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期●缅怀篇●

曹荻秋与苏北人民的鱼水情

作者:曹嘉杨




  我父亲曹荻秋1909年8月1日生,四川资阳人。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党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他曾因叛徒出卖而被关入租界当局的监狱。1937年8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即投入抗日斗争。1939年10月,曹荻秋随刘少奇赴豫皖苏边区参加边区党委工作,兼任中共皖北特委书记。


  1940年5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二纵队约二万人越过陇海铁路南下华中,先后攻占苏北重镇盐城、阜宁。10月10日八路军、新四军在东台县北、白驹之间的狮子口胜利会师,打开了苏北抗战的局面。1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千余名干部从淮南半塔集东进苏北盐城。由于形势发展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需要,迫切要有一些久经考验且卓有才干的领导骨干,我父亲曹荻秋接到刘少奇的电令,从豫皖苏边区赶赴盐城,参加领导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他先后在中共盐阜区党委担任过宣传部长、民运部长、敌工部长、盐阜行政公署主任等职。

曹荻秋刚来到苏北盐城时,由于国民党长期统治,盐城是一块没有革命基础的荒地。曹荻秋首先思考着怎样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我们党和新四军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夯实坚实的基础。他认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大义,在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面前,人民群众是愿意在抗日救亡的大旗下共同战斗的。就目前情况来讲,曹荻秋想到的是先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解决大部队初到苏北的吃饭问题。这就必须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提出切合实际的办法,深入开展群众运动。

按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不损害地主资本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改善民生,曹荻秋提出在广大乡村、市镇广泛发动群众,采取借粮、赎田、减租减息三大措施,让人民群众看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他们解决困难谋福利的。

借粮:春荒借粮1石,秋收还1.2石,(过去至少还1.5石或多达2石的重息),大大减轻了贫困农民的负担。

赎田:农民典当出去的田要赎回来,抗日民主政府规定,期满一年的照价打八折赎回,两年以上打六折,三年以上打四折,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打一折,十年以上则无条件取回,双方都不受损失。

减租:提出“二五减租”“四六分租”;减息:提出月利分半给息,年利分八给息。

正确的减租减息政策,争取和发动了群众,帮助贫苦农民度过了春荒,也稳定了农村上层。

从1941年2月20日到5月初,短短两个多月,盐城的群众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了,以农救会为主的群众组织发展到近6万人。人民群众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和行政公署政府,更加积极支持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

1942年盐阜地区夏收减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减租田亩36万多亩,受惠佃户2万2千多户,粮食约400万斤,并在减租中发动和组织了数十万群众参加抗日活动,奠定了根据地的社会基础。盐城的群众运动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这么快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收获。为此,曹荻秋写了篇近两万字的文章《盐城群众运动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指出 “在建立和巩固盐阜根据地的党政军民的各种工作中,群众工作是工作的中心”,并在苏北地区广泛推广经验。1942年8月,华中局决定在机关刊物《真理》上重新发表了这篇文章,推广盐阜区的经验。此外,曹荻秋还在盐阜党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群众运动的文章,如《论放手发动群众》《贯彻群众路线,反对命令主义》《从砖桥乡的经验来看目前的群众运动》《反对领导上包办代替》等,有力地指导了根据地群众运动的发展。

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新四军,壮大抗日武装队伍,保卫根据地,保卫胜利成果是根据地工作的重中之重。曹荻秋在《盐阜报》的一篇社论中强调,应把减租与组织人民大多数的任务,动员人民参军的任务,紧密联系起来,把经济斗争提高到抗日的政治斗争,这是我们今天减租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1942年春,曹荻秋兼任盐阜区党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时,积极发动盐阜区广大青年踊跃参加青年救国会,激发了青年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使盐阜区的青年运动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至10月底,全区10万青年参加青救会,广大的青年群众踊跃报名参加新四军,为保卫抗日根据地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将武装斗争与群众利益紧密结合。到1942年年底,盐阜区的地方武装就发展到4.1万人,民兵发展到20万人。民兵、地方武装经过对日伪军斗争的实战锻炼,成建制地上升为能征善战的主力部队,使根据地的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新四军三师的正规部队从原来的2万多人发展到7万多人,大大加强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1943年,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盐阜行署发布《告人民书》,号召全区军民准备反击日伪军大“扫荡”。曹荻秋认真研究了当时的形势和上级指示,于2月写了《游击区工作报告提要》,指出:在日伪军集中兵力“扫荡”下,我部分根据地将转变为游击区,部分游击区将转变为敌占区,因此,坚持游击区的斗争,就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一个重要问题。接着,他论述了坚持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分析了游击区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在游击区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方针。由此,盐阜军民开展了反“扫荡”的英勇斗争。根据地人民群众开展打坝、破路、拆桥、藏粮、疏散居民、空室清野等战时准备工作。号召群众积极参加区队、游击小组,普遍组织人民武装,发动民兵站岗放哨、盘查奸细、锄奸防匪。组织群众挖交通壕、庄庄相通,各村普遍打狗,以利军民夜间行动。

