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期●扬我中华魂●

朱自清颂

作者:泓 阳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从祖父一代起长年在外为官,家中房屋田产逐渐被族人侵吞,后随父亲全家搬迁至扬州定居。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同扬州的关系够得上“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故自称“我是扬州人”。他入镇内一家私塾,读经籍、古文、诗词等,打下了良好的古典文学基础。

1916年,品学兼优的朱自清从省立第八中学毕业后,即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翌年,当他正式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北京,同时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前爆发反帝爱国群众运动。在新思潮的鼓舞下,朱自清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被点燃,他和同窗杨晦、江绍原以及国文系同学许德珩、孙伏园等人一同上街参加示威游行,表现颇为活跃。从此他开始写诗,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享誉文坛
  朱自清是著名的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也是“五四”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的诗风格清新,爱国激情在他的诗行里流淌,发出了要“建红色的天国于地上”的时代强音。他写道:“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他的散文。1928年,他出版了散文集《背影》。从此,他成了蜚声海内、享誉文坛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表现出卓越的艺术功力,状物写景,缜密细腻;记事抒情,朴实动人,形成了简约委婉而又绮丽清新的独特风格。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半个多世纪来一直被选为我国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他的那些饱蘸愤怒之情而写的作品,如《执政府大屠杀记》、《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揭露黑暗的现实,触及腐败的时弊,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对当时反帝反封建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五四”以来的白话文与文言文、革新与复古的斗争中,朱自清的文学创作显示新文学的实绩,起到了向旧文学示威的历史作用。特别是他的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建设,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渴求光明

朱自清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无论在什么境遇下,他对理想的新中国充满着由衷的渴望和深情的呼唤。他是多么希望早日在神州大地上建立一个“红色的天国”啊!为此,他以诗文和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新中国而奋斗。

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大学生的朱自清,和同窗、同学一道参加了示威游行。1926年3月18日,他与清华师生一起参加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而举行的天安门集会和向执政府请愿,亲眼目睹了段祺瑞执政府卫队屠杀请愿学生的血腥场面。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作为大学教授的朱自清,同自己的学生一起在反帝爱国的洪流中前进。1939年7月7日是抗战两周年纪念日,朱自清不仅出席纪念会,还写了纪念短文《这一天》。他热烈地歌颂民族抗战,热切地盼望在抗战的血火中诞生一个理想的新中国。他在《这一天》中写道:“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速的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他热心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曾作为清华教师的代表,亲赴抗战前线慰问抗日将士。

1942年,朱自清写下了《新中国在望中》一文。该文对抗战胜利和战后重建寄予了很大希望:“在我们面前的是胜利的中国,在我们望中的是新生的中国。可是非得我们再接再厉的硬干,苦干,实干,新中国不会到我们手里!”他曾说过:“诗人是时代的先驱,他有义务创造一个新中国在他的诗里。”这个“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早在诗人心中闪光了。

1946年7月,朱自清在成都准备举家北上时,从昆明接连传来李公朴和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害的消息。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使他悲痛万分。他在日记中写道:“此诚惨绝人寰之事!”“此成何世界!”在诗笔搁置了近二十年之后,诗情的闸门打开了,他写下悼诗《挽一多先生》。该诗最后一节写道:

“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你自己/遗烬里爆出了新中国!”

这惊雷般的诗句,是诗人对好友闻一多先生爱国精神的悲壮赞颂,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完美的新中国”渴望的急切之情。

回到清华园之后,朱自清一面为整理亡友遗文、主编《闻一多全集》而废寝忘食,一面不知疲倦地战斗在人民解放事业的另一条战线上。他在北平进步教授抗议反动当局迫害爱国学生的呼吁书上带头签名,以致遭到国民党宪兵特务三次登门恫吓和迫害;他多次保护和营救遭到追捕的革命学生。

一生清贫

朱自清一生都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他把原名“自华”改为“自清”。这名字同他本人是那样地名实相符。他 “自清”了一辈子。

抗战开始后,朱自清随清华师生南下昆明。蒋介石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一家几经颠沛流离,有时还得靠借贷过日子。他认为一切为了抗战,个人生活苦一些算不了什么,只要抗战胜利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然而,抗战胜利之日,正是人们美好愿望的破灭之时。从西南联大回到清华园,朱自清一家的生活状况丝毫未见好转。他依然清贫如故。贫穷和疾病不断地折磨他。他脸色苍白,身体越来越差。但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鉴于朱自清的学识和声望,国民党总想以高官厚禄来拉拢他,多次请他去做官,他不屑一顾。遇有“党国要人”登门拜访,他避之犹恐不及;达官贵人请他吃饭,他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拒不出席。还有个什么“名流”请他写“寿序”,出价三千元,他拒不从命。更有人几次劝他加入国民党,甚至送上“特别党证”请他填写,他一概严辞拒绝。

1948年,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身为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每月薪金也只可买三袋面粉,一家人常常缺吃少穿。他本人骨瘦如柴,体重仅40多公斤,胃病日趋严重而又无钱医治。但是,6月18日那天,当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美援面粉宣言》送到他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立刻用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大义凛然的行动,显然影响到了朱自清羸弱的身体和本已艰难的日常生活。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意味着每月家中损失六百法币,对全家生活影响颇大;但下午认真思索的结果,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此后,不到两个月,朱自清的病情不断恶化,8月6日送北大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医治无效,于8月12日逝世,终年50岁。在临终前,他还断断续续地对妻子说这样两句话:“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他义无反顾,至死不渝,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气节。

1949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誉道:“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