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期●纪念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

俯首亲吻浙东大地 敞怀拥抱四明山水

——记浙东浙南分会纪念浙东区党委成立70周年活动

作者:陈晓光

 

 

7月的浙东,烈日高悬。四明山岗上没有一个人,四周没有一丝风,连鸟儿也不见了踪迹,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突然,一面鲜艳的红旗在半山腰的树林间火辣辣地展开来,上面蓝色的新四军标志“N4A”和黄色的“浙东浙南分会”6个大字分外醒目,旗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一支队伍。原来这是我们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赴浙东开展纪念浙东区党委成立70周年活动的一支小分队,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有85岁,年龄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他们78从上海出发,首站是浙江慈溪市的鸣鹤场金仙寺,再经过宓家埭、龙山镇、掌起镇古窑浦、余姚市河姆渡、陆埠镇、梁弄镇,最后到上虞市丰惠镇,历时三天。虽然天天热浪滚滚,小分队在翻山越岭的进行中,人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却个个兴高采烈、精神焕发。因为有当地乡亲们的热情欢迎,因为有当地党政领导和新四军研究会战友的关心帮助,还因为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是由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后代组成的,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特殊的情感,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日夜魂牵梦绕着这片土地,今天到了这里,就像久别的孩子扑进了母亲的怀抱,他们怎能不欣喜若狂、如痴如醉?

顶着烈日下乡,冒着酷暑出行。分会的决定是6月中旬作出的,当时就有一些会员怀疑:“7月高温旅行?那是在烤人,你们这歩棋走得太险了,会有人响应吗?”当地的干部和新四军研究会的同志在电话里听到我们的出行计划惊讶地问:“那么热的天出行,此事当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此时组织此次活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参加者在重温浙东新四军战斗历史的同时,亲身实地体验一下70年前,即19427月,我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东区党委初创时的火热天气和当地乡亲们火热激情,从而体会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接连两次下达指示建立浙东根据地的重大意义。当地的乡亲们听说我们的行程后欣喜地说:“上海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后代在此时来,真是想所未想,闻所未闻,我们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慈溪古窑浦村的村民当即提议要与我们搞联欢活动,我们很高兴地答应了;余姚姚剧团决定要在梁弄镇上专门搭个大戏台为我们演一台戏,被我们再三婉拒了,我们不想给当地政府及乡亲们增添麻烦和压力。

8日上午,我们准时到达慈溪市鸣鹤场,并与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战友们顺利会合,便参观了当年的浙东游击纵队最初的司令部所在地金仙寺。当地的解说员不仅为我们介绍了金仙寺,又盛情邀请我们参观附近正在修缮的古代村落群,并为我们进行了精彩讲解。到了龙山镇,当地慈东工业区新筹建的“浙东抗日斗争历史展览馆”还未正式对外开馆,却专门为我们开放,让我们成为该馆第一批参观的幸运观众。下午,我们顺路到三北风景区达蓬山徐福出海地去游览,该处风景区的门卫看见大热天竟然来了一支旅游队伍,而且打着上海新四军的旗帜,他十分吃惊,不仅主动热情地为我们介绍景点,还自告奋勇地爬上山当起向导来,他的纯朴热情和灿烂的笑容让我们好感动。

当然,最让我们感动的还要数古窑浦村的乡亲们了。8日傍晚,我们的大客车驶进古窑浦村,村里的干部就立即迎了上来,他们早已为我们预定了客房,与我们见面后,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叮嘱我们晚饭后一定到村委会广场来与村民们见面联欢。

