区教育事业。他亲自指导编写教材,他主张:识字要从简到繁,内容要丰富,不但要有政治内容,还应有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和生产常识。小学算术教材,要加一些简单的代数、几何、三角的常识。后来抗日战争时期以至解放后六十年代,我们党领导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和算术教材,大致都遵循和贯彻了这些原则。
  1947年1月9日(农历十二月十九日)是徐特立七十寿辰。寿诞的前一天晚上,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负责同志亲临徐特立居住的窑洞祝贺,俗称“暖寿”。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边区政府举行了热烈的庆祝大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均为徐老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坚强的老战士”;刘少奇副主席的题词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周恩来副主席的题词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总司令的题词是:“当今一圣人”;彭德怀副总司令的题词是:“徐老是人民的教育家”。党中央给徐老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高度评价他的业绩,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和发扬他的革命品德。

一代师表启后昆  
  1949年3月,徐特立参加了党中央在西柏坡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后,随党中央迁往北京西郊香山。继续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进入北京城,组织上分配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同志住在一起,房子陈旧,他一进屋,第一脚就踩断了一块地板,险些跌了跤。一些同志建议换一幢房子,但是他不同意。1952年,为便于群众来访和保存图书资料,组织上决定给他盖几间房子,他知道了,一再反对,说:“现在人民生活还有不少困难,我怎能为自己盖房子,花费人民的钱财呢?还是等将来生产、建设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说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特立仍以主要精力领导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从1949年到1953年,他相继发表了《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教育》、《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在教师节谈新民主主义教育》、《课程标准的重要和课本的活用》、《论国民公德》、《各科教学法讲座》、《青年的学习问题》等一系列文章,对于建国后的形势和文化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宗旨、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方法,以及培养国民公德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他给中央写信,请求免去他担任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职务,让年轻有能力的同志来接替。他在信中说,若不这样,我是很不安心的。不久,杨尚昆、陆定一等同志去看望他,问他为何感到不安?他说:“不让贤怎么能安心呢?就是要让贤嘛!”他还说:“青年是国家未来,只有青年人成长起来,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敬爱的徐特立是中国人民的师表,共产党员的楷模,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