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期●纪念罗炳辉诞辰110周年●

永远的追寻

——怀念我的爸爸罗炳辉

作者:罗新安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61个年头了,当时我2周岁半。由于年幼,对父亲所知不多,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对父亲足迹的追寻。
      爸爸没有能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有一次,妈妈进屋,警卫员马上给她倒了一盆洗脸水后准备退出。没想到爸爸立刻就叫住了警卫员严肃地问道,组织上派你来干什么的?警卫员答,照顾首长。爸爸说,那你为什么给她倒洗脸水!我妈妈是位老红军,是司令部的协理员(团级),也算是警卫员的领导,给她倒一盆洗脸水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爸爸却要警卫员改正错误……
      爸爸严以律己的精神是我一生学习、努力的方向,也是爸爸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在爸爸严以律己精神的影响下,我在独立研究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标准、目标。经过30年默默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成为无冕的教育心理学专家。
      回首60年,我从心里感激爸爸的遗产。
      我于1943年12月25日出生在新四军第二师师部。当时,师部已从盱眙县黄花塘搬到了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集以北约20华里的大刘郢村。
      我出生时,爸爸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正在津浦路西地区指挥作战,我军在定远县占鸡岗反击桂顽进犯的战斗刚刚结束。这一年爸爸已经46岁了。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他从“新四军”和“安徽”中各取首字,是期望我永远牢记在血与火交并的严酷的战争岁月里,新四军与安徽人民结下的战斗情意。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常常听妈妈和老同志说起爸爸的战斗往事和生活佚事。
      爸爸未上过军校,文化程度不高,但实战经验丰富,善于琢磨,经常能够创造一些新的战略战术。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主要在山区活动,形成了一整套山地游击战的战术。到了抗战时期,我军挺进到华北、华中,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和密如蛛网的港汊,原来的游击战术受到限制。中共军事家各出高招,又创造了许多套新战法。其中尤其以徐向前的“人山”战术和爸爸的“梅花战术”最为有名。
      梅花战术,阵形散而不乱,部队少而不薄,寓兵于民,以静制动,舒卷随心,变化莫测。日军对这种战术伤透了脑筋,翻遍中外战术经典著作找不到只言片语,最后只好命名为“罗氏战术”。
      梅花战术集游击战、运动战于一体,主要以伏击、纠缠、阻击、迟滞和侵扰敌军为主要内容。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不规则性,阵地的布置和撤离、兵力的分散与集中、火力的设置与配备、战斗时间的长短与战斗目标的确定,主动权都操在新四军之手。只此一招,使游击战出现质的飞跃,打得敌军不敢出城、不敢下乡、不敢分散行动,根据地则迅速扩大。
      梅花战术得到新四军军部的高度评价。在华中局扩大会议上,刘少奇说:“在目前敌强我弱、孤悬敌后的条件下,‘梅花’是一种新的战术。罗炳辉同志在这方面的发明努力是一个模范。”
      陈毅说:“这个战术是罗炳辉同志以及二师负责同志具体研究出来的,并且经过部队的实战演习,再拿到部队做教育,这种精神是完全对的,要继续发挥。”
      除了梅花战术,爸爸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创造还有:麻雀战、碉堡战等。
      1978年10月,我去定远县藕塘镇。这里是1939年夏爸爸率新四军第五支队进军津浦路东的出发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后,这里是津浦路西根据地的中心区,当年人称“小莫斯科”,而且定远县又是淮南根据地第一个成立的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从军史资料中得知,当年日本侵略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桂系李品仙部进犯我路西根据地,大多把矛头直指藕塘。我在藕塘街上漫步,见迎面走来一位刚从农村来的老农,我就迎上去跟他攀谈,问他:“您知道罗司令吗?”老农马上就回答说:“知道,太知道啦,罗司令大名罗炳辉,是个好人哪!八年抗战那阵子,‘广西猴子’打过来,打到山黄家,听说有两间老百姓的房子是罗司令住过的,就放火给烧毁了,还糟践老百姓。罗司令不依了,带新四军打跑了广西军,挨家挨户慰问老百姓,给房东盖了两间新屋。后来,广西一三八师不甘心失败,又来烧了许多房屋。罗司令这个人看不得我们老百姓受苦遭罪,下命令,‘每间屋发给70元,重建家园!’哎呀,农村建房哪里要得了这么多钱?家什农具都能置齐了。罗司令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他:“您见过罗司令吗?”他说:“见过!他一来就开群众大会,宣传打鬼子、救中国。那年腊月二十三,年关将近,大雪封门,罗司令的部队从我们那里过,罗司令在群众大会上说,‘新四军是你们的子弟兵,子弟嘛,理当给父老乡亲拜年。不论大人小孩,一个人头一斤肉。我问过啦,市面上一斤猪肉8块钱,图个整数吉利,每人发10块钱!’同志,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老百姓日子苦啊,1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呢!过年时家家都吃上了肉,人人感谢新四军,个个都说罗司令好!”这位老农的话语,使我深受感动。我凭吊过藕塘革命烈士陵园,知道藕塘人民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许多人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却记着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应该做的一点点好事!
