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期●缅怀篇●

烈士陆朝桢和他的《海角生光》

作者:陆惠慈

 

“百战河山举义兵,国家为重一身轻;男儿有志沙场死,英勇无前敌胆惊。”这是1941年3月新四军1师3旅副旅长茅珵同志对我父亲陆朝桢为国捐躯的英雄行为,所作的最深切的悼念和最崇高的赞美。
  我父亲陆朝桢于1916年3月24日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县一个中等农民的家庭里。1936年7月,他毕业于江苏省立如皋师范学校,先后受聘于江苏省海门县培德小学和三和小学为教员,并担任教导主任的工作。父亲与母亲徐美芳都有丧亲的苦难身世,故同病相怜,于1937年春天,结亲成为一对恩爱夫妻,过着“男教女耕”的农家生活。
  从1938年3月17日开始,日寇相继侵占南通、海门、如皋等苏北沿江各县。父亲怀着“宁死不做亡国奴”的赤胆忠心,毅然决然地“弃教从军”,参与筹建抗日武装,协助发展“海启抗敌义勇军”,担任中队长,并于同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10日,“义勇军”领导人瞿犊和王进同志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父亲转入地下,进行秘密活动。1940年9月初,父亲奉命重返抗日部队;12月上旬,出任“苏四区抗日游击指挥部第3旅”(简称为“游三旅”)直属特务营营长。12月26日,他带领特务营在江苏省如东县掘港保卫战中表现英勇果敢,给国民党顽固派徐承德右腰一击——打垮实业警卫团,荣立战功,获旅部嘉奖。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爆发,2月初,“游三旅”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总指挥之命经过缩编整顿与新四军第3纵队合并为新四军1师3旅,旅长陶勇,副旅长茅珵;下辖3个团,两个直属营(一个独立营,一个特务营)。父亲继续担任特务营营长之职。在任职之间,他立场坚定,作风果敢,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负责,一心为革命。他不但是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员,而且是位爱兵模范,关心士兵胜似关心自己的亲人。在1940年掘港保卫战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带领特务营一连全体官兵奔袭掘港镇破庙,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特种任务——从敌人手里营救出15名战友。
  1941年3月初,盘踞在江苏省通海地区三星镇一带的国民党保安10旅邱冠生部死心塌地投靠日寇,专与我抗日武装为敌,到处烧杀抢掠,人民怨声载道,纷纷要求我3旅回师通海,剿灭匪患。3月20日下半夜,3旅副旅长茅珵和旅参谋长廖昌金等领导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率领特务营、独立营和6团3营,从下沙海启三阳镇、江家镇出发,经过长途急行军,秘密进驻海门县三星镇东唐家宅预伏,伺机消灭邱部。
  邱冠生部受韩德勤的指令纠集杂牌部队千余人,从南通县观音山镇向东移动,妄图占领海启。我部预伏数日,未见邱部之踪影,后得知其部已去南通市日寇处领军饷。3月25日晚,我部奉陈毅之命转移宿营在海门县三星镇西叠石桥北的冯家埭,计划于次日撤回三阳镇原防。特务营驻在该埭西头的林家宅,中间是独立营和指挥部,东头是6团3营,共有600余人。
  3月26日拂晓,邱冠生部有备而来,由南通县姜灶镇向东移动至海门县三星镇西叠石桥北冯家埭,发现我部后,立即兵分两路向我发动进攻,其兵力足有千余之众。我特务营200余人首当其冲,情况万分危急。旅部接到父亲的报告,即下令:特务营阻击。
  为了使旅部机关和兄弟营不致遭受损失,父亲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率特务营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杀伤了大量敌人,并把敌人的部队切成两段,还把一部分敌人赶到横河以南,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旅部机关和兄弟营安全地向冯家埭东北方向撤退了,但特务营陷入了重围,而且敌我众寡悬殊。
  “狭路相逢,勇者必胜;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特务营经过反复奋勇冲杀,最后转败为胜,突出重围。父亲带领四五十人向北突围,见大批敌人涌来,不得不转向南突围。当时,父亲手握快慢机,并用手榴弹开路;副官陈冠良用半自动驳壳枪夺路;一连长龚兆麟用轻机枪向敌人扫射。父亲带领四五十人冲过叠石桥,终于突出重围。但刚出险地,父亲发现一连指导员沈志超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敌人抓去。
  “见死不救,枉为世人;抢救战友,岂能犹豫?”。为了抢救沈志超同志,父亲出生入死地“虎口夺人”。在被我军冲散的残敌中,有一个军官躲在茅坑棚背后,用短枪瞄准父亲打了一枪。父亲左下胸部中弹,顿时口喷鲜血。父亲的警卫员顾少家尽力把父亲背着向南撤退。不久,顾少家发现父亲身子僵硬,停止呼吸,只好将父亲的遗体安放在横河以南的韭菜田里,自己随特务营的其他同志一起向冯家埭东北方向撤退……
  在这次江苏省海门县叠石桥阻击战中,特务营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先后壮烈牺牲的还有一连指导员沈志超和班长邢志和以及20余名战士。父亲牺牲时年仅25岁!
  “哲人逝去楷模在,瞻拜遗容血泪中。”父亲牺牲的噩耗传来,全旅上下无不为之悲痛动容。1985年,当年的一师政委姬鹏飞为父亲题词:“怀念陆朝桢同志”。当年的3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在给我的复函中写道:“你的父亲是一位好同志、好干部,我们永远怀念他!”他还题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缅怀和赞颂父亲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今年3月26日是父亲为国捐躯70周年纪念日。父亲当年的战友、原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萧卡为父亲题词:“英名永垂不朽”,以寄托哀思。
  今天,我要深情地朗诵父亲在学生时代的习作《海角生光》,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海角生光
  海门靠着那蜿蜒数千里,受尽千磨百折的长江。因为她是长江下游的一块冲积层,故没有雄伟峻极的山岭,也没有童山荒丘来点缀的。然造物的主宰者毕竟把天下的英物在海门降下了不少。正因为接近东方巴黎的上海,海门的社会情况当然受着莫大的影响。相反的一切外来的文化、政治、经济上的影响都蔚然而为入幕之宾了。
  海门虽然只有三千余方里的土地,却孕育着六十余万的群众。这六十余万的群众都能勤勤恳恳地自食其力。他们鄙夷东方巴黎——上海的金迷纸醉的生活,善于运用其机警灵敏的手脑去过其伟大的创造生活。如举世瞩目的广世纺织机的发明家邢广世先生,就是生长在这块薄命的冲积层上,可惜与这个世界永别了。这不但是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位复兴的精英,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陨落了一颗光明莹洁的明星。此外,如已故的实业家张季直先生等,都曾先后在这块冲积层上交相辉映过的。
  在前面说过,海门没有崇山峻岭,矿产是没有的。然因毗邻长江灌溉便利,故有馥郁芳菲的时花,由这时花所结的果实是非常丰美的,如棉花、大豆、油菜籽、三麦、玉蜀黍、薄荷和麻等主要产物,每年出产除供本地消费外,还有大批的输出。因此,在各地闹着经济恐慌的氛围中,而海门却可安然地度过去。
  假使长江蜿蜒曲折的雄伟可以比作戏剧家,那么海门的景物就可以比作神韵富丽的影星;而且,长江海门又可联合而成为一个规模极大最富丽堂皇的影剧院,她必将放映出无数绚丽多彩、鲜活逼真、楚楚动人的影片。啊,海门有这样优越的地位!只要我们自己的努力,迎头赶上去,则海门前途的发展,一定是分外的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