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期●人物●

让人难忘的教育厅长——王于畊

作者:陈丹淮 叶葳葳


  编者的话:王于畊,是当年新四军队伍中知名的“才女”,是开国上将叶飞的夫人。她也是本刊自1985年创办后坚定的支持者和出色的撰稿人。为表缅怀之情,本刊特将她在福建教育厅长岗位上所取得的卓越成绩介绍给广大读者(节选自《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一书)。
  新中国成立后,王于畊先是被分配做妇联工作,任福建省妇联副主任兼党组副书记,并兼福州市妇联主任、妇委书记。组织上为加强教育厅的工作, 1953年年底,将王于畊调教育厅,任副厅长,并主持工作,很快就任教育厅厅长。她虽然刚满32岁,但已是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历经了11年革命战争锻炼。
  教育学院和教育出版社
  由于长期战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福建教育已经荒废到了极点,全省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一成多。福建省政府慎重地对旧教育进行改造,加强学校建设,提高学生的入学率,而这一重任的直接实行者就是教育厅。在新工作的挑战面前,王于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地应对一切。为此,她请教授辅导,到师范学院旁听,自修大学教育系的课程。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大部头专著,她硬是啃了下来。同时,她以当年做民运工作的办法,到学校去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向老教师学习,和老师们座谈,还亲自坐在课堂里听课。很快,无论在教育理论上还是教育管理上,她都成了内行,在福建教育系统里受到了尊重和敬佩。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王于畊不但掌握了福建教育的基本状况,而且明确了很多新的发展思路。
  针对多年全省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王于畊在1955年主持制定《福建省培养提高教育厅行政干部和中等学校教师的计划》,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一个大规模的教师培训热潮在福建教育界兴起。
  1956年,王于畊力主开办了福建教育学院(又名教师进修学院),并亲自担任院长。所有的市县教育局干部和各中学的老师都到教育学院轮训,不但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还要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不久,各地都建立了教师进修学校。福建中小学教师质量很快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实践中,王于畊不断总结,又有了新的想法:“为了本省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和质量提高,为了培养新中国的青少年和儿童,需要建立一个为教育服务的专业出版社,以出版书籍、读物和期刊;让它与培养师资的教育学院合成促使中小学教育腾飞的双翼。”195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成立了,并创办了《福建教育》月刊。王于畊常常带着教育学院的教学行家里手,带着省市教育局的青年干部深入教育第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做出决策,然后指示《福建教育》月刊迅速撰写社论、评论或专访典型报道,广为宣传贯彻。福建教育出版社协同组织专家、教师,及时编写出版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教材、高考复习纲要及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文选等图书。
  这样,福建教育学院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就成了王于畊手中的两张“王牌”,成为促使福建中小学教育腾飞的双翼。
  厅长和校长
  王于畊说过:“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而校长则是核心,是“司令”。所以,她同许多中小学校长、名教师结为知己,情同手足。她可以叫出一百多位中学校长的名字,可以说出他们的工作风格和业绩。
  福州三中有个杨校长,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王于畊痛心不已。杨校长去世第二年的清明节,三中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们踩着晨露为他扫墓。他们刚走到山脚下,就远远地看到杨校长的墓前已经有人先到了,走近一看,原来是王于畊厅长和省委第一书记叶飞。这件事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多年之后仍难以忘怀。
  福州一中校长陈君实,为学校的茁壮成长立下汗马功劳,与王于畊也结下了深厚友谊。由于在福州一中的出色表现,王于畊提议给予他涨两级工资的奖励。但在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中,陈君实校长成了挨打的“出头鸟”,被调离福州一中。1962年,在王于畊及福州一中老师、社会各界力量的呼吁之下,陈君实终于重回福州一中,王于畊亲自送他到一中,公开在大会上向他道歉,为他平反,鼓励他继续努力工作。1966年“文革”开始后,陈君实再次被无情地打压下去,逐出了学校。1979年“文革”结束后,远离福建的王于畊力主陈君实重回福州一中。她向省委领导郑重建议,并亲自给陈君实写信,说明他重返一中的重要意义。陈君实后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福州一中校长,帮助福州一中很快恢复了优良的学风,续写了恢复高考后仍然连年夺得“高考红旗”的辉煌。王于畊称陈君实是一位高举改革旗帜的校长。陈君实曾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党委的领导,没有王于畊同志的信任、支持,就没有福州一中的一切,这些都是刻骨铭心、没齿不忘的……我作为王于畊教育实验田的直接耕耘者,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她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思想上的良师诤友。无论是顺利时,或是身处逆境,她都给我鼓励、信任和关怀。”
  每年高考前后都是王于畊最忙碌的日子。每次高考都是酷暑天气,王于畊和校长、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着学生,让考生们倍感温馨。教育厅则组织有制冰能力的工厂满负荷工作,把冰块源源不断地送进考场,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可以让考生考出好成绩的环境。
