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期●缅怀篇●

革命妈妈——谢慈

作者:丁瑞成



  1944年6月15日,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届参政会在真武区王家坝召开,会议选举县妇抗会主任、参政员谢慈为县参政会候补委员,并授予谢慈为“革命的妈妈”的光荣称号。

谢慈一生平凡而伟大,她从旧社会、旧礼教包围中冲突出来,从有神论者转变为无神论者,从爱国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她革命信念坚定,动员全家人参加抗日工作。她是江都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时间最早、年龄最大的一位有影响的杰出女性。

1888年7月,谢慈出生在江都大桥镇。她本姓魏,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缠足妇女,信佛,每日念经。1908年她嫁到谢家,被称为谢魏氏,1913年随丈夫谢德荣移居常州,生有三男三女。丈夫先在常州工作,后到武汉中南银行当职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战火从华北烧到华东。常州遭到敌机轰炸,当年11月中旬,谢慈带领全家逃难,本想去武汉与丈夫会合,不料长江断航,便决定去大桥镇老家。几经周折,1938年初到达江都县大桥镇,借住在妹夫刘厚家里。此时,江都境内的仙女庙、邵伯等地也已成为日军据点,大桥镇曾两次遭受驻扬州、仙女庙日军的侵犯和日机的轰炸。

1938年10月,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北上,来到江都大桥、吴桥一带,开展抗日工作,建立抗日根据地,这给苦难中的江都人民带来了希望。挺纵政治部民运工作队就住在刘家,王子青等同志就在谢家办公。

谢慈心地善良,勤奋厚道,经常帮助新四军同志做一些后勤杂务,打心眼里拥护和支持共产党、新四军,像慈母一样问寒问暖,爱护抗日救国的同志。因年过半百,又是6个孩子的母亲,民运工作队王亚飞同志亲切地叫她为“干妈妈”,并以她的为人,给她起了个名字“谢慈”。

有一天晚上,新四军民运工作队开会,说道:“我们热血青年如果不起来抗日救国,中国就会亡国,我们不愿当亡国奴,东北有义勇军,苏北有新四军,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能打倒日本鬼子及其汉奸走狗。”谢慈听到这里,激动地走进他们开会的屋内说:“日本鬼子给我们家带来了灾难,搞得我们家破人亡,不赶走日本鬼子,哪有好日子过啊。我也不愿做亡国奴,我也可以帮助你们做些事,可以动员妇女做抗日工作!”开会的同志一个个都站起来说:“欢迎你参加抗日队伍,你是我们的好妈妈,革命的干妈妈。”
谢慈第一次把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丢下佛珠,举起抗日大旗,成为抗日的积极分子。她在大桥镇妇女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动员工作,不久被选为大桥镇妇抗会主任。1939年7月,经民运工作队高敏介绍,谢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谢慈虽然识字不多,但口头表达能力极强,演讲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她既善于和民众亲切交谈,又能在大庭广众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多次在大桥镇关帝庙广场、鱼市口、天后宫广场等地发表演讲,她的演讲不时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1939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两周年,大桥关帝庙广场聚集了600多名群众和学生,不少人手里拿着小三角旗,上面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口号。谢慈站在板凳上发表演讲。她说:“日本鬼子侵略我们的国土,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父老乡亲们,我们要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坚决拿起武器,保卫祖国,保卫家乡!青年小伙子们,保国才能保家,立即行动起来,报名参军,到抗日的最前线去杀敌报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妇女姐妹们,动员你们的丈夫、儿子参军去吧,后方工作我们一定把它做好,让铁血男儿上前线,多杀几个日本鬼子。”她的一字字、一句句,震撼着群众的心弦,说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国不保何以为家?她白发拂面,慷慨陈词,台上台下群情激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鬼子赶出中国去”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当场就有十几个男女青年报名参军。

谢慈善于联系实际,用身边的事启发教育身边的人。她向群众讲述在常州亲眼所见日本飞机轰炸民房、炸死无数同胞的事实,用近在眼前的万福桥惨案、仙女庙暴行等事实,来激发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1941年在苏中抗日民主参政会上,她以亲身缠足的痛苦体会,痛诉妇女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号召妇女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这次参政会上,她将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献给党组织作为革命经费。

1940年4月,日军侵占大桥镇,筑了碉堡,安下据点,镇压抗日民众。谢慈和其他干部一起转移到大桥以北花荡、吴桥等乡村,继续坚持抗日斗争。7月,她随新四军东进,在黄桥决战时,负责宣传和支前工作,不怕炮火纷飞,带领群众一次又一次地送饭送水到前线。部队同志说:“前方危险。”她说:“同志,你们都不怕牺牲,我还怕什么呢!”说完冒着硝烟继续前进,坚持将食品送到阵地。

谢慈为革命不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所有精力,她还动员、支持身边共同生活的长子、三子参加革命,写信给在镇江工作的二儿子和在武汉的丈夫回来参加革命,自己带着年仅12岁的小女儿干工作。

1941年,抗日斗争处在最艰苦的阶段,谢慈写信动员在镇江的二儿子谢祖荫来苏北根据地参加抗日。谢祖荫当时在镇江办运输行,生意不错,接到母亲的来信,放下生意,带领全家来到苏中地区,参加了革命工作,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冬,日军加紧了对通扬运河沿线的封锁,由于工作需要,谢慈的大儿子谢祖培被调回江都任地下交通员。1944年春,在执行任务通过扬泰封锁线时,谢祖培不幸被敌人逮捕,被押到扬州日军司令部,日军对他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的秘密。日军恼羞成怒,竟放出狼狗将他活活咬死。谢慈得知这个不幸消息后,非常悲痛,三子谢祖德去看望母亲,谢慈强抑悲痛,刚强地对三子说,“你大哥是为抗日牺牲的,死得光荣,你要继承哥哥的遗志,好好干革命。”

大儿子谢祖培英勇牺牲后,谢慈写信给在武汉的丈夫谢德荣,动员他回到江都与她一道干革命。这年秋天,谢德荣从武汉回来,不幸的是谢慈已经牺牲。他虽未见到老伴,却被老伴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便留在解放区,经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万道生介绍,参加了江都县利民公司工作,实现了谢妈妈全家都要参加共产党、开展抗日斗争的宿愿。

谢慈革命意志坚定,任何情况下毫不动摇。在敌我斗争激烈、形势险恶、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她的大姐曾从上海来信,劝她带领孩子们到上海去,生活由她负担。谢慈见信后毫不动摇,立即回信大姐,婉言谢绝。

1944年7月,在反“扫荡”斗争中,谢慈在江都三周乡大霍庄一带动员群众转移公粮,组织慰问部队。一天傍晚,天下着小雨,突然发生紧急情况,谢慈带领群众迅速转移,不时提醒大家小心路滑,她自己却在通过坝头一个大缺口时,被铺在缺口上旧船板的锈钉戳伤跌倒,谢慈不仅腿骨骨折,还感染了破伤风。病情十分严重,医生建议施行截肢手术。她知道后向组织请求说:“我活着一天还要干革命,没有腿怎么行呢?”这天夜里,谢慈不幸与世长辞。同志们和当地群众闻讯后,无不为失去一位“革命的好妈妈”而悲痛万分。三周乡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谢慈,在她殉难的坝头上建桥立碑,并命名此桥为谢母桥。

谢慈一家被江都人民誉为“一门抗日,两代忠魂”的模范家庭。谢妈妈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把生命交给党,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抗日解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