      第二天,我到了来安县大刘郢,乡亲们热情接待了我,问长问短,向我说爸爸的事,还说我小时候的事,我就像到了家一样。刘仁善老人说:“罗师长在这里住了几年,既要带兵打仗,又要自己动手开荒种地,还经常帮助我们老百姓挑肥料。罗师长力气惊人,再重的担子到了他的肩上就轻飘飘地像稻草一样呢。那年月,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封锁我们,根据地内医药奇缺,老百姓生了病都可以到二师部医院去看病。许多人都用过你爸爸送的云南白药。每逢年关过节,罗师长总要请军属和地方干部到师部去会餐,虽说当年生活艰苦,没有几个菜,可是暖人心啊!”
      乡亲们说起爸爸的往事来,都充满深情,绘声绘色,如数家珍。在摇曳的煤油灯下,我们一直谈到深夜。有的说爸爸虽然胖大,但却行动敏捷,爬山特别快,一般人都跟不上。有的说爸爸总是骑一匹米汤色的骡子,在根据地内每到一地就被乡亲们围上了,根据地儿童特别喜欢爸爸。有的说爸爸爱跟乡亲们唠家常,其实也是工作,爸爸可以从中详细了解当地各种情况。有的说爸爸是神枪手,许多人曾亲眼看到过爸爸用三八式步枪打麻雀,麻雀的身体都被打飞了,只从天上飘下来两只翅膀。还有一次在反“扫荡”作战中,爸爸一枪打中三个半鬼子兵。说爸爸爱民事迹和爱兵故事的人更多,说他是“神枪手”、“福将”……总之,爸爸至今仍然活在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心里。
      爸爸在战争中与根据地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并且以爱民和喜欢儿童出了名。我1978年去天长,县委书记保晴同志和县民政局缪、孟两位局长陪我座谈。会上,一些老同志告诉我,1941年夏天,新四军第二师准备攻打日军盘踞的金沟镇,爸爸到前线实地视察后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暂时不打。回来时经过铜城,当地群众听说爸爸来了,都亲热地围上来,几十个儿童更是欢呼雀跃,缠着要看爸爸打鸟,爸爸笑着说:“你们找,找到了我打。”也怪,那一天附近连一只鸟也没有,一直走了七八里地,年龄小的孩子走不动了,爸爸就怀里抱两个,肩上扛一个,继续走。终于在一个村庄后面树林里发现了一只灰喜鹊,孩子们把灰喜鹊轰起,爸爸一枪打中鸟的头部。孩子们欢呼雀跃。
      爸爸治军之严,练兵之严,几乎每一位老同志都能说出一大串故事来。当时日本侵略军装备比我们精良,枪上装有刺刀。爸爸就命令给每个战士配备一把大刀。做刀的材料有的是取自破坏敌伪铁路交通线时扒回来的钢轨,钢很硬,打出来的刀口锋利,寒光闪闪。据现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谭知耕同志说,那时,战士们除了每人有一把大砍刀外,每个班还配备了一把关云长式的大刀,连刀带把子长度近两米,以备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十二团的四连,战士身材都很高大,每人一枪一刀,刀把子上扎着红红绿绿的穗子,整齐划一,军威十分雄壮。在许多次战斗中,二师的大刀都杀出了威风,日伪闻风丧胆。爸爸在练兵中提出的“三大障碍”、“五大技术”都是根据淮南根据地的敌我力量对比,针对山地、丘陵、平原、河网地带的特殊地理环境而设计出来的。他练兵讲究实用,所以训练出来的部队能打硬仗。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到杭州参观。周总理在杭州期间,接见了浙江省党政军负责同志,曾任红九军团某团团长的刘昂同志也在座。周总理问刘昂同志长征时是哪个部队的,刘昂回答后,周总理说:“哦,是罗炳辉同志领导的那个军团呀,罗炳辉同志可是个打游击战的专家啊!”周总理还讲述了爸爸在长征中的贡献和功绩。1938年11月,中央军委批准给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等33人冠以军事家的称号,爸爸为其中之一。