  福建的农村很穷,很多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没钱到上海、北京和东北上学,有的学生因此放弃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升学机会。还有的学生,从小没穿过鞋子,考上大学后,好不容易买了双回力球鞋,舍不得穿,把球鞋的鞋带打个结后挂在脖子上,挑上扁担,光着脚,沿着公路或铁路步行到外省去上学,晚上就在公路旁、铁轨边睡觉。有一年,竟然有个学生在睡梦中被火车轧死。听到这个消息,王于畊泪流满面。她动情地向省委汇报,说:“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他们送上大学,就这样损失了,这是我们的责任啊!”在教育厅的力争下,省政府专门拨了经费,每年把农村困难学生集中到福州的接待站,给考上北方大学的学生配备棉衣、棉被,补助路费。还在上海、北京和哈尔滨火车站设立接站点,一直把这些学生送到学校。这项工作一直进行到1966年“文革”开始才被迫停止。
  这项政策最后一批受益者之一的陈金海,就是这样从莆田农村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当几十年后,他成为全国最大的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的厂长时,还是满怀感情地谈到这段终身难忘的经历。他自称为王于畊的学生,曾多次聆听过王厅长的报告,树立了他毕生报国的理想,要为国家建造航空母舰。
  王于畊十分注意了解在校学生的情况,对于一些学习特别优秀,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她还能叫得出名字。1963年,王于畊听福州三中的校长汇报到一个叫吴忠超的高二年级同学学习十分优秀,已自学完高三的课程,几乎看遍图书馆里相关的书。王于畊特许吴忠超提前一年参加高考。没想到他的考试分数居然超出了很多应届毕业生,达到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王于畊非常高兴,就亲自向中国科技大学推荐。“文革”后,吴忠超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成为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金的唯一亚裔学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顶尖人才。吴忠超是幸运的,他在起步时,遇到了王于畊这位爱才的教育家,使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从1959年开始,基础教育在华东地区数年排名倒数第一的福建省,竟然连续三年夺得全国“高考红旗”。1959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全面提高中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的社论和《福建中等教育跃入全国先进行列——三年来,毕业生报考高等学校取得良好成绩》的报道,对福建教育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肯定。一时间,兄弟省市纷纷派出教育代表团来福建考察、取经。福建教育厅长王于畊的名字,也因此为更多的教育界同行所熟知。
  扫盲和推广普通话
  1958年春,王于畊在北京参加全国文教会议。会议期间,她收到了两张挑战书。江苏挑战办农业中学,安徽则挑战在一两年内完成扫盲。面对这两项挑战,王于畊都没有大的把握,尤其是扫盲。
  仅仅过了一年半时间,王于畊在应战中胜利了,福建的扫盲工作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榜样。1959年12月,教育部在福建召开全国农村扫盲、业余教育经验交流会,对福建的“风吹不倒,雨打不散,长期巩固,四季常青”的“铁民校”经验予以充分肯定。而在当时树立的五个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典型中,福建就占了三个。1961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报道了福建创办民校扫盲的先进经验。这又是一面全国的教育红旗。
  推广普通话,对于“八闽大地”来说,当时会说普通话的人寥寥无几,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因各地方言皆不相同,连省内的工作和生活交流都成了大问题。福建那几年为了推广普通话,几乎到了全省总动员的程度。官员开会作报告要讲普通话,老师上课更要讲普通话。经过几年的努力,即使在菜市场上,人们也基本上能用大家都能懂的普通话交流了。
  福建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创造了“大田推普经验”。解放初只有一所初中及16名教师的大田县,政府号召掀起了学文化、扫文盲、讲普通话的高潮,其经验上了《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成为全国瞩目的推广普通话“红旗单位”和“普通话之乡”。“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惊奇地发现大山里的老农民都会讲普通话。老农民说:“那时推广普通话,好深入啊,不学都不行。”
  很多人盛赞福建教育工作,多是因为福建曾经连续夺得“高考红旗”。对于这种现象,王于畊认为,只说福建高考成绩是不够的,是不全面的。她说,福建的教育我们过去是从最基层的建设搞起的,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小学学区建设,中心小学、实验小学的建设,民办教育事业的建设,搞到“文革”前小学入学率达到80%左右,5万名公办小学教师,3万多名民办教师,县进修学校各县都有,学生能保持到75%的住校率。扫盲也达70%至80%(40岁以下)。
  那时规划到1968年全省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从大学到中、小学有一套骨干学校,即重点学校,虽也有追求升学的缺点,但主流是好的。王于畊格外看重中学的基础教育。她认为,中学应有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少年、青年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打下初步基础,又要为他们接受专业和职业教育,或是工厂、农村的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福建“高考红旗”是值得骄傲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只是金色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没有王冠,这颗明珠也无存身之地。这个王冠就是王于畊和她的战友们呕心沥血17年共同浇灌的高质量的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小学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