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期●改革开放40年征文●

我家周围的大变化

作者:梁光武



  我家住在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远的不说,就从我家1991年由长寿路迁来中山北一路865弄说起。刚来时,总感到生活上有诸多不便,附近没什么商店,走到菜场要半小时,不远的地方还有农田。有人称这里为曲阳地区的“西伯利亚”。

然而,20多年过去了,我家周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们865弄的西边,原有大片的空旷地,先后建造了20多幢住宅大楼,我们上农二小区的居民,从原有的近千人,快速增加到六千多人。新建的广灵四路桥,把原来隔河相望的两段广灵四路连成了通衢大道,我们865弄的居民到广灵菜场买菜方便多了。更大规模的道路交通建设,是内环高架和连通逸仙路高架的道路在我们小区的东面建造起来了。这是上海内环、中环且可连通外环的重要道路。“大动脉”的建成,大大改善了上海城市交通状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生产迅速发展,车辆激增,而道路建设跟不上形势。那时,我在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工作,深知交通堵塞对上海的严重困扰。虽然各区县交通管理部门都设有“排堵队”,我们交警总队还有以“排堵”为重要任务的机动中队。排堵队就像消防队,哪里车辆堵塞,排堵交警立即骑上摩托赶到哪里,疏导车辆,恢复通行。可是这里刚疏通,那里又堵起来了……“大动脉”建成后,车辆通行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市里又大力发展地铁和轻轨交通。在我家窗外,有一条百余年前建成的淞沪铁路,被重新利用起来,工人们拆除了锈轨,建成了高架轻轨3号线。为了3号线的建设,我们上农二小区拆除了居委会的办公房和停车棚,让出地块200多平方米。这条轻轨线在我们小区地段内设置了赤峰路和大柏树两座车站,为居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进出车站,凭交通卡在闸机上一刷,就可通达上海各地,而且比公交车安全快捷。老人们说:“来来去去的享受,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拉长了。”

1983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曲阳新村视察,看了知青菜场和居民家庭,他对群众说:“你们生活得好,我就高兴。”遵照小平同志嘱托和中央关于改革开放一系列政策,我们曲阳路街道在惠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世纪到来之前,在一块被称为“火油弄”的荒地,建造了四星级的曲阳公园,为我们广大居民提供了一块健身、娱乐、休闲、交友的绿色宝地,尤其为我们老年人的晨练开辟了一块绿树成荫的好地方。早晨,这里是我们老年人的乐园。各人按照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打太极拳、慢跑、舞刀、弄枪、耍手杖,各显身手。我每天晨练结束,坐在长椅上,与老朋友谈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随后高高兴兴走出公园,回到自己的安乐窝。

早几年,街道在我们弄口对面建造了现代化的曲阳社区文化中心,四层明亮的大楼,设备齐全,布置典雅。人们在这里的剧场可以看戏、看电影、看各种文艺演出;看书看报有图书室;健身锻炼有乒乓室、健身房;喝茶、聊天有茶室。多个排练厅,可以排练各种戏曲、音乐、舞蹈、时装表演。底层大厅经常有书画、摄影以及各种专题展览。

为了方便社区老人就餐、保健、阅览、练习书画等活动,街道这几年相继在三个区域建立了市民服务驿站。最近又建成了第四家驿站,又名“长者照护之家”,也称为“曲阳智汇坊”。它是驿站的升级版,除就餐、休闲外,还帮老年人洗澡、洗衣,为行动不便的社区老人送餐上门等。

在居民们的交谈中,经常谈到现在的生活,吃要营养,穿要漂亮,住要宽敞,行要便当,乐要上网,走出家门出去逛逛(旅游)。记得刚来这里时,常听到邻居之间吵架、骂人;自行车、助动车常常失窃;弄内还发生过入室盗窃并残害居民的事。现在弄内干净整洁,和谐安宁,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独居老人都有结对帮困的热心邻居。弄内出现了“不是父女,胜似父女”的好邻居。退休医生多年帮居民量血压,成为小区的健康顾问。两位老师傅坚持学雷锋,每星期三为老年居民义务理发。这些好人好事,共同打造了现代小区的文明新风。今年春节前,小区党总支、居委会表彰了二十多位“最美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我这个85岁的老头儿,也获得了此项荣誉,我感到无比高兴。这是我为改革开放而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获得了共享的成果和荣耀,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