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期●老区采风●

五“龙”腾飞惠三农

作者:史昌源

江都市小纪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五“龙”腾飞的新格局,推进了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合理流转和组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善生态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2007年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值达20多亿元,排列全市第一位,农民人均收入800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84元。
  菜业“青龙”显神威。2004年引来“外来凤”福建超大集团落户,形成千个大户搭大棚、万户农民种蔬菜的良好态势。全镇常年蔬菜从几千亩、上万亩发展到2007年3万亩,其中钢架大棚面积5000多亩,成了江都打造“江苏寿光”主板块。由于设施良好,品种更新,质量提高,蔬菜亩年产值达到5000-8000元,纯收入2000-5000元,高产田块过万元。该镇原供销人员景东波,对企业管理有丰富经验,自农业结构调整以来,他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了蔬菜生产的先进技术,2001年他带头创建了绿园蔬菜公司,承包200多亩土地,搭起了10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蔬菜产量从几千斤/亩上升到万把斤/亩,产值从5000多元上升到1万多元,亩效益从2000多元上升到了5000多元,高产田块近万元,2006年效益近百万元。2007年,他又将公司蔬菜面积扩大到400多亩,防虫网面积占80%,由于精心操作,科学管理,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富了不忘众乡亲,帮助十多户种菜户致富。蔬菜近销本镇本市,主销全国各地,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目前该镇还筹建了蔬菜育苗中心,为菜农提供优秀种苗供应,建起了一座6000平方米冷库和蔬菜脱水加工厂,同时在蔬菜园区建成了300亩野生蔬菜园和有机蔬菜园、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既提升经营层次,也提高了高效农业的附加值。
  渔业“银龙”化彩虹。全镇特水养殖面积4万多亩,其中围田养殖面积3.2万亩,罗氏沼虾单体养殖面积2.8万亩。由于实行了能人规模养殖,采用了锅炉增温、薄膜保温和分层施养的方法,罗虾单产从数百斤到超千斤,高产池达1200斤,效益一般亩收入2000元,高产达6000-8000元,“仙宝牌”罗虾获国家绿色产品标志,罗虾繁苗场被定为国家罗虾种苗场。木匠出身的徐涤宇,1994年从事罗虾养殖,由于技术精,管理好,罗虾产量逐年上升,从一亩几十斤上升到上百斤,现在亩产过千斤。他2006年承包围田养殖达到140亩,积累资金数百万元,2007年收益50多万元,并帮助十多户养殖户养虾致富。现在该镇水产养殖方面采取竞争承包,有数十人到外镇承包围田养殖,面积在2千亩以上。
  禽业“彩龙”展英姿。全镇养禽2000多万只,其中以纪东、赵家等村为代表的蛋鸭发展迅速,饲养量超过百万。镇成立养鸭专业合作社,集供苗、饲料、蛋品加工为一体,被扬州市命名为“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成员徐金年2007年养蛋鸭1万只,除饲料加工收入外,年收入20多万元。赵家村村民戴广荣,年饲养蛋鸭2万多只,去年年收入30万元以上。
  米业“金龙”富万家。全镇有优质水稻面积3万多亩,由于实行规模经营,采取机械化操作,轻型化栽培,亩均单产1200斤以上,稻谷加工成“芦柴花”大米获国家绿色产品证书,产品畅销上海等大中城市,比单纯卖稻增效一倍以上。该镇纪东村村民马祥喜承包206亩农田,组建农场,拥有拖拉机、收割机、条播机、挖墒机、插秧机、打水机和防病治虫喷洒机等各种机械,实现了操作机械化,节省了80多个农业劳力。稻子加工成芦柴花优质大米销售,一亩麦稻年收益400-500元,农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另外,农场还可以通过农业副产品,如稻草、稻糠养家禽家畜,增加收入。
  意杨“绿龙”筑长城。全镇利用河边、渠边、沟边、家前屋后和零星隙地栽植意杨200多万株,折实面积在四万亩,成材树有数万株,按现行价,年自然增效人均400多元,如果成材卖给本镇快乐、扬子两个木业集团,效益就更加可观。圣和村,早在90年代就重视意杨栽植,全村植树10多万株,大都已经成材,价值千万元,村里逐年砍大留小,年年补栽,年年砍伐收益,2005年砍了1210株,收入27万元。竹墩村陈天宏,2002年利用隙地承包栽了7000多株意杨,时过6年,意杨直径一般在25厘米左右,价值百元一株,总价值在70万元以上,加上林间套种瓜果收入,年收入10万元左右。
  “五龙”腾飞,强化了农业,促进了工业,带动了三产,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