晚饭后,我们三三两两地漫步走进村委会前露天广场,眼前的场面着实让我们震撼:六七层高的村委会大楼顶上安装了两盏强烈的聚光灯,银白色的光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广场中间有一块空地,作为表演的舞台。村民观众根本不顾天气炎热、不顾汗水流淌,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了人圈。村文艺队的演员们正在化妆,文艺队长看见我们来了,就对我说:“我们为了与你们联欢,已经排练半个多月了,水平不高,请你们多原谅!” 我急忙召集我们的队伍,临时征集一些文艺小节目,穿插在村文艺队的演出节目中。在村干部致了简短的欢迎词后,文艺联欢活动就紧接着展开。村民的文艺节目水平也不低,特别是他们的舞蹈和越剧表演相当出色。我们参与演出的节目主要是歌唱节目,我们演唱的《白毛女》、福建同志演唱的浙东抗战歌曲《河里的鱼儿要靠水来养》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很受欢迎。我们最后一个节目是当年浙东四明地委副书记罗白桦的二儿子柯晓明的即兴表演。当他用湖南话模仿毛主席1949101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失控跑上舞台,张开双手扑向柯晓明,将他紧紧抱住,柯晓明也顺势抱住那位乡亲,可是双方拥抱了五六分钟那位乡亲仍不肯放手。许多坐在地上的乡亲们都站起身来激动地呼唤,那位乡亲才依依不舍地放开手。人们这时发现他竟然泪流满面,柯晓明也是泪光盈盈,全场猛然鼓起掌来,热烈气氛远远超过了30多度的自然气温……这种感人场面让任何文人的生花妙笔都相形见绌。乡亲们说:“你们来,这里比过年还热闹,希望你们今后多来啊!”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老区乡间露天观看演出,连蚊子也不来干扰。

浙东地区的党政领导和新四军研究会的领导对我们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组织的暑期浙东之行十分支持,安排得十分周全。每个人都能感到这种浓浓的来自领导的关心之情,我们深感不安。

浙东建设飞速,面貌日新月异,我们队伍中有些“老浙东”几年没来也摸不清路,所以我们预先就将这次的行程路线和参观景点通报给当地的领导部门,希望他们能派一名当地人上车给我们指路。可是当地的领导总是亲自提前赶到大路边来迎接我们,为我们引路。他们全然不顾路边尘土飞扬,也不顾头顶烈日肆虐,热情地欢迎我们,倾听我们的要求,然后,乘上小车为我们大客车开道引路,驶向一个又一个参观景点。

在浙东的三天旅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家乡7月的气候竟然是那么炎热,连打上来的井水也不感到清凉,使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当年父辈正是在如此炎热的气候中,一面要抗击日伪顽军的进攻,一面要尽快建立浙东区党委和游击司令部,这需要克服多少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啊!我们还深深感受到当地领导和乡亲们对我们这支以红二代为主的参观队伍那样热情,也使我们亲身体验到当年我们的父辈正因为有如此真诚纯朴的地方干部及乡亲们的鼎力相助和支持,所以才能很快在浙东地区站住脚跟,得到发展壮大,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如谭启龙同志当年所说的:“我们的胜利,离不开浙东人民的大力支持。”

在浙东参观,每天都有更深的感受,我们常常是泪水盈盈。例如第一天傍晚,当我们的大客车驶进古窑浦村,就看见村里到处挂起了大红灯笼,就像迎接高贵客人的来临。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村里把会场正中最好的观看位置和座位全部留给了我们,桌子上摆满了招待我们的瓶装矿泉水和他们自己种植的水蜜桃。而许多村民却因为没有座位,就干脆一家老小都席地坐在水泥地上。

当我们到达龙山镇时,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泰栋一行人专程赶来,把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为纪念浙东区党委成立70周年而出版的两本书发给我们每一个人,并陪同我们参观新开馆的“浙东抗日斗争历史展览馆”。余姚梁弄镇党委的老书记吴国强整整一天一直陪同我们参观,他对我说:“市委领导对你们这次活动很重视,他说,你们的父辈曾经在这里抛头颅洒鲜血,我们有责任好好接待你们。”在晚上的欢迎宴席上,新上任的镇党委副书记向我们每个人敬酒,当他听说我们第二天早上希望7时用早餐,而该宾馆规定是8时半才能供应早餐时,就对宾馆负责人说:“你们要按照客人的要求做好服务,他们是我们请来的客人。”第二天,宾馆破例在早上7时为我们提供了早餐。上虞丰惠镇新四军研究会的俞文治老先生已经83岁高龄了,身体一直欠佳,一听说我们要来参观浙东新四军北撤展馆,就冒着酷暑从家里赶出来,亲自为我们讲解……

面对这一幕幕感人场景,我们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感到有一种幸福笼罩着。罗维道将军的女儿罗霞热泪盈眶地说:“我们其实都是些普通人,凭什么他们要对我们如此优待?”是啊,我们只想大声告诉每一个人:浙东大地,有最美丽的风光;浙东的乡亲们,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是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