      爸爸一生转战了大半个中国,他在军事上的建树多半是“写”在战场上的。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期间,爸爸在军事上已经相当成熟了,他写的一些军事论著,还有他口授整理或主持撰写、亲笔改定的五支队和二师的《战斗详报》,都是他在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方面的总结。我读《战斗详报》时,仿佛可以听到当年战场上激烈的枪声,可以闻到战场上的硝烟气息。爸爸在这些《战斗详报》中客观冷静,心细如发,从战前敌我态势分析、侦察、决断,到战斗火力部署、兵力配置、战斗展开、通信联络、给养等等,无所不包,细密精确。用爸爸的话来说,就是“要针有线,细针密线,不能有针无线或粗针阔线”。
       因为爸爸能够娴熟地应用游击战术,使日伪军都“谈罗色变”,轻易不敢跟爸爸交手。有一次,爸爸只带了少量部队到一个新区开展工作,正在召开群众大会时,敌人悄悄地摸上来了。敌人听说爸爸在这里开群众大会,深怕中计,不敢贸然进攻。正在敌人举棋不定的时候,爸爸应群众的要求打鸟,恰好有一只老鹰从天空盘旋飞过,爸爸一枪击落。敌人以为是什么信号,怕被围歼,就仓皇退走。
      冷静客观地研究敌人,严肃认真地研究自己,是爸爸戎马一生中每日都在研讨的功课。他的行李很简单,但其中就有两只铁皮箱子专用来装兵书和部队军事总结、战斗详报。一到驻地,他就拿出来反复研读。每一次战斗总结或向抗大八分校学员、淮南党校学员讲军事课的时候,他都能结合具体战例详加剖析,深入浅出,亲切生动,使听课的同志深受启迪。抗大八分校第一期学员毕业时,爸爸带着他们在根据地边缘地区走了一个多月,在敌据点附近实地讲战术,讲如何利用地形地物,以及对敌作战的各项要领。
      “学兵连”是爸爸的一个创造。二师学兵连共有100多人,都是从野战部队挑出来的。只有政治立场坚定、作战勇猛顽强、战斗技术好的战斗骨干,才有资格入选。学兵连时刻都在爸爸身边,行军打仗都带着,它既是战术技术示范队,又是基层骨干训练队。曾任学兵连副连长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魏尚友说,学兵连是全师的军事标杆。比如在部队中开展练劈刀,罗师长就首先抓学兵连,整个套路有40多个动作,要劈得快,劈得准,劈得有力,最后才练劈铜板,必须是一刀准,就那么一点点大嘛,偏一点就劈飞啦!然后,罗师长才在全师军事训练中把学兵连带出去搞比武,搞竞赛,搞技术表演,搞“四两拨千斤”的战术比赛,在全师掀起练兵热潮。还有老同志告诉我,学兵连是你爸爸主持新四军二师军事工作的特产。学兵连可以说是一所军事学校,是你爸爸根据自己切身经验创建的将实战与理论密切结合、在实际战斗中培养干部的学校。训练工作都是你爸爸亲手抓的,实际效果十分显著。学兵连的战士军政素质非常好,战斗力很强。战士们都以能进学兵连而自豪。四师师长彭雪枫曾向你爸爸提出要给他一个排。罗师长的学兵连,全军有名!
      爸爸对淮南根据地的人民敬如父母,睦如兄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老百姓解决困难。群众也把他当作自己人,有什么事都爱向他说。有一次,爸爸带领部队行军,经过一座用渔民的船只搭成的浮桥,爸爸停下来问渔民:“军队使用你们的船搭桥,你们不能打鱼了,给了什么补偿?”渔民对爸爸说:“答应给米,还没发。”爸爸急忙赶到桥头兵站查询,兵站同志说原来规定要给米的,可是地方政府因未接到上级规定,不肯发粮了,兵站已经打报告了,上级尚未答复。爸爸生气地说:“人家在饿肚子,你们却在等公文。为什么不一面发米一面派人到上面去报告?让群众饿肚子埋怨我党我军,你们就过意得去?我们做事是对人民负责呢,还是对公文负责?!”爸爸命令立即发米。
      根据地有个别干部作风不好,假公济私,有时还会发生欺压群众的事。只要爸爸知道了,他必定亲自出面请地方政府严肃查处,并对他们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如果不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不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就和旧政权没有了差别。人民就不拥护我们,我们就没有立足之地!欺压群众就是败坏共产党名声,就是帮助了敌人!”爸爸不能容忍有任何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存在。淮南抗日根据地人民称爸爸是“罗青天”。
  对爸爸的一生,党中央作出了很高的历史评价。爸爸,我将永远追寻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