在反“扫荡”期间,曹荻秋打起背包到群众中去,和军民一起打游击,坚持艰苦斗争。有时连续行军,脚上起了泡,他仍常常把马让给警卫员驮东西或身体不好的同志骑。到了宿营地,他顾不上休息,忙着找地方干部谈话,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鬼子和伪军近两个月的“扫荡”期间,曹荻秋和他的队伍在群众的掩护下,就像鱼儿一般在江河湖泊中自由地游弋着,一次次在群众的协助下沉重打击了敌人。基层广大干部和群众都知道曹主任一直和他们在一起反“扫荡”,因此人心稳定,鼓舞了群众斗志。敌人这次拉网式“扫荡”持续了52天。我盐阜地区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敌,他们是主力部队的侦察兵、警戒兵,配合主力部队迷惑牵制敌人,封锁消息,捕捉汉奸,镇压土匪,保护群众。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大小战斗619次,击毙日军官兵750人、伪军800多人,打伤日军820多人、伪军1404人,俘虏日军8人、伪军2980人,汉奸118人。


  曹荻秋非常注意教育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1943年,盐阜区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干部战士和群众一起吃糠咽菜,每人每天半斤粮不到。地委和行署号召各机关节约粮食,支援灾区人民。有一位干部,没有把行署节约下来的粮食全部送到灾区,而留了一部分为机关改善生活。曹荻秋发现后,严肃地批评这位干部,并要他第二天把粮食送到灾区。

曹荻秋十分重视在战争环境中爱惜民力,培植民力,尽量少增加群众负担。他在《盐阜报》发表《回溯过去展望未来》一文指出:“培植民力是增加国家财富的基本源泉,也是长期坚持敌后斗争不可或缺的武器。不爱惜民力,无限制动员民力妨碍农作,实际上是损害国家财富。今后非与战争有关的民力应严格禁止。”调节民力,实行公平负担,酌情废除不合理的负担和临时性的摊派,务使人民负担减到最低程度。

1943年底,根据党中央、华中局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曹荻秋在一次盐阜行署召开的全区财经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后财经工作的方针,第一条是“培植民力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因此要把农业生产作为生产建设的中心。从1943年冬开始,在盐阜区就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期间,曹荻秋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每日白天他忙于工作,到了傍晚,同志们经常看到他在分管的田里给蔬菜松土、施肥、浇水。警卫员见他工作太忙,要代他管理,他总是说:“我要和大家一样参加生产劳动啊!我的任务应该自己完成,不能以你们的劳动来减轻我的劳动。”他还挤出时间学习纺纱,一个多月后他就熟练地掌握了纺纱技术,而且纱纺得又快又好,与大家一样上交规定的纺纱数量。为了节约灯油,有时他在月光下纺,或者睡一觉起床再纺。一天,他到党校去,正碰上第二大队第一小组的学员在学纺纱,因这些学员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学了两个月还没有学会。曹荻秋笑着对大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说着便熟练地摇动起纺纱车,均匀的白纱从他手中缓缓而出。身教重于言教,半个月后,这个小组的学员都学会了纺纱。在领导机关的带动下,全区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

盐阜行署按照党中央组织起来的指示,在全区由点到面组织起换工队等形式的互助合作运动。曹荻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表了《论换工的组织与领导》的文章,详细论述了组织换工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换工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开展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在盐阜行署的领导下,盐阜区换工小组发展很快,到1944年7月,已组织起6830个换工小组,组织起来的农民有18万人以上,将全区各地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了。在盐阜行署召开的全区第一次生产代表大会上,曹荻秋勉励大家要争做生产劳动模范,领导大家组织起来参加生产,使明年的生活过得更好。

做任何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曹荻秋在建设、巩固和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几年时间里,放手发动群众,团结群众,在人民群众中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壮大人民武装,打击敌、伪、顽、匪。大力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对敌经济斗争,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为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以后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组织起空前规模的百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支前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父亲曹荻秋110周年诞辰。