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期●改革开放40年征文●

脚下的路越走越宽阔

作者:江 正



  我家住在苏北里下河地区黄海边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记得小时候出行,既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更谈不上什么交通工具。少数人家备有木制的独轮小车和大车,这是载货用的。人们上小街赶集市、走亲戚访朋友,统统都是“11号”——两条腿步行。

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有了自行车,但那是稀罕货,常常引得孩子们围观。那时,村里的路都以田埂、小河边为主,俗称为“羊肠小道”,骑自行车的,遇到大沟小河,常常变成“车骑人”。到了80年代,自行车多了,可是却让人“望路兴叹”。

就拿我们家来说,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在外村读书,省吃俭用,请亲戚找朋友凭票买了一辆自行车,兄妹俩抢着用车,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我心平气和地说:“哥哥应该让着点妹妹,平时兄妹俩轮流着使用,特殊情况再说……”我看这样倒也公平,可我们老夫妻俩自然就排不上档了,走亲访友、赶集市还是不方便,能借到乡亲们的自行车就借,借不到就只能步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听着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春潮滚滚而来,激荡起农村人的精气神,大伙忙了农活又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农村路不行,农业丰产却不丰收,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眼睁睁望着它们烂在河沟里。那些年,我们老俩口含辛茹苦地养了几十头大肥猪,要想运出村,就要“过五关斩六将”——要跨越四条中沟、三道渡船。没路难哪!愁得我们老俩口子心疼啊。

2003年,“要想富先铺路”的口号,瞬间唤醒了人们潜藏在心底的致富意识。省政府专门下拨农村公路专用资金,用于乡村道路建设,县乡政府牵头,百姓群策群力,筑起了农村条条公路,架起了座座“彩虹”。建起了道路桥梁,交通工具也随之改变:农用三轮卡、客货两用汽车在农村司空见惯,各种名牌摩托车也进了农家。到县城去卖农副产品,再也不受“过五关斩六将”之苦。早晨拖一车鲜嫩的绿色蔬果,城里人抢着购买,晚上口袋里揣着鼓鼓的钞票回家,小日子过得舒舒坦坦。

2017年,我做了一次调查: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有自行车的家庭不到20%。改革开放10年后,村里有自行车的家庭达到70%,到2000年达到100%,小轿车也开始出现在农民家门口。现在有小轿车的家庭达到75%。

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到2018年初,这五年,改革开放步步加快,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我们家五口人,只有小孙女上学读书,老夫妻俩早已退休,各有一辆电瓶车,儿子儿媳各有一辆小轿车,出行方便极了。从家门口到县城有农村公交车,20分种一趟。从县城到南京、上海有大巴车,每天好几班。闭塞的黄海边小县城有了飞机场、铁路站点,高速、国道、省道等四通八达,人们把旅游和看望远方的亲朋好友,当成了家常便饭。不论旅游回来的还是看望亲朋好友的乡亲们,都感慨地说:“现在出行太方便,再也不为出行犯愁了。”

我们坚信,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